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琦
(江蘇金陵機械制造總廠,江蘇 南京211100)
聚甲醛材料產生于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作為一種工程塑料,其性能優良,擁有金屬類似的強度、剛度與硬度,有奪鋼、超鋼等稱呼。聚甲醛材料在較寬溫度與濕度范圍,自潤滑性良好,彈性較好,且耐化學,種種優勢都滿足了光學冷加工內夾具所需特性。作為無支鏈、高結晶的熱塑性材料,在光學冷加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加工產品質量,推動了冷加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1]。
實際上,光學冷加工技術在我國已經擁有久遠歷史,但是,真正形成完整生產工藝還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新中國的成立,光學行業在眾位學者、研究人員等努力下,加工工藝逐漸完善,并進入發展高峰期,獲得顯著成就,生產力較強。據統計,我國每年利用光學冷加工技術生產的產品已經高達5 億件,在國際名列前茅。但是,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整體生產工藝落后,主要展現在如下幾點:對于高精度元件,無法大批生產;對于特種光學零件,制造困難[2]。而導致該現象的原因在于:我國深入研究光學冷加工技術的時間短,生產設備落后,加工精度與加工效率難以滿足現代化生產需求;執行工藝的規程不足;缺乏專業工藝研究所、工藝設備研發單位;行業法律法規并未完整。當前,世界光電行業逐漸調整產業結構,并將光學冷加工場所向我國轉移,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元件制造商。在該種情況下,傳統光學加工廠應緊抓機遇,積極轉型,與國際先進企業合作,拉動我國光學冷加工產業發展。如圖1,光學冷加工中先進設備。

圖1 光學冷加工機械設備
在1959 年時,美國首次成功開發聚甲醛均聚物,以50%濃度甲醛溶液作為生產原料,添加異辛醇,反應成半縮醛,獲得高濃度甲醛,脫水、熱烈解后,在惰性溶液內添加三氟化硼乙醚,通過懸浮聚合、液固分離,得到粗聚合物,酯化處理后,聚合物與添加劑混合,擠壓造粒,所獲成品即為聚甲醛材料,如圖2 所示。此時,聚甲醛材料制作過程復雜,后期處理困難,且缺乏耐堿性、耐熱性,成本較高,該生產技術并未普及。隨著不斷研究不優化,聚甲醛材料性能逐漸優越,并發揮了重要性能,推動了聚甲醛材料的生產發展[3]。

圖2 聚甲醛材料
相比于45 鋼密度的7.85g/cm3,銅密度的8.92g/cm3,聚甲醛材料的相對密度較低,僅有1.39g/cm3,而在沖擊強度與動力疲勞強度上,聚甲醛材料表現優異,具有較強的抗磨能力、抗腐蝕能力以及自潤滑能力等,透氣性、透水性良好,常用于吹塑、注塑等工藝中。并且,作為新型材料的一種,聚甲醛硬度等同于金屬,能夠替代銅鋁鋅等金屬合金,成為理想塑料,被電子電器、輕工、汽車、機械、建材等中廣泛應用。
在光學冷加工內,聚甲醛材料的應用,主要具備如下優勢:一、低密度。相比于其他的金屬材料,聚甲醛材料密度低,在透明玻璃加工中添加聚甲醛材料,有助于降低破損。二,高抗疲勞性。低應力交變載荷影響下,聚甲醛材料會由纖維處、基體處等薄弱點開裂,逐漸擴展至結合面,結合面能夠阻止裂紋繼續擴展,保障材料繼續使用,展現了材料應用后的荷載能力。三,力學性能與剛性佳。在光學冷加工中,夾具不僅要高速旋轉,還需要左右擺動,夾具對力學性能、剛度要求較高。而聚甲醛材料的應用,滿足了光學冷加工對夾具生產需求。四,加工性能良好。在光學冷加工過程中,各類夾具都和透鏡面形相關,方能保障透鏡放置貼合又舒適,因此,對于加工R 面提出更高要求,聚甲醛材料應用,在塑性、剛性等上滿足了需求,加工性能有保障。五,材料性能設計靈活性。聚甲醛材料應用于光學冷加工,工作人員能夠依照荷載類型、透鏡面形、透鏡使用要求與大小、工藝條件等展開設計,更好為光學加工提供優質服務。六,耐化學性較高。在光學冷加工中,需要弱酸、弱堿類化學品輔助,因此,夾具材料必須擁有較高耐化學性,方能保障夾具長期使用,而聚甲醛不僅具有金屬性能,還具有較好耐化學性,滿足了光學加工對夾具的要求。
本文以光學冷加工內夾具設計為例,探討聚甲醛材料在夾具加工中的應用。如圖3 為光學冷加工多片夾具,其中,1 代表夾具基板,2 代表夾具緣,2 代表夾具定位面,4 表示泡面,5 表示鏡片定位面,6 表示鏡片。其中,聚甲醛材料主要應用多片夾具的1、2、3、5 生產中。

