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潔
摘要 近幾年隨著我國鐵路的高速發展,鐵路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對鐵路合資公司來說,在迎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應收款項規模不斷擴大、風險不斷增加、應收款項管理問題日益突出是鐵路合資公司面臨的眾多嚴峻挑戰之一,嚴重影響了鐵路企業的正常經營運轉。本文從應收款項管理理論出發,通過對鐵路企業應收款項管理中出現的一些比較普遍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產生的影響,在加強應收款項管理的措施方面提出合理的見解。
關鍵詞 鐵路合資公司;應收款項;管理研究
應收款項通常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銷售商品及服務等形成的款項及項目建設中預付的款項。對鐵路合資公司來說,一部分應收款項是由客運收入和貨運收入構成的,另一部分則是鐵路建設項目的預付工程款由于沒有驗工計價及時結算而形成的。目前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公司對下屬各鐵路企業應收款項的管理越來越嚴格,怎樣在當前的形勢下,強化鐵路合資公司應收款項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資金使用率,是鐵路合資公司急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鐵路合資公司應收款項管理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的鐵路合資公司普遍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資金鏈問題,企業的應收款項數額居高不下,在流動資產中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很多已經完成項目建設并投入運營的鐵路合資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形成大量的債權債務,這是企業的經營目的以及在建項目完工沒有及時驗工計價結算導致的,如果超過合理范圍,勢必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
如果應收款項不能及時收回,不僅會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造成經營困難,還容易形成呆賬壞賬,導致合資公司的資金鏈斷裂,引發財務危機。隨著改革的不斷擴大和深化,鐵路合資公司作為鐵路系統和地方政府合作出資的國有鐵路企業,活動和行為逐漸市場化,應收款項管理問題逐漸成為其困擾。正常有序的應收款項管理不僅有助于鐵路合資公司商業信用的提高,還可以提高鐵路合資公司的銷售利潤、資金周轉率,減少壞賬風險和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鐵路合資公司應收款項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應收款項清理的意識薄弱
一些鐵路企業經營管理者沒有認識到把應收款項清理回收作為一項資金來源,能解決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問題。雖然近幾年國鐵集團開始重視應收款項的清理,但在落實過程中一些鐵路企業的管理不到位,沒有取得顯著的效果,大量資金長期滯留在外,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和資金的有效使用。企業決策者對應收款項管理缺乏重視,導致大部分鐵路企業缺乏有效且完善的應收款項管理措施,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還對企業的持續運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也會嚴重阻礙鐵路企業未來發展戰略的落實。
(二)應收款項的責任人不明確,企業部門之間不能有效協同合作
受到國有企業傳統經營機制的影響,鐵路合資公司普遍存在應收款項管理職責不夠明確的現象。大部分鐵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實物流與票據憑證流在時間和空間上存在嚴重的不匹配現象,經營和記錄往往不同步。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缺乏足夠的溝通與交流。例如業務部門只負責運營業務,往往沒有考慮收回欠款或預付款項及時報銷,財務部門則主要負責記錄工作,對業務部門與客戶約定的還款日期等信息的了解不足。在與客戶對賬時,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往往由于責任不清等因素而互相推諉,均認為與客戶對賬是對方的職責,無法定期與客戶對賬,即使對賬也會發生手續不夠全面等問題。因此,當往來單位無法及時償還欠款或結算時,對于催討清收應收款項,企業內部各部門均缺乏積極性。
鐵路企業的應收款項金額和具體情況資料往往掌握在不同部門手里。例如財務部門掌握著應收款項的賬面數據,但是對應收或預付款項的具體前因后果并不了解,對于每一筆款項的形成原因、合同中約定的回款時間是哪一天、是否存在異常的情況、是否需要催收等信息,會計并不清楚,如果不能及時提供給財務主管,單位有權制定決策的領導就無從知曉。而業務部門雖然掌握著應收及預付款項的具體情況,卻沒有及時掌握詳細的賬面數據,例如完成經營之后到底有多少收入形成了應收款項,客戶是否已經按時付款、付了多少款、催收之后是否及時到賬等情況。各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交流不及時,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合作,使得企業決策者無法及時了解全面的動態信息,導致后續的管理無法推進。
(三)缺乏有效的信用監管制度
