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紅霞 張立新 曹秋紅
【關鍵詞】妊娠;輕度;膽汁淤積癥;熊去氧膽酸
【中圖分類號】R71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043-02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CP)是一種對母嬰均有較大危害的妊娠期特有并發癥[1],主要有血清膽汁酸升高、黃疸、皮膚瘙癢等并發癥。目前臨床治療ICP的主要目標是保護孕產婦肝功能,對癥治療。而臨床實踐發現ICP孕婦分娩后一般癥狀可自行緩解[2],但膽汁酸有毒代謝等因素對圍生兒的結局有不良影響。本次研究旨在探究熊去氧膽酸輔助治療妊娠期輕度肝內膽汁淤積癥對生化指標、圍生兒結局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收治的輕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CP)患者108例納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為單胎妊娠,年齡23-35歲;第一次生產42例,第二次生產58例,第三次生產8例;發病孕周28-37周。按照1:1的比例將所有輕度ICP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基礎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所有輕度ICP患者均基于止癢、護肝降酶等對癥治療。對照組靜脈滴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g+5%葡萄糖溶液500ml,1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熊去氧膽酸片治療,3次/d,100mg/d。連續治療10d。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生化指標及瘙癢評分變化,治療后圍生兒結局。
1.4統計學分析
指定研究人員記錄、評定觀察指標,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有統計學差異用P<0.05表示。
2.1生化指標變化
如表1所示,治療后所有輕度ICP患者的血清膽紅素、血膽汁酸、天冬氨酸轉氨酶、丙氨酸轉氨酶水平均下降,研究組患者的各項生化指標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生化指標變化(x±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瘙癢評分
治療前研究組、對照組輕度ICP患者瘙癢評分分別為(3.2±0.7)分、(3.1±0.8)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輕度ICP患者瘙癢評分分別(0.6±0.2)分、(1.6±0.7)分,差異有顯著性(P<0.05)。
2.3圍生兒結局
如表2所示,研究者新生兒窒息、宮內窘迫、早產、Apgar評分≤7分的發生率軍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顯著性(P<0.05)。

表2 兩組圍生兒結局比較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ICP發病原因尚未明確,推測可能與免疫功能失調、母體雌孕激素異常等因素有關[3]。ICP患者主要表現為瘙癢、膽汁酸升高等,膽酸循環可被雌孕激素水平影響,主要機制為,雌孕激素過度升高會對血清蛋白的合成過程造成抑制作用[4],從而對膽鹽的轉運和膽酸的排泄產生影響,造成膽汁淤積。隨著血液循環,膽汁酸到達胎盤,不僅會因膽汁酸有毒代謝影響造成胎兒宮內窘迫、羊水污染等的發生,還會影響胎盤血流灌注[5]。而熊去氧膽酸的作用就是可以加速膽汁的清除和排泄,清除體內蓄積的有毒物質,從而改善皮膚瘙癢癥狀。此外,還能減少膽汁酸等對胎兒造成的危害,降低新生兒窒息等的發生率。
本次研究結果證實,熊去氧膽酸輔助治療ICP可明顯改善圍產兒的結局,且對生化指標有優化作用,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張俊麗.熊去氧膽酸與思美秦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156例[J].中國藥業,2013,22(3):87-88.
陳梅梅,范建高.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診斷與治療[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2,15(6):490-492.
周凡,高冰心,王曉東,等.熊去氧膽酸和S-腺苷蛋氨酸改善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癥結局的系統評價[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4):299-304.
孔祥璐,郭曉霞.中藥聯合熊去氧膽酸膠囊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療效系統評價[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5,18(4):379-382.
劉益群.腺苷蛋氨酸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10):1332-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