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印成
(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醫院(南寧市第十人民醫院),廣西 南寧)
處方是醫療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具有專業資質的醫師為病人開具的醫療文書,并由藥學專業人員進行審核和配藥,是病人用藥的主要依據[1]。門診藥房是服務患者的重要窗口,近年來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現象嚴重,門診西藥處方調劑質量和患者用藥效果密切相關,處方調劑差錯對患者用藥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導致處方調劑差錯的原因和類型較多,了解出現調劑差錯的原因,對降低差錯率,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對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出現差錯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對應的防范措施,詳細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我院門診西藥房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門診西藥處方所有的西藥處方,統計西藥處方調劑差錯情況。
查閱門診西藥房《藥劑科醫療差錯、事故、糾紛記錄本》,統計出現調劑差錯的例數,對出現調劑差錯的處方進行原因分析,整理出調劑差錯的類型,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對應的防范措施。
由調查結果得知,2016年1~12月共有57214張門診西藥處方,其中處方調劑差錯的有5例;2017年1~12月共有77525張門診西藥處方,其中處方調劑差錯的有6例;2018年1~12月共有108657張門診西藥處方,其中處方調劑差錯的有6例;2019年1~12月共有140742張門診西藥處方,其中處方調劑差錯的有6例。2016~2019年共有23例處方調劑差錯,差錯率為0.060‰(23/384138),結果參考表1。

表1 2016~2019年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差錯情況(n, ‰)
由統計結果得知,在全部23例門診西藥調劑差錯處方中,其中10例為品種差錯,8例為數量差錯,2例為錯發患者,2例為用法用量差錯,1例為其他差錯,結果參考表2。
從本次研究結果看出,從2016~2019年,我院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率逐漸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和近年來電子處方系統的廣泛使用有關,極大程度減少了處方調劑差錯的出現[3]。隨著醫療系統的不斷完善,醫院內部藥學管理工作得到大幅改進。電子處方是嚴格在處方規范格式的基礎上而成的,通過這種方式,良好地避免了以往手寫處方時出現的漏填、錯填等現象。并且電子處方系統的運用改善了醫生手寫時字跡過于潦草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由于字跡無法辨認導致的調劑差錯,提高了處方調劑的質量[4]。

表2 門診西藥處方調劑差錯類型分布情況(n, %)
本次研究分析了處方調劑差錯的類型,從結果看出差錯類型主要包括品種差錯、數量差錯、錯發患者、用法用量差錯等,其中品種差錯占比最大。門診西藥房藥師由于藥物的名稱、包裝等接近會導致藥物配置差錯,這也是造成門診處方調劑差錯的主要原因。臨床研究發現,在所有的處方調劑差錯中,此類原因所致的可占40%左右[5]。引起品種差錯的原因較多,包括相同品種不同規格發錯,例如將玻璃酸鈉注射液25 mg錯配成20 mg。還有將外包裝比較類似的藥物發錯,例如同為兒科常用霧化吸入劑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在外觀上就比較接近。為避免上述情況導致的處方調劑差錯,應不斷完善電子處方系統,在系統中將相同品種不同規格的藥物進行明顯區分,例如注射用炎琥寧160 mg和注射用炎琥寧40 mg、鹽酸氟桂利嗪膠囊10 mg和鹽酸氟桂利嗪膠囊5 mg(西比林)。同時統計平常經常出錯的藥物,定期進行整理,組織藥房人員集中學習,加深對易出現差錯藥物的認識,從而減少由于相同品種不同規格的藥物所致的處方調劑差錯。另外,對于外包裝相近的藥物,應該采取隔開定點存放的方法,能夠有效的避免處方調劑差錯。
數量差錯也是處方調劑差錯的主要類型,而人為因素是導致數量差錯的主要原因,例如藥房工作人員的精神狀態、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等,均會對處方調劑造成極大影響。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醫療觀念的進步,病人的安全情況成為臨床醫學界重點關注的問題。目前很多醫院已不再推崇處罰的管理方式,逐漸優化、改進醫院管理模式,將處罰模式轉變為常見公平的患者安全文化。在這種管理模式下,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得到有效減輕,工作責任意識得到提高,從而有利于減少處方調劑差錯的出現。除上述防范措施外,品管圈活動在減少處方調劑差錯的過程中起到了良好效果。傳統管理模式主要是領導制定解決對策,下層員工負責落實。而品管圈活動通過各個方式調動個體的積極性,加強團隊合作,匯集群體的力量,不斷改進存在的問題,實現持續的質量改進。在品管圈持續過程中,每位成員均參與其中,提高了責任感,獲得了成就感,加深了員工之間的關系。同時品管圈活動改變了藥房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提高工作滿意度,進而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從而降低處方調劑差錯率。除此之外,西藥房應不斷完善處方調劑差錯登記制度,面對差錯事件應立即做好登記工作。加強門診西藥房藥師的藥學知識培訓,提高藥師業務水平和專業知識,避免出現人為所致的藥品、用量差錯出現,從根本上降低西藥處方調劑差錯的發生。
綜上所述,門診西藥處方調劑差錯對患者用藥安全形成極大威脅,應引起足夠重視。在制定防范措施的過程中,應從處方建立、藥房人員和處方調劑環境等多個方面綜合考慮。通過完善電子處方系統、優化藥房管理制度、改善處方調劑環境,并結合品管圈活動等措施,積極有效地減少處方調劑差錯的出現。近年來,醫院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率逐漸下降,也體現了這些措施的有效性,值得廣泛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