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妍
摘要: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習主席強調了加快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發展的重要性。近年來,很多領域開始嘗試引入區塊鏈技術,例如金融、醫療、物流等,財會領域同樣如此,“區塊鏈+審計”對審計工作模式的創新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區塊鏈技術的概念和特點,在此基礎上著重分析了傳統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區塊鏈+審計”在審計作業模式創新上的積極影響,同時也客觀地闡述了“區塊鏈+審計”目前面臨的困境和挑戰,最后為“區塊鏈+審計”的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區塊鏈;審計;模式創新;挑戰
引言
近年來,“區塊鏈+”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區塊鏈技術憑借著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自治性等特點在生活中很多的領域開始探索應用。例如在醫療領域,飛利浦與 Tierion公司合作探索區塊鏈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在供應鏈領域,沃爾瑪開始使用區塊鏈技術來追蹤產品源頭;在智能制造領域,Aribus公司開始探索區塊鏈在航空制造領域的應用。
作為一個新興技術,區塊鏈未來的應用前景廣闊,“區塊鏈+審計”對提高審計工作效率、降低審計風險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在介紹區塊鏈內涵的基礎上,著重探索了“區塊鏈+審計”的積極影響以及目前面臨的困境和挑戰,同時為“區塊鏈+審計”的發展提出了合理建議。
一、區塊鏈技術的內涵
(一)區塊鏈技術概念
區塊鏈實質上是一種新型的數據庫,具有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結構的特點。它綜合了數學、密碼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的技術: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進行驗證和存儲、利用密碼學進行數據的傳輸和訪問、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進行數據的生成更新……我們可以把區塊鏈理解為“區塊”+“鏈”,“區塊”中存儲了某個交易事項的所有信息,信息之間通過“鏈”相互連接,形成一個信息網。區塊鏈中各個節點具有相等的地位,不存在具有中心地位的節點,假設其中一個節點產生了數據,那么這個數據必須先經過其他節點的驗證,并且通過以后才能進行存儲,而且其他節點也會同步對這些數據進行復制和存儲。
(二)區塊鏈技術特點
1.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主要特征之一,分布式數據庫結構使得區塊鏈中數據的核算和存儲并不受某個固定的中心硬件約束。區塊鏈是一張巨大的“網”,當發生某項交易,需要觸發這張“網”上某個節點進行數據錄入時,區塊鏈網絡上的其他節點會對這項交易進行同步驗證、記錄和備份,可以形象地理解為“全民記賬”,讓數據更加的安全、完整、可靠。
2.不易篡改性
正是因為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新的數據會被同步更新到整個區塊鏈網絡中,可以形象地理解為“牽一發而動全身”,而且只有同時控制了區塊鏈網絡中超過51%的節點,單個節點才能夠對數據進行修改,因此在區塊鏈技術下篡改數據是非常難的。
3.公開透明性
區塊鏈上某個節點的數據會同步保存到其他節點上,因此排除節點上私有的信息以外,數據鏈上的數據是公開的,方便人們在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鏈上信息。
4.自治性
區塊鏈是遵循一致的規范和協議運行的,因此區塊鏈中節點在記錄、更新、交換數據的時候不需要第三方機構參與保證信用,自己形成了一個相互信任的環境,每個節點可以進行數據的自我查看。
二、區塊鏈技術的引入對審計領域的
積極影響:審計作業模式的創新
(一)傳統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傳統審計工作以現場審計為主、網絡審計為輔,但在區塊鏈技術視角下現場審計和網絡審計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現場審計
(1)審計成本高,基礎環節工作煩瑣。首先,現場審計要求審計人員親自前往被審計單位,而一般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計單位不在同一個地區,當兩者距離較遠時,必然會產生較高的差旅費,增加了審計成本。其次,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財務資料不一定就是真實準確的,需要審計人員通過具體的審計程序去驗證,這勢必會耗費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另外,一些審計監督環節也需要消耗審計人員大量精力。例如銀行函證業務,需要審計人員陪同被審計公司財務人員一同前往銀行進行函證。
(2)審計效率低。傳統審計工作中,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財務資料不一定是真實準確的,因此財務人員需要花費時間去驗證財務資料的真實性,具體審計程序一般有檢查、觀察、詢問、函證、重新計算、重新執行和分析程序。當被審計單位財務數據規模較大時,在驗證數據真實性上花費的時間也會較多,因此傳統審計作業模式下審計效率相對較低。
(3)審計時間滯后,審計風險大。首先,傳統的事后審計是對被審計單位過去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交易事項進行審計,從交易發生到審計人員審計,這一段時間差給了被審計單位篡改財務信息的可能性,也增加了財務舞弊的風險。其次,在公司財務數據真實性不確定的情況下,審計人員需要向銀行、海關、稅務局、客戶等第三方進行函證,但是函證的流程煩瑣、回函率有限,且審計人員無法對所有的交易事項逐一進行函證,因此審計風險也比較大。
2.網絡審計
(1)電子數據容易篡改。現場審計檢查的一般是紙質版材料,像憑證這樣的紙質財務資料,被審計單位如果想要篡改,很容易留下篡改的痕跡,也很容易引起審計人員的注意,所以被審計單位一般很少對紙質資料進行篡改。但是網絡審計不同于現場審計,網絡審計的對象是電子財務數據,被審計單位容易無痕跡篡改,篡改之后審計人員很難察覺,這樣無疑增加了審計人員辨別財務信息真假的難度,審計風險也會隨之加大。
(2)數據安全性低。網絡審計中,被審計單位絕大部分的財務信息都存儲在公司數據庫中,財務數據是一個公司的核心數據,一旦公司的數據庫系統遭遇非法入侵,財務數據泄露,勢必會對公司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二)“區塊鏈+審計”:審計作業模式的創新
