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
【關鍵詞】醫院獲得性肺炎;診療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6-0293-01
HAP是指患者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于感染潛伏期,入院 48h 后在醫院內發生的肺炎。包括機械相關性肺炎(VAP)及健康護理相關性肺炎(HCAP)。HAP已經成為醫院獲得性感染最為常見的種類[1],HAP發生率0.5%~1.0%,其中15%~20%為ICU。我國HAP的發病率為1.3%~3.4%,在醫院獲得性感染所有病種中占比接近30%[2-3],ICU占比最高,機械通氣患者為高發人群,發生率可達60%,病死率可達30%~70%,以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MDRAB)感染為主[4]。我國某大型三甲醫院統計了2005 年~2011 年期間的醫院獲得性感染的病原菌,結果發現病原菌以鮑曼不動桿菌等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其次為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鮑曼不動桿菌2005年、2011年的感染率分別為6.81%, 40.87%;與此同時,銅綠假單胞菌的2005年、2011年的感染率分別為20.42%、15.60%,金黃色葡萄球菌的2005年、2011年的感染率分別為1.57%、4.83%,可見HAP的感染病原菌仍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且鮑曼不動桿菌逐漸取代了銅綠假單胞菌,真菌的感染率也呈逐年上升。國外研究[5]發現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桿菌 是HAP感染的前三位的病原菌,也是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部分研究單位的方法不相同,其各自所統計的 HAP 的發病率有所差異。目前為止尚沒有統一的基礎上定義發病率。我國 HAP 發病率為 1.3%-3.4%,占所有的院內感染的 29.6%-32.7%,位居首位。
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相關研究證實靜脈使用抗生素既不會降低 HAP 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甚至還會出現耐藥性[6]。與此同時,2種或2種以上抗生素聯合使用或長時間使用,會增加病原菌耐藥性,增加雙重感染的發生率。因此,臨床上需嚴格遵守抗生素原則。②基礎疾病。有研究[7]發現,慢阻肺患者的病程過長,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呼吸循環系統疾病、肝功能衰竭、免疫系統疾病等基礎疾病均為是 HAP 獨立危險因素。③抑酸制劑的應用。長期應用質子泵抑制劑(PPI)類藥物會影響患者腸道菌群,有研究發現,當胃內 PH <2 時,一般處于無菌狀態;當胃內 PH >4 時,部分致病菌會在胃內進行快速的生長繁殖。PPI 類藥物具有很好的抑酸作用,提高胃內的PH值,從而有效防治應激性潰瘍。但同時也增加了胃內細菌生長繁殖的機會,尤其是革蘭氏陰性菌,這些細菌會隨著胃液的返流而遷移至口咽,氣管、支氣管,從而引起肺炎 [8]。④意識障礙。存在意識障礙的患者,咳嗽防御能力被抑制,呼吸運動變弱或消失,減弱氣道粘膜的纖毛運動,增加分泌物向上排出難度,口咽部的細菌會進一步下移肺部,導致肺部炎癥。⑤年齡。隨著我國老齡人口增加,老年住院的人數不斷上升,老年 HAP 患者數量增多,而年齡> 65 歲人群HAP發病率8.03%高于普通人群[9]。⑥ 插管及機械通氣。氣管切開、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均會對機體自身的自然保護機制損傷,增加細菌粘附與定植的機率。病人口咽部的分泌物易于會在氣囊周圍積聚而形成細菌儲存庫。此外,吸痰會損害氣道粘膜,增加肺炎發病率。數據顯示有創機械通氣的 ICU患者 HAP 的感染率達 100%[10] 。
3.1治療原則
一旦被懷疑患有HAP,需立即留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并進行培養及涂片。根據患者所在當地的細菌流行譜,有無 MDR 病原菌致病的相關因素,給予抗菌藥物經驗治療,在治療的第 2-3 d需觀察痰培養的結果及治療的臨床效果,適當調整治療方案。若 2-3 天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參考藥敏結果,盡量更換窄譜抗生素,進行 5-7 d的治療后,并重新進行評價;若培養結果陰性,則需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看是否停止抗生素;若治療 2-3 d后,患者的病情仍無改善或呈現加重趨勢,則需完善相關檢查,尋找原因。
3.2 初始治療
延遲使用初始抗菌藥物會增加 HAP 病人的死亡率。有研究報道,VAP 病人發病后 24 h后在使用抗菌藥物,其死亡率高達 69.7%,而抗菌藥物在發病 24h內使用,患者的病死率僅為 28.4% [11] 。最初經驗性抗菌藥物應用不充分或不合理增加患者死亡率、住院時間及細菌耐藥。是否存在 MDR 感染的危險因素是初始經驗性抗菌藥物治療的關鍵,若存在危險因素,則可應用廣譜抗生素。否則,則應用窄譜抗菌藥物。初始經驗性治療的抗生素的種類和劑量,需綜合考慮抗生素價格、當地病原菌流行情況、有效性、抗生素使用原則等總舵因素。對于無 MDR 發生的危險因素、早發HAP、VAP 及 HCAP 的患者,根據當地常見的病原菌選擇抗菌藥物,適宜的初始經驗治療劑量,從而獲得最佳療效。
3.3抗生素及其劑量合理的選擇
恰當的初始治療取得較好效果,若要繼續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選用正確的抗生藥物的同時,抗菌藥物的劑量、用藥途徑也需適宜。依賴濃度的殺菌劑如喹諾酮類和氨基糖苷類等藥物,應用高濃度其療效更加;時間依賴性殺菌劑如β-內酰胺類和萬古霉素,其藥品血清濃度高于細菌最低抑菌濃度維持時間越長療效越好。某些抗菌藥物存在“抗生素后效應”,指在低于最低抑菌濃度 以后繼續抑制這類細菌的生長。氨基糖苷類或氟喹諾酮類藥物對革蘭陰性桿菌的“抗生素后效應”比較長,β-內酰胺類抗生素則與之相反。時間依賴性抗菌素對濃度的依賴性及抗生素后效應往往交差,臨床使用中,需多次給藥、連續滴注。
3.4給藥途徑
除了選擇恰當的藥物、計量合理,用藥方式也是有效的經驗治療關鍵環節。靜脈給藥是HAP 病人的首選,部分患者可口服給藥,但霧化吸入給藥在HAP 病人中的效果仍不明確,但更多是輔助治療 MRD 革蘭陰性菌感染,且同時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療后,效果不佳者。有學者發現霧化吸入阿米卡星可改善 VAP 病人預后,提高細菌清除率及遠期脫機率,且不增加局部應用抗生素的不良反應[12] 。
3.5 特殊病原體感染的抗生素治療
