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紅星
摘要:在人工智能時代,企業管理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是適應會計信息化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本文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的分析著手,探討了企業加快管理會計轉型的重要意義,最后針對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轉型
引言
財務作為企業的核心部門,在企業決策和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財務集中于會計信息的記錄和匯總,通過簡單的分析,為企業決策者提供基礎的數據參考。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數據信息過多,行業行情日益復雜,基礎的數據已經無法滿足企業決策者和管理者的需求,要求財務會計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就需要財務會計快速向管理會計轉型,繼續保持財務的核心力量。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
為了加快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正確把握財務會計的轉型方向,財務人員必須明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概念,掌握兩者之間的區別,當轉型過程中出現偏差時,才能及時地發現予以糾正。下面就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分別進行闡述:
(一)財務會計
從時間上來看,企業已獲取的業務成果是財務會計呈現的核心,因此其實質上是一種既有信息、歷史信息。資本市場發展具有多元化特征,因此對企業未來發展有利的信息日益成為會計信息的基本需求,比如當前市場環境中企業盈利空間等,所以財務會計本身具有的現實局限性讓其適應性不斷下降。
1.財務會計信息時效性不足
滯后性是財務會計信息的典型特征之一,比如歷史財務信息是企業財務報告呈現的重點,其所具有的被動性通常會讓企業無法以當前財務現狀為依據完成發展戰略、規劃制定。
2.財務會計信息存在片面性
企業經濟行為、財務行為是財務會計信息的主要來源,非經濟、非財務行為并未被納入其中。
(二)管理會計
大數據時代,國內會計轉型發展的基本目標在于管理會計,其特征通常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更關注企業內部服務
將財務信息提供給企業外部投資者,這是財務會計的工作重點。管理會計則不然,其主要是將各類有用財務信息運用于企業內部經營(通過財務報表定期呈現),在此基礎上利用財務信息分析促進企業經營決策準確性提升,改善企業經營現狀,增強企業適應能力。
2.管理會計方式靈活
工作方式相對靈活是管理會計的基本屬性,各類財務報表、各類資料收集均是其基本工作手段,凡對企業財務管理行為有利的方式方法,管理會計均可應用。
3.兼顧局部與全部
掌控現在,解析、籌劃未來是管理會計的基本特征。其能定量分析所掌握的各種資料為企業決策提供協助。
二、加快管理會計轉型的意義
信息時代的到來,為傳統企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企業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持續深入變革,為了搶抓機遇,就要從最核心的財務會計進行轉型。管理會計的轉型,能夠收集大量的信息數據,并結合企業的發展規劃、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層細致的分析,有利于企業提早發現商機,解除風險預警,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一)將更完成的信息提供給企業
大數據技術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會進一步增加市場不確定性,從而考驗企業發展。特別在資本市場多元化環境中,企業經營決策會明顯受制于各種財務或非財務數據。客觀來看,財務數據一直以來均屬財務會計判斷的基本依據,這也直接降低了企業戰略決策的準確性等。把多元化的財務信息提供給企業決策者參考,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全方位服務,促進決策者以企業信息為依據,進行將最理想的決策判斷,則是管理會計的主要職能。
(二)減少企業財務風險
管理會計通常更加注重分析、匯總信息、前置判斷財務信息。企業管理人員因此能以管理會計為依據辨別其收集而來的信息,剔除掉不準確信息,促進分析準確性提升。管理會計轉型同樣有助于減少財務風險,提升企業同質化競爭能力。比如在進行風險投資時,運營管理會計可以全面匯總分析市場內各種因素,將對企業經濟利潤存在制約的各種因素順利找出并將有效的調整與應對策略迅速形成。
(三)提升發展決策的準確性
企業經營發展的評價指標數量眾多,其中之一即為社會生產效益,而發揮會計管理職能則是社會生產效益的前提。比如,管理會計能夠讓企業管理層全面分析各種數據信息,科學合理的判斷對企業未來發展存在干擾的各種因素,從而減少投資風險,為企業發展戰略決策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提供有效保障。比如,基于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背景而建立的財務共享平臺有助于企業統一管理各種業務,在企業財務信息管理范疇內全面納入企業的預算執行、預算編制、戰略目標等,就此實現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水平優化與提升。
