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啟
(河北省保定市雄縣濟康醫院 內科,河北 保定)
糖尿病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慢性疾病類型,一般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都有較長的糖尿病史,而且普遍都有高血糖的特點。追溯糖尿病的發病因素發現,糖尿病患者的發病原因大多都與生活方式及飲食規律有關,而長期吸煙酗酒、暴飲暴食、酷愛吃甜食等便是糖尿病最高的發病因素。正因為居民生活質量及水平的不斷攀升,也造成居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極其不規律的現象,也正是因為如此不規律的作息才導致慢性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不斷升高[1-3]。2型糖尿病屬于糖尿病中的一種,好發于中年群體,其誘發因素較廣,包括家族遺傳、年齡增長、環境因素等,而且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會出現一系列合并癥,使2型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保持持續降低的狀態,由此也導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呈偏高趨勢增長。臨床上一般都采用藥物治療和一般治療的方式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通過運動鍛煉、飲食控制、聯合降糖藥物治療的方式降血糖。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初診血糖高2型糖尿病以二甲雙胍聯合瑞格列奈治療的臨床效果,以便尋求臨床治療效果更佳的聯合式治療方式。
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抽取某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參與研究調查,并將其中的10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50例)和參照組(50例)。其中參照組中男29例,女 21例,年齡40~67歲,平均(52.13±6.97)歲;研究組男28例,女 22例,年齡 41~69 歲,平均(53.26±8.44)歲。
參照組:單獨選用瑞格列奈片治療:瑞格列奈的初始劑量維持在0.5 mg/次,每日服用3次,采用口服形式,一般在三餐前15 min服用,療程為1個月。
研究組:聯合選用瑞格列奈和二甲雙胍治療:采用瑞格列奈片和二甲雙胍片聯合服用的方式,采用口服形式,依舊在每日三餐前1 min服用,0.5 mg/次,每日服用3次,療程仍是1個月。
叮囑2型糖尿病在服藥期間嚴格遵照醫囑服用藥物,并保持適當的鍛煉和營養支持[4-5]。
參照《2018版糖尿病診療指南》制定標準:①血糖指標 -FP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利用離子交換層分析法進行分析。②胰島素指標-利用相關檢測儀檢測Homa IR(胰島素抵抗指數)、胰島β細胞功能。核算方法-FPG×FINS/22.5,(2 h INS=FINS)/(2 h PG-FPG)。餐后 2 h血糖水平在4.4~10.0 mmol/L為血糖達標水平;4.4~7.0 mmol/L為空腹血糖達標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7.0%。
利用SPSS 18.0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和參照組在治療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相比,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在治療前的水平差異不大,但在治療后,兩者均顯示偏高的一組是參照組,而兩組中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在治療后稍稍偏低的一組是研究組,可知研究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兩組的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詳見下表1。
表1 血糖指標( , mmol/L)

表1 血糖指標( , mmol/L)
糖化血紅蛋白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50 9.50±1.32 5.14±1.39 10.46±3.41 5.70±0.62 16.59±3.07 7.31±2.29參照組 50 9.41±1.36 6.68±1.44 10.45±3.36 6.87±0.74 17.01±2.99 8.87±2.50 t 0.335 5.440 0.014 8.569 0.693 3.253 P 0.737 0.000 0.988 0.000 0.489 0.001組別 例數
實行單獨治療和聯合治療后,參照組和研究組的胰島素指標相對比,2 h INS及胰島β細胞功能、FINS在治療前后的差異值較大,治療后,指標偏高的一組是研究組,而胰島素抵抗指數在治療后卻以低指數為偏好跡象,胰島素抵抗指數偏低的一組是研究組,兩組的胰島素指標在治療后具有對比價值,詳見下表2。
表2 胰島素指標( , mmol/L)

表2 胰島素指標( , mmol/L)
FINS 2 h INS Hnma IR 胰島β細胞功能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508.86±2.1717.86±3.5416.89±5.2757.89±8.455.26±0.673.27±0.591.74±0.4021.50±3.41參照組 509.01±2.2314.28±2.5817.09±5.2346.59±8.415.40±0.624.68±0.801.73±0.4113.58±3.01 t 0.340 5.779 0.190 6.702 1.084 10.030 0.123 12.312 P 0.733 0.000 0.849 0.000 0.280 0.000 0.902 0.000組別 例數
2型糖尿病是臨床上較難根治的疾病類型,其臨床癥狀包括疲乏無力、多食、多飲、多尿、消瘦等,且一般采用血糖檢測、胰島素水平檢測、抗體實驗等方式進行診斷檢查。針對此類疾病只能采用藥物治療或一般治療的方式控制血糖水平,再配以運動療法、飲食控制療法、控制體重療法等聯合運用來達到降血糖的作用。藥物治療對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重要意義,而本次研究選用的瑞格列奈就是其中一種,瑞格列奈是一種非磺脲類藥物,由良好的控制血糖的效用,而且瑞格列奈還可進行肝臟代謝,且無不適反應,屬于治療2型糖尿病的有效藥物[6-8]。二甲雙胍也可通過加快外周組織對葡萄糖攝取的效用來控制糖原異生途徑,并借助此種途徑起到降血糖的作用。本次研究將單獨選用瑞格列奈治療和聯合選用瑞格列奈和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依據對比結果可知,研究組和參照組在治療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相比,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在治療前的水平差異不大,但在治療后,兩者均顯示偏高的一組是參照組,而兩組中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在治療后稍稍偏低的一組是研究組,可知研究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兩組的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實行單獨治療和聯合治療后,參照組和研究組的胰島素指標相對比,2 h INS及胰島β細胞功能、FINS在治療前后的差異值較大,治療后,指標偏高的一組是研究組,而胰島素抵抗指數在治療后卻以低指數為偏好跡象,胰島素抵抗指數偏低的一組是研究組,兩組的胰島素指標在治療后具有對比價值及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和二甲雙胍聯合予以治療,可逐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增強初診血糖高2型糖尿病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