總的來說,區塊鏈技術在審計領域的應用,并沒有改變審計工作的本質,也沒有改變審計的內容,而是創新了審計的作業模式。
1.減少數據驗證成本,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
“區塊鏈+審計”與傳統審計的最大差異之一在于數據來源渠道不同。基于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性、自治性、去中心化、公開透明等特點,審計人員可以從區塊鏈中獲取去信任環境內的數據和去信任環境外的數據。去信任環境內的數據真實、可靠,對于這些數據審計人員可以減少數據驗證的成本;對于去信任環境外的數據,雖然審計人員仍然需要通過數據分析去進行驗證,但是總體來說,相對于傳統審計,審計人員需要驗證真實性的數據量減少了,數據真實性也有所提高,因此能夠降低審計成本和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率。
2.提高審計時效性
傳統審計中會存在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和銀行對賬單余額不一致的情況,例如銀行從公司的存款賬戶上劃出一筆資金支付公司水電費時,銀行存款余額減少,但是在銀行對賬單送到企業之前,企業的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并沒有減少,繼而產生差異,差異反映出傳統財務信息的滯后性。區塊鏈中每一個節點具有平等的地位,當一個節點由于經濟活動產生數據時,其他節點會同步復制和存儲數據,這樣審計人員可以在公開接口上查詢實時數據,提高審計的時效性。
3.加快審計工作智能化的實現
區塊鏈具有可以編程的特點,隨著區塊鏈與審計業務的融合,未來審計人員可以根據審計需要編寫相應的審計算法和規則,加快推進審計工作的智能化,提高審計效率。
綜上所述,“區塊鏈+審計”是審計工作模式的一種創新,基于區塊鏈技術,審計人員可以綜合利用區塊鏈應用系統和被審計公司的區塊鏈數據,同時借助數據分析技術開展審計工作,有助于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
三、“區塊鏈+審計”目前面臨的困境和挑戰
(一)區塊鏈技術本身還存在不足
區塊鏈經歷了從區塊鏈1.0到區塊鏈3.0的技術變革,目前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這也是區塊鏈在實務工作中沒有被普遍運用的原因。不易篡改性、數據真實可靠性一直是區塊鏈技術的優點,但是這些優點的前提是保證初次輸入的原始數據是真實可靠的,如果一開始錄入的數據就是錯誤的,那么一直保存的數據就是“區塊鏈上被加密的分布式存儲的錯誤數據”,這對審計工作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增加了審計風險,如何保證原始數據的真實性是區塊鏈技術目前面臨的困境之一。其次,區塊鏈中數據不易篡改性也不是絕對的,當不法分子同時攻擊51%的節點時,數據就存在被篡改的風險。
(二)“區塊鏈+審計”對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區塊鏈技術可以使審計工作更加智能化,這會導致一些從事基礎審計工作的人員面臨失業困境;其次,區塊鏈是多學科技術的綜合運用,因此未來審計人員不僅要精通本身的審計流程和基本財務軟件,還需要掌握計算機和區塊鏈技術;再次,審計領域運用區塊鏈技術以后,將會趨向于事前和事中審計,審計工作模式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需要審計人員盡快適應新的工作模式;最后,因為區塊鏈中記錄了被審計單位核心的財務數據,因此審計人員需要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保護好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數據。
四、總結及建議
每一項新技術從開始投入運用到最終的成熟,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技術變革。現階段,區塊鏈技術在受到大家高度關注和重視的同時,也面臨很多不足和挑戰,還需要從各個方面努力完善。
(一)政府部門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和政策的支持力度
國際上一些主要國家都在加快推進區塊鏈技術的研究開發,我國政府也應該繼續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同時在一些高校、研究院增加資金的投入,激勵研究人員加快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完善。
(二)及時更新法律制度和行業準則
隨著區塊鏈技術在審計等經濟領域的運用,傳統的業務模式會發生變化,因此相關的會計準則、審計準則等行業準則也需要及時地進行更新。其次,技術變革的同時也會出現新的犯罪手段和方式,為了保護市場主體的經濟利益,政府需要及時完善法律制度、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創新法律監管方式。
(三)做好技術和人才的儲備
“區塊鏈+審計”對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培養專業人才的時候,要根據實務工作中的需要,及時更新學生的培養方案,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加強計算機、數學知識的學習。建議在“區塊鏈+審計”領域也搭建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以政府為引導、高校為支撐、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更好促進“區塊鏈+審計”的應用與發展。
結語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給財會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審計領域在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轉型的困難,這需要政府和會計師事務所加大投入和研究力度,也需要審計人員與時俱進,主動學習新技術。只有認清機遇和挑戰,才能夠更好地應付審計工作的轉型。
參考文獻:
[1]劉杰,汪川琳,韓洪靈,等.“區塊鏈+審計”作業模式的理想與現實[J].財會月刊,2019(08):3–10.
[2]賈小霞.“區塊鏈+審計”模式創新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9(21):160–161
[3]張鳳元,吳淑琦,葉陳云.區塊鏈技術下審計的機遇與挑戰[J].會計之友,2018(03):153–155.
[4]鐘瑋,賈英姿.區塊鏈技術在會計中的應用展望[J].會計之友,2016(17):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