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徐州礦務集團第二醫院 護理部,江蘇 徐州)
柔性管理是“以人為本”理念發展到一定階段并和護理管理相結合之后的產物,在共時性的特征引導下重視對工作人員、患者的作用,從而發揮超乎預期的管理效果。有鑒于此本院近年在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柔性管理理念指導,在充分考慮到醫院各個科室的特點、護理工作壓力、患者需求等相關因素之后,在落實的過程中不斷進行調整且效果突出,報道如下。
在本院各個科室接受對應護理服務的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診療時間在2019年,隨機選取200例。男性114例,女性86例;年齡11~79歲,平均(37.1±2.1)歲。所有患者均可順利溝通,無精神障礙或者溝通障礙,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并表示愿意配合[2]。根據對其所接受的護理管理手段對其均等分組,分別設為對照組、柔性組,各組有100例,為確保組間基線數據并不會影響后續研究所得數據的公正性,應用統計學軟件分析,檢驗所得數據提示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接受在常規護理管理之下的相關護理服務,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各個科室相關規章制度進行護理操作,同時告知患者對應的護理質量投訴渠道,保障其監督效果[3],柔性組患者在上述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柔性管理理念。
對于護理人員管理效果滿意程度從整體滿意、患者滿意、投訴事件進行評價。
為兩組患者發放關于治療依從性量表進行調查,所用量表為MMAS 8-itemver-sion調查問卷[4],量表共有8個問題組成,滿分為8分,其中評價所得分數得到8分為高依從性,分數在6分以下的為低依從性,在兩者之間的為中依從性。
對于實驗所需要應用統計學分析處理的數據輸入專業軟件SPSS 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表示數據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柔性組患者各項目評價所得數據顯著優于對照組且有統計學意義(P<0.05),柔性組患者整體滿意率為98.0%,患者的滿意率為96.0%,期間并無出現相關投訴事件,對照組患者整體滿意率為78.0%,患者的滿意率為75.0%,護理期間有4.0%的護理投訴事件,詳情請見表1。

表1 不同護理管理模式下對護理質量評價比較(n)
柔性組患者接受對應護理管理后對醫囑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有統計學意義(P<0.05),柔性組有96例患者對治療過程保持高依從性及中依從性,對照組僅有76例患者對治療干預保持高依從性和中依從性,詳情請見表2。

表2 不同護理管理模式下患者對醫囑依從性情況比較(n, %)
柔性管理的理論中心點是“以人為本”,屬于人性化的管理手段,這種管理理論是基于對對象的行為還有心理規律進行研究,與此同時通過非強制性的手段讓接受管理的對象意識當中產生一種潛在的說服力,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讓接受管理對象的心中將組織旨意成為個人的自覺意念。
相關操作內容如下:①在醫院各個科室推廣柔性管理的思想與文化,在護理工作人員思想中樹立關于柔性管理的意識和共識,通過一致的價值體系來探索及實現人格化管理。貫徹柔性管理的核心“以人為本”[5],這個核心針對的對象除了護理工作人員,還有患者群體,重視人的因素,提高工作人員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互相配合相互推動[6]。②了解科室護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難題以及壓力來源,了解護理管理中的缺陷并進行調整[7],同時疏導工作人員的心理壓力,讓其在護理過程中能夠始終保持熱情的態度,關注護理人員在生理、心理還有素質多個方面的教育,定期組織專業素質的培訓,盡量培養護理人員都一視同仁的思想和管理方針,在思想到行動方面都讓護理工作人員和組織站在同一個陣營,確保以人為本的管理和護理理念得以實施[8],營造和諧的護患環境。③在每個科室當中逐步推廣護士長競聘上崗模式,對工作人員采取定期考核,同時結合規范、多樣化管理模式,確保柔性激勵機制最大程度發揮作用[9],定期評選護理服務優秀模式的病房并劃分示范病區,這不但能夠調動科室工作的積極性,也有利于醫院各個科室之間的借鑒和進步,從局部推動整體的優越性。如競聘上崗的工作人員年齡或者年資相對較小,需為其提供入崗培訓,讓資深的護理人員帶動其進步,相互交流經驗和方法[10],結束上崗培訓后送到護理部進行學習,通過言傳身教來讓護理人員在專業、素質、服務態度等多個方面有準確的認知,也要善于做患者思想工作并及時察覺患者生理、心理異常,調整護理工作的細節以及方向。④護患之間的溝通要提倡柔性化,強化彼此之間的情感與信任,重視護患之間的有效溝通,和諧交流[11],樹立患者對于護理人員、護理服務的信賴感,大部分醫院護理工作的隱患因素是來自于護患之間的不和諧關系,因此這個方面要積極調節,防范于未然,溝通也是柔性管理的重要渠道[12]。⑤通過臨床柔性管理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護理臨床教學直接關系到醫院的護理工作質量,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否為實習生提供高質量的帶教直接反映了醫院的綜合技術質量,教學過程中要不斷調整教學老師的傳統帶教理念[13],不但是灌輸知識的一個過程,還要培養師生之間的集體榮譽感、團隊意識。⑥柔性管理也需要有剛性內容,剛柔并濟以控制護理安全隱患因素,護理人員每間隔一段時間便需要進行查房,了解患者對護理服務內容的滿意程度,出院后為患者進行定期回訪,重視細節環節的管理工作[14]。
結合本次研究數據,可知在醫院各個科室展開柔性管理措施后,受管理對象對于柔性管理的文化無論是在理解或者是掌握狀況方面均有了明顯的提升,另一方面通過柔性管理還能夠提升患者對于護理質量的滿意度,相對于常規管理手段具有顯著優越性,而這種積極反饋也讓護理人員的操作更有積極性,更有利于對于護理工作人員的管理效率,方便醫院各項工作的展開。患者的遵醫行為在柔性管理引導下的護理過程中有了明顯提升,這種數據提示了柔性管理后護理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服務素質等均得到積極變化,在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過程中能夠細致的觀察到生理和心理變化,盡量提供滿足其需求的護理服務,特別是對于處于康復期患者而言,良好的干預依從性影響更為直接[15]。柔性管理引導下的護理管理有利于護理人員自身素質的發展狀態,在和患者溝通的時候保持良好效率,更加的愉快和通暢,讓護理人員有效的獲取相關信息,逐漸培養患者對醫療護理質量信賴感,降低兩者之間的摩擦,營造和諧護患關系,進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