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慧杰
(汪清縣中醫院 手術室,吉林 延邊 133200)
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并發癥就是切口感染,不僅會影響手術的治療效果,還會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切口感染是指術后因為寄生蟲、病毒、細菌等病原體進入人體后引發的炎性反應。研究顯示,腹部手術患者出現切口感染的幾率高達70%,因此需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1]。手術室護理在腹部手術治療中的占據重要地位,任何護理措施均需要較強的技術性。基于此,本文探究手術室護理干預應用于腹部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預防中的臨床效果,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意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我院就診的70 例腹部外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無差別分類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35 例和護理組35 例。參照組中男22 例、女13 例,年齡18-75 歲,平均(47.87±5.41)歲;手術類型:腹部疝手術14 例、闌尾炎手術11 例、胃部手術4 例、腸道手術6 例。護理組中有男21 例、女14 例,年齡在20-75 歲,平均(47.69±5.74)歲;手術類型:腹部疝手術15 例、闌尾炎手術11 例、胃部手術5 例、腸道手術4 例。各組研究對象基線資料對比P>0.05,提示具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手術期間做好環境清潔,并對患者皮膚進行消毒;準確掌握患者信息;手術使用的藥物需確保無菌管理;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護理組采取手術室護理干預。①術前干預。準確掌握患者的相關資料,例如年齡、病史、藥物過敏史、體質量指數、心理狀態以及合并癥等內容,以此判斷切口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②環境干預。手術室護理人員需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對手術器械、手術藥物以及手術室環境進行管理,以確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嚴格控制手術室進出次數和人員,以減少空氣中細菌感染幾率;手術室溫度控制在20℃-25℃,濕度控制在45%-60%之間。每天用消毒液對地面進行消毒,創造整潔安全的手術環境。③切口預防干預。手術過程中確保無菌操作;觀察生命體征并注重身體保暖;用40℃生理鹽水沖洗刀口和腹腔,以免發生低溫;調整電刀頻率防止細菌殘留于皮膚;消毒區域需大于切口20 cm,手術操作應該控制在消毒區域。
1.3 觀察指標。①切口愈合情況。以《手術切口分類及愈合等級界定標準》[2]作為切口愈合評定的標準,患者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為甲級愈合,表示愈合良好;切口處存在血腫、積液、皮膚壞死或者破裂等情況,但未出現見化膿情況為乙級,表示愈合一般;切口處化膿為丙級,表示愈合較差。②并發癥情況。主要觀察出血、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將收集的70 例腹部外科手術患者數據資料通過SPSS 20.0 軟件處理并進行統計學分析,χ2檢驗并發癥發生率等計數資料[n(%)];t檢驗計量資料(±s)。P<0.05 象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切口愈合情況對比。護理組愈合良好率明顯高于參照組,愈合較差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愈合一般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切口愈合情況對比[n(%)]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對比。護理組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率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χ2=5.285,P=0.022<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對比[n(%)]
腹部手術與常規的清潔類手術相比,切口感染幾率更高。腹部手術患者一旦出現腹部感染,會引發炎癥反應,增加患者身體負擔和經濟負擔,同時影響手術治療效果。手術室是外科手術的重要場所,對環境和操作的要求更加嚴格,護理人員著裝、手術器械是否消毒均與切口感染有一定聯系[3]。研究顯示,手術患者出現切口感染的因素有手術室人員、手術時間、手術室環境以及接臺手術等,需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才能預防切口感染[4]。手術室護理在外科手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控制切口感染的效果更優,獲得大部分患者和醫護人員的認可[5]。
本研究對70 例腹部外科手術患者進行對比研究,手術室護理干預操作時主要包括術前掌握患者基本資料以對切口感染因素預測,采取預防措施,另外須嚴格控制手術室環境,嚴格要求手術操作,以防止切口感染。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組切口愈合良好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說明手術室護理干預在切口愈合以及控制并發癥方面有積極作用。手術室護理對護理人員要求更高,并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和手術時間,重視手術各個環節的把控,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進出手術室的頻次,確保環境的整潔安全,進而減少了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接觸患者的幾率[6]。切口感染是引發切口疝等并發癥的危險因素,而良好的手術室干預能切口感染的幾率,同時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手術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干預應用于腹部外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預防中的優勢更明顯,能促進切口更好愈合,同時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