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在當前高校體育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的發揮出體育運動訓練的優勢,并在對學生的體育運動訓練給予重視的情況下,通過對教學方法的改進,科學化和專業化發展體育運動訓練。如此方能在促進學生運動訓練的專業性和科學性的加強下,強化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也才能在運動訓練有效性的提升中,實現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有效性提高
高校體育教師要想將學生的運動訓練加強來,就需要在科學合理的運動訓練下,促進學生運動水平和比賽成績的提升。隨著近些年來我國體育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改革步伐也要加快,如此方能在促進對當前體育教育發展需求的滿足下,為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對此,本文將會以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對運動訓練有效性的提高策略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分析,以此在促進訓練效果的提升下,達到高校體育教學目標有力完成[1]。
1 提升教師業務水平
教師作為能夠對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產生嚴重影響的重要因素,必須在高校的體育運動訓練中將教師的業務水平、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等全面加強來。各高校需要對教練的外聘制度進行嚴格落實,并在對考核制度進行嚴格執行的同時,通過對教師的專門培養,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另外,高校還需要對相關的競爭機制進行實行,并在對體育教師和專業教練員的危機意識進行增強時,通過職業培訓工作的定期開展和各種訓練意見的制定,在促進體育教師和專業教練員積極性的調動下,實現教師和教練員職業精神的良好形成。此外,教師在實際的體育運動訓練中,還需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對多種訓練模式進行利用,并在對相關訓練動作要領進行講解和示范下,通過對良好氛圍的營造,對學生的體育訓練意志和體魄進行鍛煉,之后更是需要在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尊重時,強化學生對體育運動訓練要點的全面掌握。只有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方式,才能將良好的運動訓練氛圍營造出來,才能讓學生有一個輕松愉快的運動訓練心理,才能在學生對體育運動訓練的全身心投入下,實現體育運動訓練有效性的增強。
2 完善體育設施設備
各高校需要對完善體育設施這一工作給予注重,在完善體育設施過程中,學校方面需要對老舊的設施進行盡快的更換,并通過對更多學生活動參與的發動,對學校中的各項體育設備進行檢查和修理,并在發現出現嚴重破損的體育器械時,對其進行及時的淘汰和丟棄[2]。在運動訓練場地和室內體育場所方面,學校也需要進行整改,其中就需要學校在對破損的地面進行填補時,清潔體育場所的場地。高校還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運動場地的運用。就以部分跑動較為激烈的體育項目來說,需要對一些平整松軟的場地范圍進行選擇,以此對學生可能存在受傷的問題進行防止。另外,還需要教師科學合理配置和使用相關的體育運動訓練器械,并在對體育訓練環境進行優化和改善下,通過場地的整潔、訓練場地的規劃、體育設施的完善、體育器械的科學安排等,加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實際參與。如此方能在強化學生體育運動訓練熱情的情況下,實現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增強。
3 培養學生體育精神
體育運動訓練,并不能過于激進,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和長期堅持,當然,其中更是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體育精神。體育精神的構成因素為學生的體育信念和體育情操,其主要就是在學生的團結公平、頑強拼搏和不畏艱難等方面進行體現。要想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加強相關的運動訓練,如此方能在強化的訓練下,促進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提升。
在當前,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多數高校學生并沒有多少接受鍛煉的機會,這在很大程度上,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就顯得至關重要[3]。一方面,教師需要將相關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并在體育教學中對體育精神進行滲透,然后教師需要通過對學生的引導,使其能夠利用問題深入的理解體育精神,從而逐步的實現對學生良好體育精神的樹立。另一方面,由于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學生的體育動作有著較強的關聯,因此高校教師需要在實際的體育運動訓練中,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以此來促進學生體育成績的提高。而在這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在運動訓練中,強化對學生體能、技能和運動戰術的訓練,并在訓練中,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然后教師還需要在加強學生運動訓練參與的積極主動性下,對學生進行情緒調節方法的傳授。如此不僅能夠對學生的身體進行鍛煉,還能夠對學生的素質進行提升,更是能夠在學生積極良好的鍛煉態度中,通過對學生心理訓練的強化,促進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有效性的提升,從而為學生以后積極健康的就業和發展奠定基礎。
4 開展特色體育教學
由于家庭環境、教育背景等因素,學生無論是興趣愛好、個性特征方面,還是知識能力、身體素質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在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開展時,應該對學生進行強化交流和活動的引導,并在對學生的興趣個性進行了解時,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體育運動訓練教學進行開展。這樣才能在將學生體育運動訓練的參與興趣激發出來的情況下,對學生的訓練積極性進行調動,從而實現有針對性和有目的性的體育運動訓練[4]。另外,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情況為基礎,對運動訓練的項目進行合理安排,并在對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充分考慮時,利用一些劇烈性、競技性和技巧性都較強的體育運動訓練項目,對多種形式的體育教學目標模式進行組織。然后教師還需要在對運動訓練的科學合理性進行確保時,通過對預期教學目標的設立、較強競爭性體育運動項目的組織等,對學生的訓練注意力進行吸引,并在吸引途中強化學生的運動訓練意識。如此方能在競技氛圍下促進對學生運動訓練積極性的激發,才能在學生積極的體育鍛煉中,實現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此外,若是以體育運動訓練為依據,教師需要通過對學生身體素質的了解,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并以每組學生的綜合成績為依據,獎勵一些進步較大的學生;而面對比賽失敗的學生,教師則需要在積極引導學生的情況下,和學生一起對比賽中失敗的原因進行尋找。通過這樣的方式,就不僅能夠將學生的運動訓練熱情和自信激發、加強來,還能夠對學生訓練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和完善,使得能夠在強化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前提下,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增強。
5 結語
總而言之,由于時代和科技的發展進步,高校體育運動訓練也需要科學化的發展,而這也就需要高校對體育教育中運動訓練的開展給予充足的重視。對此,高校體育教師在將體育運動訓練的重視程度增強起來的情況下,對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積極探索,并在對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進行學習和引進時,對自身的運動訓練水平進行加強。然后教師還需要在將對學生的管理加強來的前提下,對相關的運動訓練機制進行形成和完善。以此在促進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下,實現對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實效創新。
參考文獻
[1]鄧威.試論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有效性的提升[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6):57-58.
[2]賴雄權.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現狀及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山東青年,2019,(8):122,124.
[3]倪振華,龔慧敏.淺談如何提升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有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3):85,87.
[4]鐘兆祥.淺析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有效性的提升[J].當代體育科技,2015,(1):236-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