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振平
(山東聊城市莘縣人民醫院,山東 聊城)
慢性腦供血不足(CCCI)是指人腦某一部位血液供應不足造成腦功能的障礙,患者可表現為反復的頭暈、頭昏和頭痛癥狀[1-2]。臨床將腦供血不足分為慢性與急性兩類,急性腦缺血已經引起了臨床的高度重視,而慢性腦供血不足卻還未引起人們的重視,許多患者未能及時就診導致嚴重后果,及早發現和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3]。有研究報道[4],在對患者進行積極臨床治療的同時,給予其科學合理的護理方式對其病情改善有積極意義,為探究綜合護理對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的臨床干預效果,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1年來接觸的400例患者進行回顧分析,現做如下報道。
本次研究對象經倫理委員會審批后從我院神經內科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中選取400例。按照護理方案的不同進行分組,將其均分為觀察組(n=200)與對照組(n=200)。觀察組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年齡 45~68歲,平均(53.78±8.47)歲,MMSE評分20~27分,平均(24.10±2.36)分。對照組中,男性110例,女性 90例,年齡 46~70歲,平均(52.89±6.89)歲,MMSE評分21~28分,平均(23.89±2.23)分,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CT及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腦動脈狹窄、痙攣、纖細以及硬化斑塊,而無梗死灶與腦出血,臨床確診為慢性腦供血不足;②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與研究;③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頭暈癥狀。
排除標準:①排除血液病、腦卒中、低血壓、貧血與顱內腫瘤引發的頭暈癥狀;②臨床資料缺失者;③依從性低,難以配合研究內容者;④重癥感染、精神或認知障礙患者。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方式,完成常規體征監測與記錄、用藥指導及其他基礎護理工作。
觀察組基于此采用綜合護理方式,主要包括:①環境護理,待收到患者入院通知時,及時安排病房,帶領患者熟悉病房環境,嚴格控制好病區環境,及時開窗通風,保持環境寬敞明亮,控制好病房溫濕度,定時清潔和消毒,防止院內感染,對行動不便的患者,可指導家屬或安排專門人員陪護其如廁,在廁所內設置扶手、放置防滑墊,避免跌倒等不良事件的發生[5-7]。②心理護理,由于CCCI患者病程通常較長,需要較長的治療過程,加上不菲的治療費用,患者多會出現壓抑、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部分患者甚至產生棄療的想法,因此及時對其進行心理干預十分必要,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交流,走進患者內心,使其建立起對護理人員的信賴感,從而了解患者的內心真實想法,并進行實時的疏導,加強患者治療信心,另外,指導家屬對患者進行勸解,為其提供堅強的親情后盾。③對癥護理,指導患者采用正確方式改變體位,避免深低頭、深彎腰以及旋轉等作用,起臥與下蹲動作要盡量緩慢,固定好床鋪與座椅,防止搖晃[8]。此外,嚴密檢測與記錄患者頭暈發作時間、次數、程度及其他伴隨癥狀,若患者出現頭暈加重、嘔吐、眼球震顫等情況時要及時報告醫生,配合醫生采取合理的處理措施[9]。④飲食及運動指導。保持飲食清淡的同時注意營養均衡,可攝入雞蛋、牛奶、牛肉、豆類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減少動物脂肪、肝臟等肥甘厚膩食物的攝入,避免油膩、辛辣與生冷食物。指導能夠進行主動運動的患者每日進行合理運動,以中低強度為主,可采取散步、頸部操與太極拳等運動來改善體內血液循環,以患者不覺疲累為度,對于無法進行主動運動的患者可指導家屬或由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局部肌肉按摩與關節活動等,防止肌肉萎縮[10-11]。
對患者護理前后頭暈發作次數與每次持續時間進行記錄,對比兩組護理效果。
對患者頭暈程度進行對比,無:頭暈癥狀消失;輕度:頭暈偶有發作,休息可緩解癥狀,不需藥物控制,對生活影響較小;中度:頭暈發作次數較多,發作時雙眼發黑,服藥后可減輕癥狀,對生活有一定影響;重度:頭暈發作頻繁,發作持續時間長,可伴惡心嘔吐現象,嚴重影響正常生活[12]。
采用護理滿意度問卷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13]。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患者的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應用t、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干預前頭暈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經對比未見顯著差異(P>0.05),通過護理,兩組患者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經對比,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更優(P<0.05),見表 1。
表1 頭暈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 )

表1 頭暈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 )
組別 例數 發作次數(次/月) 持續時間(min/次)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200 5.78±2.58 1.54±0.14 10.58±1.25 5.13±1.58對照組 200 5.47±2.41 3.48±0.44 10.77±1.32 8.17±1.69 t 1.723 62.029 1.950 25.776 P 0.085 0.000 0.051 0.000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頭暈無癥狀與輕度癥狀比例顯著較對照組高,中度與重度癥狀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頭暈程度[n(%)]
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護理滿意度[n(%)]
CCCI是臨床常見病,據統計[14],CCCI的發病率在近年來一直處于上升趨勢。有數據表示[15],長期攝入高糖、高鹽高脂食物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酗酒、吸煙等能夠增加CCCI的發病風險,該癥發作時可導致腦組織供氧能力下降,損傷腦細胞,進而引發頭暈癥狀,且長期反復發作頭暈、頭痛等癥可是腦細胞病理損傷加重,進而產生運動神經功能障礙、感覺功能障礙以及精神意識異常等癥狀,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形成嚴重的影響,嚴重時可危及生命,盡早接受有效治療與科學的護理能夠有效改善預后。綜合護理是以護理程序為核心,使得標準化護理計劃、護士職責與評價、患者教育計劃、護理質量控制等方面嚴格按照護理程序進行,以確保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在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臨床應用,本次研究將綜合護理應用到CCCI患者中,通過心理護理、對癥護理以及飲食運動指導等一系列護理措施來提升護理質量。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通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頭暈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頭暈無癥狀與輕度癥狀比例顯著較對照組高,中度與重度癥狀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且其滿意度比對照組更高(P<0.05)。
綜上所述,對CCCI所致頭暈患者進行綜合護理,能顯著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減輕患者頭暈癥狀,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