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恒,周奎龍,梁志杰,宋陽杰
(邢臺市人民醫院 針灸科,河北 邢臺)
周圍性面癱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由于面神經管內面神經出現炎癥導致周圍性面部肌肉癱瘓,患者可出現口眼歪斜、難以抬眉閉眼的癥狀,不僅影響患者的美觀,還嚴重妨礙患者的進食和說話[1]。據有關研究報道,周圍性面癱患者的人數在近年來呈上升趨勢,引起不少研究人員的關注,為此,本文將具體探究周圍性面癱急性期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以給研究人員提供科學依據,具體如下。
將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周圍性面癱急性期患者26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30例。觀察組:男性68例,女性62例,年齡22~64歲,平均(38.7±10.4)歲;對照組:男性70例,女性60例,年齡24~65歲,平均(37.6±11.2)歲。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方法:口服醋酸潑尼松片(生產廠家:山東魯抗醫藥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20033023,規格:5 mg×1000片),服用30 mg/d,分早中晚3次進行口服,在服用的第六天,將劑量改為服用20 mg/d,分早中2次進行口服,并進行維生素B12肌注治療(生產廠家:濟南歐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1 mg/次,1次/d,直至面癱好轉[2]。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方法上采用針灸治療:將1.5寸毫針進行消毒,采用指切法在患者的印堂穴、雙側風池穴、牽正穴、合谷穴、外關穴、太沖穴、四白穴、下關穴、地倉穴、頰車穴以及頭維穴下針,刺入深度保持在0.1~0.2寸,直至感到得氣,小幅度捻轉針體,留針半個小時[3]。在治療期間患者眼睛不能合閉,則針刺攢竹穴和太陽穴,患者有迎風流淚癥狀則針刺承泣穴和睛明穴,患者口歪較為嚴重可以針刺夾承漿穴[4]。1次/d,5次/療程,共進行3個療程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面部神經評分和治愈天數情況;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面部神經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愈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面部神經評分和治愈天數情況比較( )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面部神經評分和治愈天數情況比較( )
組別 例數 面部神經評分(分) 治愈天數(d)觀察組 130 1.27±0.24 23.51±6.53對照組 130 2.06±1.12 32.56±7.08 t 7.864 10.713 P 0.000 0.000
通過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比較[n(%)]
周圍性面癱可出現口角歪斜的癥狀,導致流涎鼓腮,引起講話漏風和吹口哨漏氣,嚴重影響人的面部美觀以及社交[5]。該病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受寒受凍、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經功能出現障礙,從而使得面神經缺血水腫,導致局部神經營養血管發生痙攣[6]。在北方出現面癱的人數明顯比南方多,這是由于北方冬季較為寒冷,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凍傷面部神經,使得面癱發生。臨床上可通過藥物進行治療,患者通常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結合維生素B治療,在急性期還可以通過紅外線照射或者局部熱敷方式輔助治療,在恢復期可以通過碘離子透入療法輔助治療。但藥物治療可引起不良反應,出現頭暈、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等癥狀,還會對肝功能產生影響,而針灸治療則能有效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7]。
中醫認為針灸治療得氣的快慢與患者機體正氣的存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利用針灸方式可刺激印堂穴、雙側風池穴、牽正穴、合谷穴、外關穴、太沖穴、四白穴、下關穴、地倉穴、頰車穴和頭維穴11個穴位,加快血液循環,舒通面部經脈,其中印堂穴可以清頭明目、通鼻開竅,風池穴可以眼部減壓、緩解眼睛疲勞,牽正穴可以祛風清熱、通經活絡,合谷穴可以清熱解表、補氣固脫,外關穴可以解痙止痛、通經活絡,太沖穴可以壓制肝火、緩解目痛,四白穴可以緩解面神經麻痹,下關穴可以治療牙齒緊閉、耳鳴耳聾,地倉穴可以祛風止痛、疏風通絡,頰車穴補精氣血、散熱去火,頭維穴緩解頭痛、治療頭暈目眩,此外加上攢竹穴和太陽穴可以加快治愈患者眼睛合閉,承泣穴和睛明穴可以改善迎風流淚癥狀,夾承漿穴可以恢復口部功能。由于人體穴位又與七經八脈相通,與人體五臟六腑有關,刺激穴位可以加強身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各個組織器官的功能,從根本上解決機體損傷,達到益氣活血、舒通經絡的效果[8]。針灸治療可以降低面部神經評分,加快治愈時間,緩解面神經缺血狀態,減少面部痙攣發生,是一種治療周圍性面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針灸聯合藥物治療可以達到標本同治的目的,同時患者還需要進行適量的面部鍛煉,結合有效的面部按摩,加快面部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周圍性面癱急性期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比常規治療方法顯著,有利于恢復患者面部神經功能,值得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