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輝
(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人民醫院,內蒙古 興安盟)
感染性疾病科主要是針對院內感染預防予以相關的健康知識宣教以及考核,感染措施的展開以及院內感染預防有著直接的聯系,而感染性疾病科也屬于較為重要的院內科室。根據目前資料指出,多數院內感染主要是因為醫院管理制度有誤所致,門診護理管理質量對感染的預防以及控制有直接的影響[1]。目前醫院內感染預防的相關措施主要是無菌環境操作、監護以及相應的消毒等,這對于門診護理管理院內感染控制有聯系[2]。該研究對感染性疾病護理管理措施予以討論,通過對比論證的手法,以此分析全面護理管理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及效果,結果如下。
該研究選擇我院2018年度護理管理質量為研究對象,設為研究組,和2017年未展開全面護理管理工作的對照組進行對比。感染性疾病科門診醫護人員14例,年齡在21~47歲,平均(34.87±6.12)歲。門診醫護人員主要職責是負責門診前期準備工作,分診以及相應的治療等。
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措施。研究組展開全面護理管理,具體如下:(1)醫護人員根據感染性疾病門診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門診醫護人員定期展開優質護理服務的培訓工作,經過培訓以及相關的繼續教育提高護理的基本質量。培訓的主要目標是改變陳舊護理思想,對護理工作進行創新,以患者為本的護理措施,以人服務的基本護理理念,對護理流程進行變革,以此對門診患者帶來便捷,提升護理服務的質量,定期展開講座[3]。(2)針對門診的醫療廢物予以管理,感染性疾病科室針對的疾病較為特殊,普遍存在傳染性,故而門診醫護人員應該著重對醫療廢物的處理,根據具體狀況制定相關的醫療廢物處理規章制度,由專科護士予以管理,針對不同類型的醫療廢物做好相應的分類工作,避免管理過程中的遺漏,相應的利器應該嚴格放在指定位置,并且貼上廢物處理的標簽,定期對醫療廢物予以檢查和處理[4]。(3)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對門診予以消毒隔離,醫護人員定期對相關的器材進行消毒,至少保證每周消毒五次,消毒滅菌后的器材予以密封保存,相應開封后的器材按照醫療廢物處理的規章進行處理。在整個操作中應該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將藥品以及器材放置到指定位置[5]。(4)針對門診環境以及藥物予以相關管理工作,針對聽診器以及體溫計等每天予以消毒,吸痰、霧化等設備進行滅菌,根據一定的規章對藥品進行消毒,??漆t護人員于無菌條件下予以藥物保存。
根據對照組以及研究組年度出現感染的例數予以對比,根據門診衛生患者的基本狀況進行分析,有手表面、空氣等[6]。
此項研究的調查數據應用統計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計量、計數資料分別用t與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感染率相較于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門診感染率[n(%)]
研究組門診檢測指標相較于對照組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門診衛生檢測指標(%)
感染性疾病科無疑是醫院較為關鍵的科室,針對院內感染的預防以及控制管理有一定影響。近年來,院內感染也是醫院等級評估的重要指標,在對院內管理質量以及護理水平評估標準中占有一定地位,醫院管理質量的優良也直觀的反映了院內感染的基本狀況。全面護理管理措施的展開是針對醫院內感染每一方面而開展的措施,與醫療護理的基礎水平存在聯系,同時針對感染的各個步驟都有聯系。感染性疾病科室每天門診患者較多,人員流動較大,具有較強的傳染性,這也是院內出現感染的較為重要的因素。醫護人員應該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引起足夠的重視,避免交叉感染。在進行感染性疾病護理管理時,門診感染的狀況無疑對院內門診衛生狀況有直觀的反映?;谌孀o理管理措施開展的背景下,醫護人員應該對管理的措施予以不斷的完善,對消毒隔離的相關規章制度進行完善,著重醫療廢物的處理和管理,避免引發感染,另外衛生管理也是全面護理管理較為關鍵的一環。
全面護理管理措施主要分為管理程序的建立、護理服務流程、護理標識的追溯以及消毒隔離的標準等。從質量管理程序的建立進行分析,依照醫院的具體狀況以及實際的管理目標,應該確立科室質量管理的標準,針對過程予以嚴格的把控。所有文件應該于受控的狀態下進行,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執行,建立合適的管理規章。由此應該具備有感染性疾病門診的相關條件,醫護人員診療的具體流程,護理質量標準以及搶救的方案等。針對區域內所有醫護人員的相應職責和服務質量標準進行統計和完善。根據科室診療狀況完善護理服務項目,比如化驗、拍片以及治療等,根據科室的基本需求對分診流程、危重病搶救等進行管理,確保每一個環節有章可循。要想保證護理服務的質量,就應該對物品標識予以管理,確保標識能夠追溯,保證服務安全性,對科室藥品、區域以及急救藥物等標識進行管理。預防傳染病是科室較為關鍵的部分,應該對易感群體予以隔離和保護,另外還需要針對環境進行管理,避免途徑傳播,定期對相關區域予以消毒。醫護人員的培訓以及考核也是不容忽視的環節,在培訓時針對檢查、防護流程以及消毒等進行落實,可以通過講座以及宣傳片播放的形式,提升護理服務質量。通過管理措施的實施,使得感染性疾病門診的應用能夠標準化,針對醫護人員的工作流程以及防護予以相應的規范,嚴格控制院內的病毒傳播,保證醫療環境的衛生。因為感染性門診人員流動性較大,極易造成院內感染,這也需要對該區域進行定期嚴格的消毒和監護,醫護人員應該對此引起重視。器材消毒后放在指定位置,不可隨意擺放,嚴格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執行。此外,醫療廢物的管理也需要進行完善,在進行報廢處理時,避免在此過程中出現滲漏,比如液體的滲漏等,應該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采用全套隔離診療流程管理,按照相應的步驟展開護理,對感染性疾病的控制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針對感染性疾病門診中實施全面管理措施,相較于常規護理,能夠有效對感染狀況予以控制,因感染發生率直接影響到門診衛生標準,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以此增強醫院護理質量,減少感染的發生率,提升門診護理質量,避免交叉感染,在臨床醫學中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