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賢偉 張魏林 向志軍
摘要 本文基于驅動力理論,圍繞知識經濟時代競爭形勢、業務特點和人才需求,從生物性驅動力、外生驅動力和內生驅動力三個層面,構建解決員工生活之憂的原生動力、推動產品持續提升效率的外生動力和激發知識創新以樂為本的內生動力,形成各類人才和不同業務協同發展的集成化動力機制,為組織經營業績目標的達成和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動力保障。
關鍵詞 驅動力;集成化動力機制
一、前言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為充分釋放國企事業單位的創新創業活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等一系列改革文件,要求建立健全以實際貢獻為評價標準的薪酬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相適應、與企業經濟效益掛鉤的收入決定和增長機制,要推進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全員績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機制,科學合理地評價不同業務單元和員工的業績貢獻,有效開展價值評估和價值分配,合理拉開收入分配差距,更好地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
二、驅動力理論概述
2010年,商業思想家丹尼爾·平克撰寫了《驅動力》一書,指出激發人們行為的驅動力有三種:一是生物性驅動力,即生存本能驅動力,如為解決饑餓而產生吃飯行為;二是外生驅動力,即以獎勵和懲罰等外力來驅動,對一個行為加以獎勵會讓這種行為發生的頻率增加,對一個行為施以懲罰會讓這種行為發生的頻率減少;三是內生驅動力,完全出于自我意志,以內心的興趣和使命感來驅動。工作活動本身帶來的“心流”和滿足感,可以讓人更加專注、更加持久和更加具有創造力。
行為學家把工作和學習分為兩大類。一是推算型工作,指根據一系列現成的流程、指令,即可達成的工作,例如商店的收銀員。此類工作的特點是可標準化、可量化等。二是探索型工作,指沒有現成的流程、指令,你必須試驗各種可能性,設計一個新的解決方案,例如廣告文案策劃。此類工作的特點是非標準化、難量化等。
驅動力研究表明外生動力對于標準化、可量化的推算型工作很適用,但對探索型的工作可能具有破壞性;內生動力對探索型工作很適用。
三、集成化動力機制研究
圖1 集成化動力機制示意圖
按照驅動力理論,以推算型工作和探索型工作為依據,圍繞組織“當期”、“中期”和“長期”發展,從生物性驅動力、外生驅動力和內生驅動力三個層面分析。挖掘員工生活中面臨的難點,設計解決員工生活之憂的原生動力;針對程序性強的成熟業務,設計持續提升效益的外生動力;針對探索性強的知識創新業務,設計以樂為本的內生動力,形成不同人才和業務的集成化動力機制。
(一)解決員工生活之憂的原生動力
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城市化的推進,造成住房、醫療和教育等社會資源日益緊張,已成為了員工生活中面臨的核心問題。而生活中的問題,一方面使員工無法安心工作,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成為了區域和企業人才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嚴重影響人才的吸引力和穩定性。按照“以人為本”和“人性化管理”的管理思路,以員工生活中的共性問題為根本出發點,在遵循國家政策法規的原則上,構建了以“安居工程”“教育工程”“醫療工程”和“養老保障工程”等為主體的員工支持計劃,通過系統的解決方案,讓員工不為“8小時之外”的生活問題所困擾,從而在“8小時之內”集中精力,并持續提升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和人才的忠誠度。
圖2 員工支持計劃示意圖
(二)持續提升效益的外生動力
圖3 外生動力示意圖
隨著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日益明顯,產品的市場化競爭日趨激烈。在市場競爭中,要使產品具備競爭力,必須在質量、性能、成本和供貨周期等維度上保持競爭優勢。因而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提升產品質量、性能并降低產品成本成為關鍵因素。按照驅動力理論,對成熟業務,以“胡蘿卜+大棒”的外在獎懲模式為指引,按照“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圍繞“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價值分享”,以“結構化”“透明化”“效益聯動”的管理思路,建立從上至下的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機制,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公開,形成有效激發人才活力的外生動力機制,鼓勵員工不斷提升經營效率,持續加強價值創造能力,快速做大價值增值總量。
(三)構建以樂為本的內生動力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在生產要素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是創造社會財富的首要源泉,是高科技企業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核心競爭力。而知識創新工作具有開拓性強、不確定性大、周期性長、失敗率高等特點,需要工作人員在長期重復的實驗中不斷摸索前行,要求工作人員具備長期“坐冷板凳”的職業素質和對工作本身抱有持久激情的成就動機,傳統績效獎懲模式由于突出的結果導向、短期性和對工作本身樂趣的扼殺,在激發知識創新上已呈現出不適應性。按照驅動力理論,對知識創新業務,以“放深水養大魚”的思路為指引,以內外部公平的薪酬為基礎,以偉大事業和工作意義為牽引,以工作本身樂趣和能力成長為主要激勵手段,構建員工在業務領域的自主專精,持久保持工作激情的內生動力機制。
四、結語
驅動力理論以業務特點為依據,從生物性驅動、外在驅動和內在驅動三個層次構建動力機制,突破了傳統觀念,創新了方式方法,形成了系統性解決方案,對各類單位動力機制的設計和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作者單位為中國電科第二十九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