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文化產業、創意經濟的興起、新媒體的高速發展,城市文化已經成為城市形象打造與營銷傳播的重要競爭領域之一。本文以大慶為例,通過分析本地獨有的文化特質形態,力爭把優秀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城市形象塑造的利器,使之在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的同時為城市建設服務,提出打造城市文化IP和對城市形象推介結合起來的策略,助力提升大慶城市影響力。
關鍵詞:文化IP;城市形象;產業鏈;文化品牌
在新時代數字文化的視野下,城市形象推介也需要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方式。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一座城市的形象推介應加強對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開發和創新。打造城市文化IP是很多城市形象推介的成功之舉,如日本熊本縣的熊本熊、西安曲江的大唐不夜城、桂林的印象劉三姐等。
1 文化IP的內涵及意義
在互聯網經濟語境下,原來特指知識產權的IP概念已泛化到文學、影視、戲曲、繪畫、雕塑等多領域,多指某項內容的產品化、市場化。“文化IP”是有著高辨識度、自帶流量、強變現穿透能力、長變現周期的文化符號。國內首次提出“文化IP”是在“2018中國文化IP及創新設計展”上。“城市文化IP”是將當地文化符號擴展到產業進而推動城市內涵式發展的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文化的優勢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競爭優勢,具有持久性、不可替代性。所以在城市自然資源核心競爭力逐漸下降的情況下,文化才是城市最大的財富。對大慶這樣一座處在轉型期的資源型城市來說,打造城市文化IP對城市形象推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1)打造城市文化IP,有利于整合文化元素與文化資源,打造大慶特色文化品牌;2)有利發展文化生產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和文化創作生產的有機統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3)有利于賦能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催生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助力資源型城市轉型,推動大慶內涵式發展;4)有利于提升大慶知名度、增強凝聚力、增加吸引力、擴大影響力。
2 大慶城市文化宣傳推介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大慶的城市形象宣傳有很好的成績和基礎,如“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等稱號,更重要的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作為大慶城市文化的根與魂,已成為享譽世界的精神文化符號。可以說大慶在挖掘文化資源加強宣傳城市形象上有探索、有實踐、有基礎,但文化IP打造仍屬于孕育發展階段,尚未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市場效應。立足大慶自身城市文化特點,與其他宣傳效果較好的城市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大慶城市形象宣傳推介在文化領域仍很有大空間有待開發:
1)特色文化因素挖掘不夠深入。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代表的石油文化以及紅色文旅等特色文化打造較好,但以白金寶遺址為代表的青銅文化、以出河店大捷遺址為代表的金源文化、以城市濕地為代表的生態文化、以高新區為代表的產業文化、以坑考為特色的飲食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都有很大挖掘空間。2)城市文化體系化、系統化不足。很多文化因素尚處于天然未開發的狀態,處在零散無序地沉睡或者自然生長中,這一大部分資源需分類、整合、設計、包裝、宣傳。也缺少有機聯結密切的文化產業,因此并未形成完整產業鏈,產品的規模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不強。3)缺少城市吉祥物、城市口號等辨識度高的IP。盡管大慶的城市名片有綠色石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等,但趣味性、吸引力、強變現穿透能力還有待提升,IP創意應有所加強,確保長變現周期。4)文化功能輻射與帶動的放大效應沒有得到充分釋放。大慶的文化產業載體和平臺有文化創意產業園、百湖藝術群落、百湖影視基地等,文化活動有濕地文化節、“創意大慶”文博會等,文藝品牌有大慶油陶、冰雪版畫、葦編畫、剪紙等,但是其衍生文化行業業態不夠強大、吸引力不夠,沒有充分釋放輻射與帶動其放大效應。
3 打造城市文化IP助力大慶城市形象宣傳推介的對策分析
3.1 基本原則
大慶在城市宣傳和推介上已經取得較好的成績,但是打造城市文化IP作為一個全新課題和宏觀概念,需要深入研究總結探索。實現商品、文化、形象的高度結合和內在統一,打造文化IP的全產業鏈條,是個系統工程。大慶城市文化IP的打造必須堅持一下原則:
1)堅定文化自信。立足于當前大慶文化自身發展和城市宣傳的實際情況,采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注重實踐,把打造特色城市文化IP與加強對城市自身特色文化的認知結合起來,深挖內涵,發揚優秀地域文化。2)把我獨特性。在與其他城市比對分析,借鑒之余需要避免“千城一面”“略有雷同”的情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進行大慶特色文化IP的打造,關注其成長性、持續性、自主性、獨特性以及延伸性。3)橫向維度上,提出打造五大IP符號講好大慶故事,對人、事、物、場、境進行文化再生、再創造。立足大慶城市文化的現狀,我們應結合地域特色,將潛力轉化為優勢。4)縱向維度,提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面向原則。處理好歷史、現在、未來的三者關系:運用數字化方式盤活大慶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不斷探索當今流行文化IP與城市發展融合的各種可能;面向未來,推動大慶文化IP的健康發展,助力提升大慶城市形象。
3.2 對策分析
針對打造大慶文化IP構建一個特色鮮明、識別度高、吸引力強的大慶形象提出如下對策:1)加強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做好城市文化IP定位。打造城市文化IP是一項系統而繁復的工程,需反復調研、論證、探討,必須從組織層面加強重視程度,加強相關部門合作,挖掘城市品牌的多樣性獨特性,實現城市商品、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的高度統一。2)打造五大IP符號,構建獨特大慶故事世界。對“人”“事”“物”“場”“境”進行文化再生、再創造,用好文化資本,加強經濟支撐,講好大慶故事。以“物”為例,利用自身文化特色,量身打造以石油為主題的卡通吉祥物IP,可以借鑒北京市的兔兒爺、阿勒泰的雪怪阿樂和青島市的海爾兄弟等,進而打造特色伴手禮,在促進城市宣傳的基礎上拉動經濟增長。以更直觀、喜人的方式,表現人文情懷。3)引入開發優秀的流行文化IP。網絡消費時代必須考慮年輕群體的需求和喜好,滿足文化消費升級的需求,更多吸引90后、00后年輕人群,嘗試建立網紅打卡地,線上線下互動,并在運營上建立持久的商業文化IP模型。4)充分利用各種技術和平臺力量。加強與騰訊、抖音、微信等平臺的合作,運用更多數字化的手段,推動大慶數字文創生態的健康發展,全方位打造城市文化IP。5)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鼓勵培養全市有影響的文化名人,注重培養本土學子,積極引進熟悉文化創意設計、文化產品研發、文化品牌經營、文化園區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大力推進文化科技創新。
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IP來助力城市形象傳播,旨在樹立特色品牌形象、形成最直觀視覺系統,來展示一座城市的自身內在魅力。打造城市文化IP,構建大慶立體宣傳體系,可以給予人們的綜合性、整體性和特色性的審美印象,提高大慶城市的認知度,推廣大慶品牌,帶動大慶文化旅游與消費,推動城市文化經濟協調發展,讓這座城市“鮮活”起來。
參考文獻
[1]《中國城市文化競爭力報告》課題組.中國城市文化競爭力研究報告(2017)[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8.
[2]《2018中國文化IP產業發展報告》.https://cul.qq.com/a/20180930/011408.html
[3]湯海孺.品牌IP化改造:杭州需要一次城市形象營銷升級[J].杭州,2019(11.
[4]周宏春.城市品牌與人文精神[J].中國商屆,2018(12).
作者簡介
王翠瑩(1987-),女,吉林省榆樹人,講師,主要從事文化學、傳統文化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