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龍,許芳
(內蒙古鄂爾多斯達拉特旗人民醫院,內蒙古 鄂爾多斯)
乳腺超聲對于乳腺結節的良惡性判別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目前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手段。但是超聲診斷嚴重依賴檢查者的醫學知識與臨床經驗,能否成功取得活檢組織與操作技巧有很大的關系,病理活檢作為良惡性腫物診斷的金標準,對于治療方式的選擇具有決定性意義。隨著介入性超聲的快速發展,超聲引導下自動活檢技術已成為乳腺腫物診斷的重要方法,我們總結了近年來通過實時超聲監測,引導穿刺乳腺腫物取活檢,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匯報如下。
選取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行乳腺腫物超聲檢查并經手術后病理確診病例,共計83例。患者年齡最小的21歲,最大的65歲。其中右乳腺單發腫物31例,多發腫物11例,左乳腺單發腫物24例,多發腫物8例,雙側乳腺腫物9例。腫物最大徑在15~47 mm。聲像圖表現:71例為實性腫物,12例表現為實性及混合性腫物,邊界清楚或不清楚,部分可見包膜。其中53例可在腫物周邊或內部探及星點狀或條狀血流信號,21例伴有腋下淋巴結腫大。
應用GE Logiqs8高檔彩超,配6~15 MHz高頻探頭,同時配有穿刺引導裝置,使用巴德第三代可調試自動活檢裝置(簡稱活檢槍)。日本八光(14G、16G)活檢針。探頭外套一次性無菌保護套,導向活檢裝置經高壓滅菌,活檢槍以酒精擦拭消毒。
術前檢查血尿常規、出凝血時間,做好術前準備,穿刺前先實時觀察病變部位、大小、形態及內部周邊血流情況,確定進針點及穿刺路徑。
患者取平臥位或適當側臥位,穿刺區域常規消毒,確定穿刺點,2%利多卡因局麻后,在超聲引導下進針至病變表面或淺處,測定活檢長度及安全范圍,擊發活檢槍后迅速拔針,激發的過程中留取動態進針圖像。并且彩超監視下清晰可見進針路徑。盡量在同一穿刺點進針,以減少皮膚表面的創傷。每一病變處分別在不同部位取材2~3條組織,組織條長度15 mm或22 mm,術畢局部消毒后按壓3 min,創可貼貼敷穿刺點,完成活檢過程。取出的組織條放入裝有10%福爾馬林固定液的小瓶內,進行常規病理檢查[1]。
組織條陽性率100.0%,術前穿刺病理報告結果:乳腺癌48例,纖維腺瘤25例,增生性結節10例。手術后大體標本結果:與組織條符合率97.9% ,超聲檢查符合率89.5%。病人無任何不良反應,見表1、表2。

表1 83例乳腺占位性病變術前活檢病理與術后病理結果比較(n, %)

表2 83例乳腺占位性病變超聲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比較(n, %)
乳腺占位性病變的良惡性的判別,超聲診斷有較高的敏感性及準確性,本組病例符合率97.9%,但對于不典型腫物的定性診斷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以往對乳腺占位性病變的病理診斷,國內大多數醫院采用局麻手術切除或術中快速冰凍獲得。也有醫院采用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診斷[2],但陽性率僅為68%[3]。近幾年采用細針或粗針活檢取得了90%以上的陽性率[4-6]。本組采用14G粗針活檢病理診斷符合率明顯增高,達97.9%,1例活檢與手術后病理不符,活檢組織條診斷為乳腺囊性增生,與術前超聲診斷符合率89.5%對比明顯提高。局麻手術切除病變再做病理診斷,對于一部分惡性腫瘤患者需行二次手術,影響預后并給患者增加痛苦及費用。依靠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的患者,一方面病人醫生要在手術臺上等待結果,拖延不必要的手術時間,另一方面失去了術前綜合治療的機會。而且由于新鮮組織快速冰凍后發生細胞形態改變,診斷陽性率下降,超聲引導下14G或16G粗針自動活檢術克服了以上諸多不足因素,具有了以下優點[7-8]:(1)操作簡單,易于掌握,切割組織過程在0.1 s內完成,針具在組織內停留時間短,有效避免腫瘤擴散的并發癥。(2)由于超聲引導,可在實時監控條件下迅速可靠地完成穿刺取材的全過程,掌握乳腺厚度與胸壁之間的距離,并對病變部位的血流情況了解清楚,活檢時能夠避開血管,防止出血過多[9-10]。因此避免了盲目穿刺導致的嚴重并發癥如氣胸、出血等情況的發生。術前明確病理診斷,為惡性腫瘤患者提供了綜合治療方案及手術術式制定的依據。(3)克服了針吸及細針活檢取材不足,標本易被血液摻雜妨礙診斷的缺點,采用粗針保證了病理所需的組織條長度和寬度,而高速彈射又避免了組織退讓。快速切割,組織邊緣齊,無扭曲,破損小,組織條滿意,為組織學的明確診斷提供可靠的保證。(4)當穿刺活檢診斷為非典型增生或導管內原位癌時,需要手術切除。
總之,本研究資料證明,超聲引導乳腺占位性病變采用14~16G粗針活檢術的定性診斷,為臨床外科手術術式的確定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