臨床上最常見的 4 種多重耐藥的細菌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產 ESBLs 腸桿菌科細菌、銅綠假單胞菌、不動桿菌。這些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較為粘稠,加上體質原因導致排痰力度下降,導致常規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糖皮質激素抗炎治療,機械通氣及營養支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支持治療效果不佳。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BAL)是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對支氣管以下肺段或亞肺段水平,反復以無菌生理鹽水灌洗、回收,開始該技術更多應用于肺部相關疾病的診斷。隨著大量臨床實踐證實發現,BAL可有效緩解肺炎患者的病情[13-14]。其可能與BAL在灌洗過程中可有效的清除氣道膿性分泌物,改善通氣,阻斷因痰液滯留引起的炎癥加重,加快支氣管粘膜的修復和清理作用等機制有關。
3.6中醫治療肺炎
中醫對肺炎的發病機制及治療有不同見解,中醫認為肺炎是一種因外邪侵襲人體引起的肺衛受邪,宣肅衛外失司,以致痰濁內生、肺絡受損,表現為痰熱壅肺證、咳嗽等癥狀的疾病[15]。清熱化痰是治療肺炎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方法,其中痰熱清注射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清熱化痰類中成藥,其治療效果已經被多項研究所證實[16]。
痰熱清注射液由黃零、熊膽粉、山羊角、金銀花和連翅組成[17]。其中金銀花甘寒,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等功效;連翹苦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疏散風熱之功效。二者相須為用既有清涼透灣、清熱解毒的作用,又有芳香避移的功效,在透解衛氣分邪毒的同時,兼顧了溫熱病邪多挾移獨之氣的特點。現代藥理研究揭示,金銀花對生物被膜有抑制作用,連翅具有抗病原體、抗炎、解熱等作用[18],研究證實痰熱清注射液對院內感染中常見細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在霧化吸入和氣道內注入給藥治療時,未見明顯毒副作用,且療效可靠[19-20]。
HAP是一種常見的醫院獲得性感染,尤其合并多種高危因素,按照治療的原則給予抗感染,抗炎,機械通氣及營養支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支持治療為主。
參考文獻
[1] 張晨露. 醫院獲得性肺炎預后及鮑曼不動桿菌感染危險因素分析[D].浙江大學,2017.
[2] 施毅.脯炎的珍斷與治療研究進展.東南國防醫藥2006;8(6):401-404.
[3] 吳國明,王興勝.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及治婷現狀.中國處方藥2004(12);20-23.
[4] 陳安林,陳婭,陳澤慧,等.醫院感染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患者死亡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9,18(01):53-58.
[5] Htoutou Sedláková M, Pudová V, Kolá? M. Bacterial pathogens causing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amulticenter study in the Czech Republic[J]. Klin Mikrobiol Infekc Lek. 2015, 21(1): 10-4.
[6] 歐雪梅, 董碧蓉.院內獲得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及預后[J]. 中國呼吸與重癥監護雜志, 2002, 1(2): 126-128.
[7] 鄧至, 胡必杰, 何禮賢, 等. 老年人醫院內獲得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J]. 中華內科雜志, 2008,47(1):31-35.
[8] 張偉, 薛佳. 老年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J]. 實用老年醫學, 2014, 28(10): 856-858.
[9] 吳錫林, 諸葛毅, 老年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易患因素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9): 2035-2039.
[10] 付艷. NICU 重癥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與預防控制措施[J]. 中華醫院感染雜志, 2012,22(11): 2274-2276.
[11] lregui M, Ward S, Sherman G, et al. Clinical importance of delays in the initiation of appropriate antibiotictreatment fo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Chest. 2002, 122(1): 262-268.
[12] 李虎, 楊春輝, 薛楊勇, 等. 霧化吸入抗生素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15, 14(3): 273-277.
[13] 許碩,劉欣.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重癥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4):61-62.
[14] 卓德斌.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治療感染性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8,37(33):61-63.
[15] 劉君. 清熱化痰湯聯合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治療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療效評價[D].山東中醫藥大學,2016.
[16] 姜勝文,吳家和.痰熱清注射液佐治老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療效觀察[J].中成藥,2018,40(10):2358-2360.
[17] 李富善,黃曉玲.痰熱清注射液的作用機理和臨床應用[J].青海醫藥雜志,2011,41(05):78-79.
[18] 趙滋苗. 人工氣道氣囊上行痰熱清注射液沖洗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研究[D].浙江中醫藥大學,2013.
[19] 謝品星.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急性肺炎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J].醫療裝備,2018,31(19):108-109.
[20] 任洪耀,劉偉國,宋曉玲,等.痰熱清注射液研究進展[J].藥學研究,2018(12):71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