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平
(湖北省十堰市房縣中醫院,湖北 十堰)
房顫的直接表現便是心率的異常,發作后有比較高的殘疾或死亡可能性[1]。房顫發作因素的研究結果指出高血壓為其常見的高危因素[2-5]。根據本次研究結果胺碘酮加貝那普利共同使用下,患者治療效果更好,報告如下。
本次納入我院2014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壓合并陣發性房顫患者,分成兩組,一組單用胺碘酮,納入75例患者,設為對照組,一組聯合使用胺碘酮和RAS抑制劑,也納入75例,設為研究組。兩組患者的上述資料之間差異比較小(P>0.05)。
對照組:單用胺碘酮,每次口服0.2 g,tid,療程1個月。觀察組:聯合使用胺碘酮和RAS抑制劑,RAS抑制劑為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貝那普利片(洛汀新),qd,劑量為10 mg,療程1個月,在此期間堅持3次/d,1次0.2 g的胺碘酮治療。用藥后需嚴密的觀察患者的血壓、心電圖的變化,判斷藥物使用效果,如果療程已經結束,但患者的心率、血壓等改善效果較差的情況下,還需要繼續運用氨氯地平、利尿劑等進行治療,后續治療中需要科學用藥,嚴禁血管緊張素受體類抑制劑、轉移酶抑制劑被選用。
(1)在患者治療期間對其血壓、心電圖進行監測,比較患者相關指標,對比兩組住院時間。(2)判斷治療效果:顯效,患者心率和血壓完全恢復正常水平;有效,患者心率和血壓有所改善;無效,患者心率和血壓沒有明顯的改善或者出現更嚴重的異常情況。(3)比較兩組血壓變化情況
應用SPSS 21.0軟件進行計算,計量數據通過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中針對患者心電圖、血壓的監測結果指出研究組心電圖、血壓比對照組恢復更快,住院時間更短(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治療中的相關指標( , d)

表1 比較兩組治療中的相關指標( , d)
組別 例數 心電圖恢復時間 血壓恢復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組 75 7.44±2.11 9.57±2.41 12.38±2.61研究組 75 5.22±1.54 6.12±1.45 9.86±2.15 t 7.360 10.623 6.454 P 0.000 0.000 0.000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n(%)]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值變化情況,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值變化情況( , 分)

表3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值變化情況( , 分)
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75 163.53±5.46135.62±6.8594.87±4.35 88.89±4.65研究組 75 164.21±4.85118.64±5.4795.02±4.45 73.87±4.78 t 0.806 16.775 0.209 19.506 P 0.421 0.000 0.835 0.000組別 例數
高血壓合并陣發性心房顫動在這些年一直有著多發的特點,每年都會增加一定的患者數量[6]。高血壓的誘因范圍涉及面廣,其中所包含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是導致房顫的直接因素[7]。另外,當房顫發生時,和高血壓的共同作用下還會引發血栓栓塞等危險癥狀。所以,對于此類疾病,臨床在采取措施的時候必須同時兼顧房顫和高血壓這兩種癥狀對癥治療[8]。目前已有眾多的研究顯示心率失常應用胺碘酮不論是療效還是安全性都有一定的保障,胺碘酮可以抑制心肌傳導鈉離子和纖維,還可以減少竇房結的自我調節,從而實現調節心率的作用。但也有研究表示胺碘酮單獨作用與房顫患者時不能維持長效,復發可能性較高。貝那普利,一種較新型的RAS抑制劑,應用后對患者心房壓力有較好的降低作用,使細胞內電離子流發生改變,從而讓重構心房電這一環節發生逆轉或延緩,可是陣發性房顫發生頻率得到減少[9-10]。
總之,胺碘酮和RAS抑制劑(貝那普利)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快速促進患者血壓和心率的恢復,改善相關指標,這種方式在高血壓合并陣發性房顫疾病中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