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本文對數字學術空間概念進行介紹,并闡述高校圖書館中此類學術空間的工件方法,主要包括功能定位、軟硬件配置、數字館員設置等方面。力求通過本文研究,使高效圖書館與數字技術緊密結合,創建出更加廣闊的數字學術服務空間,使圖書館功能得到進一步拓展和完善。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數字學術空間;空間設計
在數字技術飛速發展之下,推動人類科學朝著數據密集型科研方向發展。近年來,數字學術服務在高校圖書館中逐漸滲透,現已成為數字服務的主要模式,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在此基礎上,還應積極引入國外成功經驗,構建更多廣闊的數字學術空間,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貼心全面的服務。
1 數字學術空間概念
該概念是指圖書館為了支持數字學術研究而提供的空間服務,主要由高素質、專業化的學術服務團隊,利用數字技術與資源,為用戶提供數字化學術環境與服務,達到全面支持學術研究和交流的目標。在數字學術空間中,主要包括用戶、資源與服務三項內容,三者相輔相成,共同進步,可為師生、員工等全體用戶的需求提供數字化服務。高校圖書館作為綜合型數字學術空間,具有數據管理、信息創造雙重功能,可將技術與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滿足用戶的深層需求,為師生一系列教與學活動提供支持,注重新技術與教學的整合、用戶數字素養培養以及科研團隊的參與[1]。
2 圖書館數字學術空間的構建方法
數字學術服務空間的構建雖然在我國已進入嘗試使用階段,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數字學服務空間的構建仍存在多種問題,如數字學術空間認知上的偏頗,將其簡單的等同于信息共享空間,使其學術服務功能得不到體現;如硬件配備僅集中于電腦,存在一定的研究支撐缺失。
2.1 軟硬件資源的配置
在討論軟硬件資源配置進程中,必須要明確的是圖書館數字學術服務空間的基本功能,其不是簡單為用戶提供資料查詢服務,而是要具備一定程度上支撐用戶開展基礎性學術研究或者探討的能力。因此,其軟硬件配置中必須包含其可能面對用戶的專業學術研究支撐軟件。如圣母大學建立的數字學術服務空間配有包含七種符合用戶不同使用習慣的電腦在內共二十多種硬件設備,同時在軟件服務層面,針對學校的優勢學科配備了綜合GIS平臺分析、可視化展示、影像分析等空間分析領域的多種功能實現軟件,使用戶得以真正在其中開展學術驗證或者探究。我國在圖書館學術服務空間建立進程中,同樣需要配備一定數量專業性軟硬件設施。但出于我國學生人口基數較大、學校內部科目設置較為復雜的現狀考慮,圖書館數字學術服務建立進程中,可以考慮僅提供基礎科研功能的方式建立多學科共用數字學術服務空間,保證盡可能多的學生享受到該項服務。
2.2 數字館員的設置
與傳統圖書館管理員不同,數字館員工作內容除包含數字學術空間使用的預約、協調與相關設備管理外,其還擔負有對數字空間使用人員進行技術指導的職責。尤其在我國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理論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嚴重脫節,高校中存在大量專業性軟件使用完全空白的學生,數字館員的指導能力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同時,學科專用軟件往往存在較高壁壘,即只有學科經驗豐富的人員才能熟練掌握全部功能。因此,我國背景下數字館員設置通常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安排專業領域的教師輪換擔任;另一種是安排博士在讀學員擔任數字館員。但無論何種選擇,數字館員擔任的主體都有自身的科研項目或者崗位職責,全面落實難度較大。
2.3 數字學術服務空間的定位
理論上講,高校圖書館資源對于學生來說應當處于全開放或者半開放的狀態,但數字學術服務空間不同,因其中大量軟件與設備的使用存在學科基礎能力要求,若向全體學生開放會給本就不充裕數字館員造成極大的工作壓力,也會導致數字學術服務空間使用效率明顯降低。因此,數字學術服務空間必須設計一定的門檻,保證資源配置價值最大化。在我國教育背景下,數字學術服務空間使用的基礎標準可以設置為研二,因為該時間段研究生已經基本完成了課業學習,開始全面參與到導師項目之中,具備學術資源使用的基礎能力與必要性。此外,參與國家級創新項目的本科生或者院校重點項目的研一學生也應具備申請權限[2]。
2.4 數字學術服務空間功能設計
數字學術服務空間作為在圖書館中獨立建設的空間,其相較于學生使用自身辦公室設備瀏覽數字圖書館必須具備一定的優勢,只有這樣,大量成本高昂的資源投入才有價值。結合國外發展經驗,數字學術服務空間功能設計應包含的基礎內容有:數據密集型研究活動嵌入式服務;虛擬合作及數字出版等科研支撐服務;用戶數字素養教育及培訓服務。真正實現用戶研究環境的局部優化,提升數字學術服務空間建立的實際意義,也有利于數字學術服務空間資源被高頻率使用。
3 結論
綜上所述,在數字技術與用戶的雙重促進之下,圖書館中的數字資源已經日益豐富,可為高校未來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當前,我國在數字學術空間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在后續的發展中應積極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立足于本館實際情況,緊緊圍繞用戶需求拓展服務內容,使數字學術空間日益擴大,促進知識創新。
參考文獻
[1]李立睿,王博雅.國外iSchools高校圖書館數字學術服務調查與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9(6).
[2]董麗,張莉莉,王浩博.數字學術空間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空間轉型研究[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9(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