摘要:高中語文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有多方面要求,高中語文的內容也包羅萬象。散文作為語文學習中一種特定的文體,有著其與眾不同的特征,相應地,針對散文的教學就與其他題材的內容表現出一定的不同。散文閱讀作為高考考察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散文對學生和教學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大多數高中語文教師都或多或少地面臨著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審美的一些挑戰。那么,克服和突破這些障礙,對散文閱讀審美教學來說,是重要的進步。
關鍵詞: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審美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7-0238-01
一、引言
散文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養學生閱讀審美的良好途徑,且這部分內容也易受到命題人的青睞,故無論是從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目標出發,還是從學生審美與情操的角度出發,又或者是學生個人長期的發展等角度,如何突破目前高中散文閱讀教學審美困境,是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討并提出可行措施來沖破這一瓶頸的。
二、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審美的困境
(一)缺乏對文章的整體感知
高中生要學習的科目較多,且每科的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語文課堂也不例外。高三年級的時間更加緊迫,語文學習又總被認為耗時多,效率低。這些現實問題給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教學帶來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首先,由于課堂要達到設置的教學目標,老師們在課堂上的重心自然地就落在教學目標上,而教學目標大多為重難點,理解起來需要最基本的基礎。若教師們只注重教學目標中的重難點,反而忽略對文章整體性理解至關重要的問題,會造成學生對重難點理解的不透徹。其次,有些老師在課堂上采用解剖式的教學方式,比如分析一篇散文,經常引導學生去一段一段地分析。這樣逐段解剖,往往也會割裂每一段結合于整篇文章之后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甚至會忽略段與段,段與章之間的邏輯架構。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點,若在課堂教學中忽略這一特點,往往會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對散文進行整體的理解和把握。
(二)學生的主動性與參與性有待提高
散文具有很強烈的審美性和抒情性,在大多數情況下,審美性和抒情性是相互融合的。而對二者的把握,都是基于學生高質量的參與和對文章內容的充分理解。許多同學面臨的問題是,一看到散文就覺得無從下手,久而久之對散文的學習形成了一種不喜歡,不會做,就越不想做的惡性循環。這樣的同學,在班級中其實是大有人在的,他們用來描述散文閱讀體驗的文字,也是乏味而模式化,生搬硬套的①。散文語言靈活多變,感情豐富,要想對散文有較好的審美力和欣賞力,就必須保證學生主動參與散文的欣賞解析過程,進而去形成對散文內容和情感的主動把握,最終輸出自己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收獲,再將這種主觀感受表達成文字或將這一主觀感受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三、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審美困境的突破策略
(一)轉變教學思路和方式,注重對文章的整體把握
針對前文中提到的一些現象和問題,特別是散文賞析教學活動被解剖成碎片的教學思路,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的反省,并且揚長避短,切實提高學生對散文的整體把握能力。首先,需要教師們積極轉變課堂教學的手段,避免陷入機械化拆解文章和死板地逐段解析這種有損文章整體性的教學方式。其次,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不僅要明確,更要重難點分明。不能一味地強調重難點,而忽略了對課堂基本基礎知識的明確,只有在基礎知識點的完全掌握上,學生才能更好地對全文的情感基調以及行文脈絡進行整體的理解。基于對文章整體性的把握,再去明確教學重難點,這樣一來重難點對學生來說變得容易輕松了許多,無形之中也加強了學生對整篇散文的感知力與審美力②。
(二)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散文教學課堂中,學生是主體,老師的角色是引導者。老師運用好建構主義理論,學習遷移原理,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也是解決目前散文學習現狀的有效途徑。首先,老師可以結合多媒體,網上視頻或者音頻資源等,采用課堂播放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音頻或者視頻資源往往能更好地提供貼合散文整體基調的氛圍,學生觀看時能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引發共鳴。其次,老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各抒已見。散文審美和感知本身就具有主觀性和多樣性,每道題目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老師沒必要讓學生的答案必須和參考答案一字不差,相反,允許學生在充分正確理解的基礎上,有自己的表達自由,以此來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和主動思考。
四、結語
高中語文教學內容涵蓋范圍廣,散文閱讀審美教學作為其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正面臨著一系列困境,比如學生對文章整體把握不夠,主動參與性較低等。當然,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為語文教育的向前發展貢獻著智慧和力量。經過積極探討,以上方式用來突破目前的現狀是具有實踐可行性的:轉變教學思路且注重整體把握,運用多樣化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注釋:
①張建輝.淺析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
②姜敬華.如何突破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J].漢字文化,2018(14).
作者簡介:尹苗苗(1989-),女,河業石家莊人,大學本科,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高中語文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