圖3 光學冷加工多片夾具
首先,以雙凸透鏡的加工看夾具,夾具設計應考慮透明邊角保護工作;而另一個已經加工完畢的R 面對夾具材料韌性、彈性由一定要求,所以,還要將該問題考慮其中。其次,研磨階段,加工R 值必須精確值小數點后四位數,透明中心厚度精確到小數點的后兩位數,以此提高夾具加工精確性。同時,夾具加工還要考慮材料剛性問題,若剛性不達標,極易影響透鏡R 面的光圈精確度。再次,應保障材料要求的光滑性。透鏡研磨完畢,不僅要做好R 面檢查,保障R 面中心厚度與表面光潔度達標。在夾具設計時,接觸透明面部分應光滑,避免在光學冷加工中破壞透鏡外表質量。最后,在光學冷加工中,大多需要切削液輔助加工,如:粗精在拋光時,就離不開切削液的支持。而切削液自身化學屬性,夾具材料設計時,應具有良好耐化學性。根據上面幾項要求得知,在夾具設計時,采用聚甲醛材料,能夠全方位滿足要求,為光學冷加工生產提供優質夾具。
在傳統光學冷加工中,夾具材料主要以黃銅為主,黃銅密度為8.92g/cm3,聚甲醛材料密度為1.39g/cm3,兩者密度的巨大差異,平均每千克聚甲醛材料加工零件數為黃銅材料加工零件數的5 倍。而市場價格方面,黃銅市場價格較高,約67 元/kg;聚甲醛價格約26 元/kg。如此計算,應用聚甲醛材料加工夾具,相比于傳統黃銅夾具,成本僅為其的10%左右。以此計算成本,若光學冷加工企業每月生產透鏡100 萬個,以聚甲醛材料替代黃銅,所獲利潤將高于原先的10 個點。為子啊競爭越發激烈的光學冷加工行業脫穎而出,應用聚甲醛材料成為發展必然。另外,在鏡頭市場,原材料價格逐漸上漲,鏡頭產品價格卻因競爭企業眾多而下降,企業必須控制成本,方能在整個行業立于不敗。如此種種,在光學冷加工中,聚甲醛材料應用非常關鍵。
在光學冷加工中,夾具作為重要材料,夾具生產質量與成本直接關系著企業透鏡產品生產質量與最終利潤。為了解聚甲醛材料的應用優勢,推動材料在光學冷加工中普及,對多個光學冷加工企業展開調查,結果表明:與其他材料所制作夾具相比,應用聚甲醛材料,夾具強度有保障,尺寸穩定性提升,避免了對透鏡的二次破壞,減小了透鏡劃傷、崩邊的幾率,并且,提高了夾具抗化學性,避免了長期腐蝕帶來的影響,保障夾具使用壽命。在夾具加工中,聚甲醛材料的有效應用,尺寸有保證,加工效率提升,成本得到控制,提高了企業最終效益[4]。
總而言之,光學冷加工行業在不斷發展,業內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企業想要脫穎而出,并保障光學冷加工產品的質量,應積極引進聚甲醛材料,由聚甲醛的本身優勢,解決生產過程產生的各類問題,如:切削液的應用,聚甲醛本身的耐腐蝕性,降低了化學腐蝕影響,提高了產品質量;聚甲醛本身的低密度,有效節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投入。聚甲醛材料特點繁多,且適宜光學冷加工生產,對此,積極應用聚甲醛材料,對產品加工與整個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