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 黃榮芰 陸筱鳳 黃麗群 江潘仁 覃春燕
【關鍵詞】育齡婦女;TVS;血清LH;排卵率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42-01
我國不孕癥發病率為7%—10%。排卵障礙占女性不孕的25%—35%[1]。因此在不孕癥的治療中,明確卵泡的生長發育,是否排卵和何時排卵以指導同房時間及臨床用藥,是提高受孕率的一個重要措施。本文采用陰道B超監測卵泡生長,結合排卵期血清LH值預測排卵,評估兩種方法相結合監測排卵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及在計劃妊娠中的指導意義,旨在推介一種預測排卵的方法,滿足人們計劃妊娠及優生優育的要求。
1.1對象收集 2017年6月—2019年5月來我院婦產科就診的有意向妊娠的育齡婦女分為兩組。觀察組:監測對象100例,年齡20歲—42歲,平均年齡(31.84±5.92)歲。既往有或無避孕史和流產史,月經周期基本規律,生殖器發育正常,不伴其他系統疾病,且三個月內未用過女性激素類藥物,排卵期血清LH值在正常范圍(12—82mIU/ml)。對照組:監測對象100例,年齡20歲—43歲,平均年齡(31.66±6.41)歲,排卵期血清LH值在異常范圍。
1.2監測方法
1.2.1TVS監測卵泡于自然月經第9—17天行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隔日一次,追蹤觀察卵泡生長狀況,逐漸發現優勢卵泡,至成熟,破裂消失(排卵)為止。
1.2.2血LH測定B超監測發現成熟卵泡,即查血清LH。排卵期血清LH參考值(12—82mIU/ml)。在參考值范圍內為觀察組。在參考值范圍外為對照組。
1.3判斷標準
血清LH測定采用化學發光法,試劑批內批間變異在正常范圍。成熟卵泡的超聲特征:(1)卵泡最大直徑達20mm,優勢卵泡最大直徑范圍為17—24mm。直徑<17mm者為非成熟卵泡。(2)卵泡外形飽滿呈圓形或橢圓形,內壁薄而清晰。(3)卵泡位置移向卵巢表面,且一側無卵巢組織覆蓋,并向外突出。排卵的超聲特征:(1)卵泡消失或縮小,可同時伴有內壁塌陷征象;(2)在縮小的卵泡腔內有細弱的光點回聲,繼之原腔穴增大,有較多的強回聲,提示有早期黃體形成;(3)陶氏腔內有少量液性無回聲區[2]。
1.4統計學方法 頻率性參數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進行比較。應用SPSS統計軟件,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排卵期血清LH不同水平的排卵率情況
排卵期血清LH水平在正常范圍與異常范圍者各100例,排卵期血清LH在正常范圍者的排卵率明顯高于排卵期血清LH在異常范圍者(P<0.005)。見下表。

表1?排卵期血清LH不同水平的排卵率情況
卵泡是女性生殖的基本單位,周期性排卵是受孕的基礎,準確預測排卵在計劃妊娠、優生優育方面起關鍵作用。然而由于排卵生理過程復雜,至今尚無理想的預測排卵方法。傳統方法如BBT測定準確性差;宮頸粘液易受各種陰道炎癥的影響;宮頸評分需到醫院反復就診。尿LH雖簡單方便,但實驗結果易受人為因素影響,其定量的準確性較差。單純超聲需連續多次觀察,只能證實不能預測排卵[3]。本研究即用B超監測卵泡大小及排卵期血清LH相結合預測排卵。
3.1B超與排卵的關系。B超監測排卵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簡便、重復性好、可動態監測卵泡發育和排卵,并能立即作出評價和攝像記錄等優點,目前已作為婦科監測卵泡發育情況的重要方法[4]。但由于個體間成熟卵泡的大小差異較大,單從卵泡形態大小上判斷其成熟與否及預測排卵時間不夠可靠。
3.2LH與排卵的關系。LH(促黃體生成素)為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其生理作用是促進女性排卵和黃體生成。LH峰是即將排卵的可靠指標,出現于卵泡破裂前36小時。
3.3指導受孕。本研究中當TVS發現成熟卵泡時,即查血清LH,排卵期血清LH在正常范圍(12—82mIL/ml)者排卵率(87%)明顯高于排卵期血清LH在異常范圍者排卵率(15%)。單次的血清LH測定不一定能捕捉到LH峰,僅能得到可疑陽性結果。本組的觀察說明可疑陽性對于預測排卵同樣有意義。我們通過TVS、排卵期血清LH兩種方法相結合,準確掌握排卵日期,指導不孕夫婦性生活,提高受孕率。
3.4指導臨床用藥。妊娠率與卵泡大小密切相關。當最大卵泡直徑在18—25mm時,妊娠率顯著升高。超聲監測還可指導使用HCG,以促使卵泡破裂的恰當時間。當卵泡直徑>17mm或在20mm左右時使用,可提高排卵成功率,如使用過早,可導致卵泡發育停止或未破裂卵泡黃素化。而過度增大的卵泡常會出現卵子老化或閉鎖現象[5]。
3.5了解卵巢功能,相繼發現內分泌疾病及不孕原因,進一步診治。正常生育的基本條件是正常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受孕過程復雜,易受各種因素影響導致不孕。因此我們主張在進行有創的檢查方法及復雜的助孕技術實施前,應先通過預測排卵提供受孕機會,并明確卵巢功能是否正常。在此基礎上,若不能受孕,不孕因素會相繼出現。本文在排卵監測過程中,發現無成熟卵泡發育、無排卵、雌激素水平不足、多囊卵巢綜合征、黃素化未破裂卵泡綜合征等。再有針對性的檢查和治療。
綜上所述,排卵生理過程復雜而難以準確監測,TVS、排卵期血清LH兩種方法相結合科學監測排卵可獲得更高的準確性,從而掌握最佳的受孕時機,增加妊娠率,在計劃妊娠中具有積極的科學的指導意義,并且對優生優育會起到重要的臨床作用。
參考文獻
謝幸等:婦產科學,第9版,第361頁,人民衛生出版社
郭萬學等:超聲醫學,第6版,第1220—1222頁,人民軍醫出版社
王艷華,吳琳,李墨林,TVS卵泡監測序貫尿LH試紙預測排卵在計劃妊娠中的指導意義,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010—2013
呂敦順,鄭省恒,B超對38例不孕婦女卵泡觀察,臨床超聲醫學雜志,1994,5(2):5
周永昌等:超聲醫學,第3版,第1108頁,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