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義
【關鍵詞】牙齒漂白;牙齒染色;漂白劑
【中圖分類號】 R783.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01-01
臨床上根據不同病因可將著色牙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其漂白技術也分為內外漂白技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牙齒的美麗。牙齒顏色的任何變化都可能對一個人的生活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不斷發展的醫療事業,牙齒漂白技術也在逐步更新和完善。成為目前口腔美學領域中比較普及的一種技術。
牙齒染色的原因有很多,在選擇最合適的漂白方案之前,必須仔細評估這些原因。根據染色的原因,可分為外源性染色和內源性染色。
1.1外源性染色
外源性染色是指位于牙齒結構外表面的染色,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染色。前者是被獲得的膜包裹的顯色物質,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后者是牙齒表面化學反應產生的色素。根據不同的染色物質,又可以分為非金屬和金屬的染色;前者是由涂有菌斑或生物膜的非金屬污漬形成的,后者是由職業暴露或藥物中存在金屬鹽造成的。非金屬類包括茶葉、咖啡等食品、牙結石、食品殘渣等口腔異物和煙草;金屬包括高錳酸鉀漱口水、硝酸銀等。
1.2內源性染色
內源性染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牙齒不能形成正常的結構而引起的透光率的變化。這些改變可能是由于代謝性疾病或全身性或局部性因素,包括年齡、牙釉質發育不全、氟化物過多、四環素藥物攝入、遺傳性乳光牙、牙髓壞死、齲齒、牙外傷、嬰兒黃疸、卟啉癥、先天性高血紅素等。根據不同的原因,牙齒顏色的類型和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牙齒漂白的機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最常用的漂白劑是過氧化氫(HP)及其前體過氧化脲(CP),其濃度在3% -40%之間。HP是一種極不穩定的強氧化劑,通過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牙齒漂白。在反應中分解成OH和HO,這兩種物質都不穩定,與長鏈顯色分子反應,切斷其不飽和雙鍵,分解成短鏈小分子,不顯色。CP通過分解成HP和尿素來工作。研究證明,20% CP的使用相當于7.2% HP的使用,兩者的效果沒有差異”。而CP具有抗齲作用,且相對穩定,在臨床中也得到廣泛應用。關于漂白劑的作用,有兩種理論。第一個是隱蔽理論,聲稱漂白劑作用于牙齒表面的釉質:漂白劑的光學特性變化搪瓷表面通過化學反應,導致屈光的變化和降低半透明,導致陰影效果。該理論主導臨床漂白的作用原理,但作用主要在淺層,藥物作用時間短,易復發。第二種是滲透理論,認為過氧化物通過牙釉質柱改變牙本質的顏色。家庭漂白就是基于這個理論。處理周期長,但漂白效果持續時間長。因此,兩者的結合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適用于天然牙外源性染色、氟斑牙、四環素牙、牙髓壞死造成的牙齒變色的漂白。其主要漂白操作內容包括以下幾點:(1)漂白技術操作前的溝通:美白前的溝通對牙齒美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讓他們主動接受牙齒美白服務前,必要的美白知識(2)準備美白牙齒,為客戶比較顏色,保護牙齦與牙齦保護劑和光固化。(3)漂白牙齒的過程:①將漂白劑混合針從包裝中取出,并將針連接到漂白劑管上。②將2-3mm牙齒漂白劑涂于乾燥牙齒表面,第一次美白牙齒20分鐘。這時,顧客可以自己吞咽唾液。如果唾液太多,顧客也可以用吸管吸。③在第一個療程結束時,用堅固的吸管把漂白劑從牙齒表面取出,再把新的漂白劑涂在顧客牙齒上,開始第二次10min的牙齒美白。請注意,在兩個療程中,應除掉上一個療程的漂白劑,并使用新的漂白劑開始下一個療程。④第二次處理后,去除漂白劑,讓顧客用溫水漱口,做美白后的牙齒比色。炫齒白牙齒漂白劑主要通過過氧化物進行牙齒美白,過氧化物牙齒美白是一種安全的美白技術,不會對牙齒、牙齦及其他軟組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在美白過程中會有明顯的不適,如疼痛、跳痛等,比正常牙齒更明顯,如牙釉質發育不良、牙齒破裂、中重度磨擦等。然而,在美白后的24小時內,它會自行恢復。該漂白牙齒方法操作簡單、安全、有效。
綜上所述,牙齒漂白已成為牙科美學的常規治療方法。如何給患者帶來更好的美白效果,取決于醫生是否清楚了解牙齒著色的原因和部位,能否正確選擇合適的漂白方法。20多年來,著色牙齒的外漂白方法有很多種,每種方法各有優缺點。本文綜述了牙齒著色的原因、牙齒漂白的機理及常用的牙齒漂白治療技術,可以提供有效的臨床參考價值給臨床醫生,更好的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臨床上著色牙的外漂白治療任重而道遠。炫齒白是一種專業的牙齒增白劑,具有顯著的增白效果,是高效、快速、安全的過氧化物增白產品。
參考文獻
郁春華,錢海馨活髓牙冷光美白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6,(01):40-45.
師蘇萌,魯莉非侵入性牙齒美白技術的研究進展[J].口腔領面修復學雜志,2016,2(17):120-124.
陳彥凝,于皓.激光牙齒漂白副作用的研究進展[J].口腔醫學研究,2017,(02):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