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鋒,戴守方,張麗曉,李蕾,楊麗麗,魯北,邱金霞,穆立國,孫玉娟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邢臺市人民醫院,河北 邢臺)
臨床上輸卵管阻塞是一種常見疾病,導致該疾病發生的原因較多[1]。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輸卵管梗阻的患病人數日益增多,該疾病也成為了造成女性發生不孕的主要因素。有相關數據顯示,臨床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的發病率可達到30%~50%[2]。輸卵管梗阻會造成女性的正常生殖功能受到阻礙,導致女性的生活質量嚴重降低,同時影響著女性的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3]。目前臨床上的治療方式較多,有輸卵管通液術、輸卵管介入術以及腹腔鏡下輸卵管疏通術等,但有研究發現,單純應用手術進行治療后,雖能從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輸卵管堵塞情況,但是在提升患者受孕率方面效果始終不夠理想[4]。有研究發現,在給予患者輸卵管介入術治療的同時,聯合中藥復方治療以及針刺聯合治療能有效提升臨床治療效果。為了對該種治療方式的應用效果做進一步研究,本研究就收治的420例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患者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20例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210例。其中觀察組患者中,年齡為20~37歲,平均(29.52±7.26)歲;對照組患者中,年齡為 20~36歲,平均(29.49±6.31)歲。納入標準為:①無精神疾病史,無溝通障礙;②符合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診斷標準;③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為:①存在既往輸卵管結扎手術史;②肝、腎等臟器功能出現衰竭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在收治入院后,均于月經結束干凈后的3~5 d進行輸卵管介入術治療,在完成輸卵管介入術治療后,給予患者中藥復方口服治療。中藥復方藥方如下:10 g丹皮、12 g莪術、10 g桂枝、10 g茯苓、12 g三棱、9 g枳殼、15 g當歸、30 g垂盆草、15 g赤芍、20 g川牛膝、10 g木香、15 g路路通、30 g車前草。用水煎藥后取藥汁200 mL,分2次,于早晚服用,連續為患者治療3個月。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應用針刺治療。取穴:雙側三陰交穴、關元穴、雙側子宮穴、氣海穴、中極穴、雙側足三里穴。在針刺治療開展前施針人員應當囑咐患者將膀胱排空,使其采取仰臥位于治療床上。采用50 mm的長針進行針刺,垂直刺入對應穴位,手法根據緊提慢按的方式,拇指后捻,直到患者的下腹部穴位氣針感到會陰部,下肢至少腹部。每日針刺治療1次,每治療10 d后停止1 d,在患者經期時不予治療,共為患者治療3個月。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以輸卵管造影患者輸卵管通暢為顯效;以造影顯示輸卵管相通,但效果不理想為有效;以造影顯示不通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5]。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1年,對比兩組患者的輸卵管通暢情況以及受孕情況。以患者的輸卵管通液復查液體順利注入無逆流情況出現為完全通暢;以患者的輸卵管通液復查液體存在一定的受阻,存在少量的逆流為通而不暢;以患者輸卵管通液復查液體無法順利注入,且注入時伴隨著大量的液體逆流及疼痛感為完全阻塞[6]。對比兩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
兩組對比數據用SPSS 18.0軟件分析、處理,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 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臨床治療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治療療效[n(%)]
觀察組的輸卵管完全通暢率高于對照組,受孕率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 2。

表2 對比兩組輸卵管以及受孕情況[n(%)]
觀察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 , 分)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 , 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10 15.58±2.74 2.31±0.19對照組 210 15.61±2.69 3.72±0.47 t 0.113 40.305 P 0.910 0.000
輸卵管是女性的重要組織,在受孕過程中,輸卵管的作用至關重要。當輸卵管出現異常時,就容易造成女性喪失正常的生育功能[7]。臨床上常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女性輸卵管炎癥的出現,而引發輸卵管的阻塞,導致不孕的發生,臨床上將此稱之為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而隨著人們目前生活環境、方式、飲食結構等方面的變化,有研究發現不孕癥患者人數正逐年增加,給女性的健康帶來了較大的威脅[8]。女性喪失生育功能也會導致其家庭受到影響,嚴重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質量,不僅影響著女性的生理健康,從某些方面來說,也對女性的心理健康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目前在西醫中,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的治療通常應用的是手術治療方式以及藥物治療方式。在中醫中,將該疾病歸于“無子”“不孕癥”以及“斷緒”等范疇,對其進行辨證分型,發現該疾病患者大多屬于血瘀型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因而在中醫治療中,治療該疾病的主要目的以活血化瘀為主。在本次應用的中藥復方中桂枝、丹皮、茯苓及木香的主要作用在于涼血清熱、活血化瘀;應用赤芍以及當歸能起到有效的祛瘀養血、活血的作用;輔之以川牛膝以及枳殼等藥物,能起到止痛、行氣的作用,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炎癥,促進患者輸卵管蠕動功能的增強,同時還能有效減少輸卵管再粘連的發生,從而有效提升臨床患者的受孕率。通過針刺作用于對應穴位,中極穴、氣海穴的針刺能調理沖任,對關元穴進行針刺能補精益血。針刺治療的應用能對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產生較好的調節作用,對患者的卵巢功能起到較好的改善作用,促進患者自然受孕率的提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的輸卵管完全通暢率高于對照組,受孕率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在血瘀型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患者的治療中,給予患者輸卵管介入術治療的同時,聯合中藥復方治療以及針刺治療,能明顯提升患者的受孕率,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