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蕊
【關鍵詞】老年人;下肢深靜脈血栓;超聲診斷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17-01
老年人在患下肢深靜脈血栓后,如果不能及時的發現并醫治,就會引起嚴重后果,導致患者肢體殘疾,如果病態進一步發展,甚至會對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需要進一步探究多普特彩色成像技術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斷效果以及診斷價值,可以幫助醫生以及患者及時發現病癥并對其進行治療。
1.1基本資料
2017--2019內本院住院治療的70例老年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作為實際觀察對象,這70例患者男女比例為51:19,年齡在【75歲~90歲】之間。其中長期處于臥床狀態的患者有18例,病處帶有腫脹以及疼痛的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患病時間在2天以上,6個月以下。患有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老年患者,在患病后會出現腫脹以及疼痛感,甚至會影響正常的運動,長期持續下去會導致患處出現靜脈曲張,嚴重時會導致潰爛。
1.2儀器
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成像儀器為菲利普CX-50、西門子s2000,使用限定范圍在3MHz到12MHz探頭,對患者的下肢血管進行檢查。
1.3檢查方法
對患者進行檢查時,檢查不同的位置需要更換不同的姿勢。對患者的腘靜脈、脛后靜脈及肌間靜脈檢查時,需要患者采取俯臥位或側臥位,足部肌肉不能緊繃。
患者調整為正確的姿勢后,使用限定范圍在3MHz到12MHz探頭對患者的血管進行檢查。對患者的血管進行掃描后,對血管壁以及周圍的狀態進行檢查,并詳細記錄大小以及栓塞程度等數據,使用彩色多普特成像技術,我們可以輕松得到血管的詳細狀態,包括是否充盈以及血流速度等。在檢查時要注意,加強對血管分叉部位以及患者關節部位的檢查對比。
對這70例患有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老年患者進行檢查后,發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分為三種類型,股靜脈出現血栓的患者有20位,在患者的左側,右側或者兩側都會檢查出血栓。脛后靜脈以及患者小腿肌肉靜脈叢血栓患者共計32位,主要呈現在患者患處的左側以及右側。其余18位患者呈現的類型為混合型,左側、右側以及兩側均可能檢測到血栓。
從血栓的急慢性來看,急性血栓患者主要呈現的特點為血管增寬,對患者的管壁進行觀察時,會發現患者的管壁成像較為清晰,成像特點為均勻低回聲,并且一部分患者的管腔并沒有完全被阻塞,可以看見以流沙模樣呈現的回聲。慢性患者血栓類型大多數屬于混合型,根據成像可以發現患者的管徑正常或者與正常管徑相比較細,管壁很難觀察,成像較為模糊,并且成像特點呈現為強回聲,順著血管檢查可以發現靜脈瓣明顯增厚,伴有活動異常。當血栓不完全時可以觀察到管腔內呈現不同程度的血流信號。
對于老年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來說,導致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很多。對于老年患者來說,由于患者年齡較大,身體各方面素質與年輕人以及中年人相比嚴重下滑,很容易患上各種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脂、心衰、腫瘤等病癥。并且老年人活動不方便,長期的臥床都有可能導致血液流速過慢,進而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有一部分老人接受過手術治療,手術創傷會導致患者血液更加粘稠,身體的抵抗力不足,很容易出現感染等現象,這都成為誘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病因。患者在接受靜脈注射治療后,也會對自身的血管造成損害,與年輕人相比這些損害對身體的影響較大,也成為引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世界范圍內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資料總結可以得到,隨著年齡的上升,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病幾率也在明顯提高,從30歲的萬分之一上升到70歲的萬分之二十,導致發病的主要原因進行長期久坐不活動,沒有促進血液流動。肥胖癥狀也是導致老年人患上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主要原因,由于老年人活動減少因此會導致能量消耗過慢,很容易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
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80以上的老年患者已經成為患病的重點人群,但是由于老年人本身行動不方便,當患上此病癥后很難及時發現異常。采用彩色多普勒診斷患者是否存在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一種有效的診斷方式,采用彩色多普勒檢查患者,會對患者的血管狀態進行檢查,并且采用圖像觀察患者的血管,可以直觀、反復的檢查,防止出現遺漏以及誤診,然后采用相關的醫學技術對患者的患處進行處理,根據患者接受治療后血栓的具體狀態不斷調整用藥劑量,使老年患者更容易吸收,更快的恢復健康。圖像診斷對于移動不方便的老年患者更為簡單,也會使用藥劑量更具有針對性。
觀察患者的成像特點可以發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成像特點以及管腔內低回音以及靜脈增寬為主。血栓初期以低回音為主,觀察圖像時很難發現血栓的形成,需要對患者使用加壓試驗加強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加壓檢測指的是通過探頭按壓的方式,對患者疑似患處進行檢查,如果患者靜脈管腔不消失,在放松后不能立刻恢復,則證明此處有血栓。血栓急慢性以時間為判斷標準,伴隨著纖維組織的形成,血栓也在逐步縮小。數個月才形成的血栓為慢性血栓,慢性血栓纖維組織內的水分會進一步降低,回聲呈現為強弱不一的特點。檢查靜脈腔的時候,血流信號的特點為雙軌征,患者的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對70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進行檢查時發現左側血栓多余右側血栓,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可能為髂靜脈時常受到壓迫導致,高分辨率的成像技術與常規的X線造影技術相比,觀察病灶位置更為清晰,可以收集到詳細的血液流動以及血栓狀態資料。
所以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可以有效診斷病灶情況。當老年患者下肢出現異常感覺,并伴有疼痛感時,需要盡快到醫院檢查是否患下肢深靜脈血栓,采用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患者血管狀態,及時發現并及時治療。
但是利用多普勒彩色成像技術檢測判斷下肢深靜脈血栓時,診斷結果是否準確依賴于醫生的診斷經驗,因此醫務人員需要不斷提高技術的熟練性,防止出現誤診。
參考文獻
黃慧敏.老年人深靜脈血栓的預防與護理[J].實用老年醫學,2013.27(10):813-815
姜陽.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超聲診斷價值及相關診斷方法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9,32(21):166-168.
劉英,岳本林.下肢CT靜脈造影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價值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9,28(18):118-119.
馮京華,李向紅,王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超聲診斷價值[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25):3652-3653.
李陽,陳小平,劉威,姚志勇.老年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超聲診斷[J].實用老年醫學,2013,27(11):95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