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偉
摘 要:大數據為提升圖書館服務效率和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改革并創新圖書館服務內容和方式提出了借鑒和支持,因此大數據對圖書館業的發展擁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推動價值。本文通過分析大數據時代對我國圖書館的影響,探析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內容,展望在大數據背景下我國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大數據;圖書館;服務創新
大數據主要指全新的數據信息處理技術,擁有較為鮮明的海量性、多樣性、高速性和價值性等特征。傳統的數據信息處理技術主要以單一的、區塊的信息數據為對象,數據處理質量和效率相對有限。而大數據技術能夠對所有的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分析、整合、分類及預測,使數據信息的整合和處理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而在大數據技術的影響和支持下,圖書館服務內容和方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轉變,從傳統單一的服務模式,逐漸轉變為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機制,使圖書館服務更契合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滿足讀者的借閱、瀏覽及發展要求。
1 大數據技術對圖書館服務的影響
在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圖書館能夠通過數據感知、收集、整合、傳輸、存儲功能,優化并提升圖書館的服務體系,使圖書館更好地滿足民族文化傳播、傳統文化宣揚、知識經濟發展、用戶社會活動的需求。
1)深化數字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在新時代背景下,圖書館間的市場競爭逐漸從閱讀環境、文獻資源轉變為數據信息的處理和分析及圖書館服務內容和模式的層面上,使圖書館更加關注信息化和數字化在圖書館建設和發展中的功能和作用。現階段,我國各大圖書館普遍將傳統的典藏管理、借閱管理及圖書管理等工作置于數字化、信息化的背景中,通過構建信息系統服務平臺,優化當前的管理模式和服務體系,使圖書館在時代的推動下,更加注重信息技術和圖書服務在圖書館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
2)轉變我國圖書館對電子圖書資源的理解和認識。在圖書館服務和大數據技術的融合過程中,數據信息資源逐漸成為我國圖書館的主體資產,成為推動圖書館完善館藏資源,構建現代化管理體系的核心媒介。在傳統的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普遍注重實體圖書資源的編目、調配及管理工作,忽視了電子資源在圖書館服務體系中的功能和作用,然而在大數據技術的影響下,圖書館逐漸認識到電子資源的實效性與有效性,真正地理清電子資源和實體資源在圖書館發展和建設中的關系。尤其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圖書館產業中,圖書館能夠通過引入或建構電子圖書庫的方式,完善圖書體系,提升館藏資源的完整度,更好地滿足讀者的發展要求。
3)切實改變了圖書館管理服務的方向和內容。在大數據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功利化和碎片化閱讀逐漸明顯,讀者不再滿足于整片的圖書資源、文獻資料和相關的知識產品,而非結構化信息、學科態勢預測、熱點分析及某一領域的專題,則更受現代讀者或用戶的歡迎。除此之外,科研小組間、群組和用戶間的信息和數據逐漸成為圖書館提供信息服務的主要抓手。在此基礎上,圖書館逐漸明確了讀者和用戶的服務需求,確定了圖書館發展的基本方向,進而轉變了傳統服務內容和理念,將大數據時代的特征及特點,融入到日常的圖書館管理工作中,使圖書館管理更具時代性、人文性和現代性。
2 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服務的創新發展
1)為讀者或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圖書館通過對數據信息的有效挖掘和分析,加強交互數據和用戶研究的利用,能夠切實有效地收集并分析讀者的閱讀偏好,進而為讀者提供精準化和個性化的知識服務。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讀者獲取資源的途徑愈加寬泛,使得圖書館成為各大信息獲取渠道的有機組成部分,但通過大量數據的決策、分析、組織及收集等方式,圖書館能夠更好地提升服務體系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為讀者或用戶提供高質量和豐富的圖書資源,使讀者在信息獲取和閱讀的過程中,降低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
2)提供研究熱點和研究動向變化。在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能夠通過大數據技術的信息感知和收集功能,收集讀者的檢索數據、閱覽數據及借閱數據,從宏觀角度出發,探索出相關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科研方向,以此為科研部門及科研人員提供決策性服務,使其更好地明確“科研趨勢”,推動學術研究的全面發展。而借助大數據技術的信息分析和預測能力,能夠提升圖書館在社會發展中的應用能力,為用戶提供大量、豐富、具有實效的數據信息,使圖書館員有效地了解到知識服務的動向和方向,及時地調整并改革服務內容,優化服務體系。
3)為圖書館資源采購提供依據。現階段,我國圖書館在資源建設上存在人員有限、資源緊張等問題,且采購回來的文獻資源中,有78%以上的資源存在價值不高的問題,極大地影響到我國圖書館的發展進程。而如何優化電子資源和紙質資源的采購流程,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則成為我國圖書館服務工作的主要問題。但通過大數據技術,圖書館能夠有效地明確用戶和讀者對不同資源的利用和使用情況,進而在追蹤服務和精準化服務的支持下,使圖書館更好地獲取用戶的訪問歷史、瀏覽數據、應用時長等數據,判斷出用戶的關注重點,進而為圖書館采購文獻或圖書資源,提供依據和保障。
3 大數據時代下我國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1)多樣化。在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逐漸呈現出多樣化、信息化的發展特征及特點。首先在圖書資源的層面上,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圖書館必須構建出相應的信息服務平臺,并努力完善電子服務平臺的圖書資源,使其更好地契合讀者的科研需求、閱讀需求及發展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圖書館不僅要將紙質資源進行數字化、信息化處理,更需要結合大數據技術的數據分析功能和信息處理功能,獲取相應的電子資源。其次,在資源整合層面上,圖書館不僅要保障圖書資源的多樣化,更要實現信息服務的多元化,通過大數據手段,為讀者提供精準服務、追蹤服務、個性服務及推薦服務等功能。
2)智能化。大數據技術改變了圖書館的發展生態,創新了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內容和形式,使圖書館服務更具多樣性、信息性和現代性。然而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圖書館必須深入研究大數據的數據分析技術,將其數據集成、數據整合、可視化分析、網絡數據處理、信息挖掘、聚類分析等分析技術融入到信息管理服務平臺中,進而結合“互聯網+”理念,使大數據技術成為圖書館采購、調配、管理等工作的媒介和抓手,從而發揮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優勢,推動圖書館事業的長遠發展。
3)個人化。個性化是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發展的主要方向,主要指圖書館在完善服務管理平臺的過程中,利用數據感知技術、數據分析技術、信息分類技術,獲取并分析讀者的閱讀偏好,進而根據讀者已借閱或瀏覽的圖書信息,進行深層次地分析,進而為讀者推薦出滿意的、理想的數字資源。然而與現有的智能推薦功能不同,該信息分析和推薦技術是結合讀者在其它網絡平臺、閱讀平臺、檢索網站、交際工具中的信息動態而形成的數據推薦系統,能夠為讀者提供更具針對性、準確性的信息服務。
4 結語
大數據技術是影響圖書館服務內容和形式的重要要素,是推動圖書館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主要抓手,能夠幫助圖書館創新傳統的服務模式、服務內容和服務體系,使圖書館更加有效地滿足讀者的發展需求,提升圖書館在讀者科研工作、社會活動和學習生活中的價值和作用,進而為圖書館多樣化、智能化、個人化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揚,王超群,賈婷,戴子端.大數據趨勢下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創新策略[J].科技傳播,2019,11(01):127-128.
[2]文庭孝.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創新發展思考[J].圖書館,2019(05):15-22+27.
[3]李樹青,丁浩,徐俠.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用戶服務思考[J].情報學報,2018,37(06):569-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