一直以來,鐵路合資公司針對應收款項管理都沒有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對業務往來單位的資料收集、資信調查工作較差,沒有進行事前的資信評估,缺乏規范的信用程序加以制約,不了解業務往來單位的資產負債情況以及信用情況,不重視對業務往來單位的及時付款和結算風險的評估分析。業務部門為了增加自己的運營業績、提升市場占有率,往往在事前信用調查不充分或者形同虛設的情況下簽訂合同,而財務部門只能被動負責收付款及賬務處理,企業內部部門之間缺乏溝通,久而久之增加了形成呆賬和壞賬的可能性,從而增加了鐵路企業的經營風險。
三、對鐵路企業應收款項管理的建議
(一)分析應收款項發生原因
分析和確定每筆應收款項發生的原因是企業減少應收款項風險的重要工作,財務人員在處理日常賬項時,如果發現某筆應收款項明顯增長或預付款項未結算時間延長,應該馬上會同業務部門分析原因及存在的問題,及時上報決策及管理人員。例如建立業務往來單位的信譽檔案,并且從實際情況出發,對違約的業務往來單位進行資信方面的調查和評價,對其財產狀況進行充分的掌握分析,對已到期債權或已逾期債權,應逐筆落實相關部門和責任人,采取有效措施盡快清理回收。
(二)完善應收款項的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至關重要,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鐵路合資公司在清理應收款項的工作中應建立多個層次、互相制約的審批手續,使部門之間、人員之間都處于相互監督之下,有效防范濫用職權導致的國有資產流失。同時也要考慮到對應收款項的風險管理,盡可能提高應收款項資金的周轉率,成立專門的信用風險管理部門,在運輸經營業務業績和經營風險之間進行合理的優化配置。
(三)建立應收款項賬齡分析表
鐵路合資公司需要對應收款項進行及時的清理和計提壞賬準備。可促使企業采取有效措施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賬齡分析法,它是根據應收和預付款項發生的時間長短對壞賬損失進行詳細估算的一種方法。而計提壞賬準備的比例是經過對應收及預付款項明細賬的賬齡分析后,按照不同的期限劃分的。一般來說,如果時間較短,可以不計提或者低比例計提壞賬準備,如果時間較長,則所需計提比例就相對較高,5年以上的應收款項可以選擇按科目余額全額計提。
(四)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及時溝通,充分協同合作
應收款項的清收工作主要是由相關的業務部門和責任人承擔,在財務部門進行分析與統計后,將應清收的客戶的款項數額交給相關責任部門,業務部門盡全力進行應收款項的清收或者結算。這就需要企業內部部門之間在一些具體工作上通力合作,財務部門要對業務部門的清收工作給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導。業務部門可以向財務部門提出建議,及時反饋清收的進展情況等。鐵路合資公司內部部門之間的合作質量對于及時收回應收款項起到決定性作用,可以說是鐵路企業長久發展的關鍵因素。
(五)確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鐵路合資公司可以借鑒金融企業的經營方式,制定相應的信用記錄,從信用條件、信用額度和收款政策3個方面制定公司的信用政策,對業務往來單位評定一定的授信額度,對單位進行檔位劃分。根據單位以往的結算情況,將其分為A、B、C、D檔位,A檔是業務頻繁、回款迅速快的單位,B檔是業務頻繁、回款緩慢的單位,C檔是長期合作、回款速度快的單位,D檔是長期合作、持久掛賬的單位。對每個檔位的業務往來單位按計劃進行評估,及時跟進客戶信用狀況的動態變化,隨時調整對其的檔位定位,從動態上保持信用政策執行的一貫性。可以使等級越高的單位在運輸過程中可拖欠的額度越高,同時有一定的限額;根據信用等級的不同,賬款延期結算的時間不同,同時有一定的限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必須進行不定期的研究和調整,不能出現憑經驗評級的情況。
(六)通過法律有效保護自身權益
鐵路合資公司一般都有法律顧問,在日常的業務中可以根據法律顧問的建議,合理使用留置權,來保護自身權益。法律中規定的留置權是指債權人根據事先合同的內容占有了一部分債務人的動產,如果債務人沒能按照合同期限償還清償,債權人就有權通過合法的手段,將這部分財產優先受償。運輸企業在簽訂運輸合同時,可以根據留置權制定相應的規定。委托方只有全額支付運輸費用之后才能夠最終擁有貨物的所有權,否則一旦出現不能支付運費的情況,其中的部分貨物則屬于運輸企業。這種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運輸企業的經營利益。
(七)企業內部建立相應的賬款獎懲制度
面臨大量的應收款項未收回的情況,必須確認相應的清欠負責人,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根據回款額度和回款人數按月進行考核,分為A、B、C檔位,A檔為優秀員工,B檔為普通員工,C檔為消極員工。A檔員工每月得到1000元的獎金,并開會表揚,領榮譽證書的同時發放現金獎金,連續6個月評為B、C檔的員工罰款1000元,C檔員工每月罰款500元,對于連續3個月評為C檔員工,勸退離職。通過賬款獎懲制度,刺激相關責任人盡最大努力完成清欠工作,促使大家積極努力工作,盡快在有限的時間內收回應收款項。
四、結語
目前,在鐵路合資公司越來越重視應收款項管理的情況下,在積極改進應收款項管理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應制定完善的管理體制,嚴格遵守,貫徹執行,收回應收款項,提高資金利用率,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為哈牡鐵路客運專線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 吳佩芝.關于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探討[J].經貿實踐,2018(4):210-212.
[2] 梁慧.淺談如何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J].中國商論,2018(18):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