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彩云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 兒科,內蒙古 呼和浩特)
小兒肺炎作為臨床上常見呼吸系統疾患之一,若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將會累及到肺部與其他重要器官,危害患兒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同時大部分患兒在治療期間由于年齡較小,依從性與配合度較差,加大了臨床治療的難度[1]。
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3200例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按照護理方案的不同劃分為了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600例,男896例,女704例,年齡6個月至7歲,平均(2.45±1.05)歲;觀察組1600例,男892例,女708例,年齡5個月至7歲,平均(2.06±1.32)歲。對比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方面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為患兒提供整潔和舒適的住院環境,定期開窗通風,做好消毒滅菌處理,適當調節室內溫濕度,控制家庭人員的探視頻率,確保患兒能夠充分休息,保持個人衛生和皮膚干燥,及時清除患兒口鼻及咽喉等分泌物,維持良好的呼吸狀態。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接受健康教育,具體措施如下。
(1)入院指導:護理人員需主動與患兒及其家屬溝通,保持親切且耐心的態度為其介紹醫院環境、制度和住院事項,消除患兒及其家屬的緊張感、陌生感[2]。
(2)心理干預: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加上疾病影響與醫院環境,容易出現心理應激反應,護理人員需鼓勵患兒,采用拉手和擁抱等方式予以患兒心理疏導,同時為家屬詳細講解患兒的病情情況與治療方式[3],使家屬能夠放心。
(3)出院指導:在患兒出院前1 d為其發放小兒肺炎健康手冊,告知患兒多鍛煉身體,囑咐家屬在季節變化時為其合理增添衣物[4],并叮囑患兒養成餐前洗手、禁食刺激性食物等習慣,多食用營養豐富的食物。
統計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除時間,并應用院內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評價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總分50分,分值越高護理效果越佳。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的退熱時間與咳嗽消除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而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除時間與家屬滿意度( )

表1 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除時間與家屬滿意度( )
組別 例數 退熱時間(d) 咳嗽消除時間(d) 家屬滿意度(分)觀察組 1600 2.54±0.15 2.60±0.32 42.45±5.12對照組 1600 5.01±0.18 4.78±0.35 31.04±4.78 t 8.041 7.895 22.115 P 0.000 0.000 0.000
小兒肺炎主要是由于致病菌隨著空氣或呼吸道分泌物侵入到體內,在發病后常伴有發熱、肺部啰音、咳嗽及咳痰等臨床癥狀[5],由于小兒肺炎患兒難以正確地表述出自身感受,在治療期間主動配合上較差,家屬也存在過于擔憂、焦慮等心理,容易和醫護人員產生摩擦,因此在治療期間還需要加強護理干預,使患兒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確保治療的安全有效。
本次研究觀察組應用常規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其臨床癥狀消除比對照組更快,且護理滿意度也更優,這與許玉涼等[6]研究報道結果趨于一致,可見其可行性與有效性。通過為患兒提供舒適的環境,能夠快速消除患兒及其家屬的陌生感,穩定患兒的情緒,根據患兒的心理狀態安撫不良心理,能夠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及護理安全感[7-8],使其更好的配合相應治療,同時改變患兒的不良生活習慣,能夠避免出現再次感染情況,合理規劃飲食,可加快患兒身體康復速度,進而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對小兒肺炎護理中予以健康教育干預具有顯著效果,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