三、轉型策略
管理會計的轉型并非簡單易事,而是需要從人才、觀念、信息平臺等多方面入手的綜合工程。只有把握關鍵因素,實施正確的轉型措施,才能順利完成轉型,并使轉型后的管理會計更加適應企業的發展、社會的趨勢,更好地發揮服務職能。
(一)提高職業素養
人才是財務會計轉變為管理會計的基礎與核心,人工智能時代要求會計必須具備更高的業務能力,特別在資本市場多元化條件下,財務人員必需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只有如此才能將現代企業管理會計的基本執行標準滿足。在管理會計培養過程中,企業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展開:
(1)強化財務人員崗位教育,將各種學習途徑、方法提供給財務人員。比如,鼓勵財務工作者自學,以此保持與前沿財務知識同步,確保專業水平不落伍,符合財務崗位技能需求。
(2)強化財務工作者職業道德教育,提升其崗位執業作風的嚴謹性。國內財務工作者通常有下列思維,即對財務數據信息高度重視,將財務數據處理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但卻忽視了非財務數據處理,認為其并非財務工作內容。管理會計則不然,要求財務工作者必須在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此基礎上對非財務問題給予更多的關注與重視,而要實現這一目標,財務工作者必須注重再教育,持續學習、思考各種非財務工作,注重財務工作創新。以此全面掌握核算報稅,建立健全并持續提升戰略思維與管理水平。
(二)向復合型人才轉變
人工智能技術目前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這也將更多的財務工作平臺創造并提供給財務工作者。復合型財務報稅措施正在逐步取代傳統財務報稅機制,特別是在地稅與國稅全面合并前提下,財務工作者既應有良好的財務專業知識體系及理論儲備,又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還應全面涉及不同學科知識、內容。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應在強化學科設置分析的同時進行人才培養策略調節,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理念與機制,將更多復合型管理會計培養并輸送到各行各業,滿足社會需求。達成這一目標有兩種途徑,其一,企業與高職院校全面合作,全面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的目標性與針對性,比如開設人工智能學科,為強化人工智能產品性能研發基礎力量儲備;其二,企業會計工作者與時俱進,注重跨學科研究,全面接觸并學習市場營銷學、宏觀經濟學、計算機基礎知識等,基于全面財務管理思維逐步改變單一會計專業知識結構,順利轉變成一名合格的復合型財務工作者。
(三)樹立全局觀念
人工智能時代必須有大財務觀念。也就是說必須轉變財務工作是財務機構、財務人員基本職責并由其單獨完成的思想,否則勢必會對企業決策的合理性、準確性、全面性產生制約。比如,現代企業業務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企業業務信息如果無法融合財務信息,必然會影響到企業實質性發展,采用大數據技術則能基于業務信息來科學分析企業盈利水平。而這要求企業應站位更高,持續充實財務機構職能及財務工作崗位職責。與此同時基于大數據技術來自動核算財務信息,處理財務數據,確保財務信息準確無誤,滿足企業決策需求;企業同時應全面拓展管理會計手段,采用多種計量方式方法。競爭日益加劇是現代企業面臨的發展常態,這要求在企業發展戰略制定過程中必須在統一處理對企業發展存在干擾的數據、因素,但是,統一處理數據會對信息時效性產生負面影響,同樣會制約企業發展。但基于大數據技術下的管理會計通常能有效規避上述現象,實時、統一匯總信息,閉環數據管理的結果逐步提升了數據管理質量,數據市場價值也就此被全面拓展成功,滿足了企業發展需求。
(四)數據信息整合
在管理會計取代財務會計過程中,企業內部資源整合是企業財務工作一體化的前提。
1.管理會計的側重點
管理會計對過程管理更加重視,其意在于統一分析管理企業信息。這要求企業應持續加強業務機構與財務機構的有效融合,在企業部門管理中融入管理會計,只有如此才能將最新信息及時、迅速掌握,確保科學、合理地制定企業戰略,優化配置企業資源。
2.企業數據信息流優化
由于管理會計更注重信息管理,所以企業應優化管理信息來源途徑等,豐富信息源管理手段,彌補企業財務信息方案不足,確保信息交流暢通,建立健全企業財務管理體系。
3.財務工作制度完善與財務工作的崗位職責確定
工作制度完善是管理會計能否順利實施的決定性因素,這要求企業必須要全面細化管理會計管理體系與具體的考核標準,加強過程管理。
結語
當前,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勢頭迅猛,已全面滲透入各行各業,這類現代技術可以全面奠定會計工作平臺建設基礎,有利于自動分析、匯總數據信息。所以,財務會計逐步轉變、轉型成為管理會計已成當務之急,也是一種歷史潮流,因為其更有助于會計電算化的全面普及,也是企業提高經營效率、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必然之路。
參考文獻:
[1]羅鳳英.試論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J].現代經濟信息,2019(14):299.
[2]王玲琳.人工智能對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0):51–52.
[3]宋喜琴.淺議人工智能下會計人員職能的轉變[J].現代商業,2018(04):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