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華
【關鍵詞】肢體語言溝通;小兒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家屬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207-01
兒科接收患者年齡小、依從性及語言表達能力差,就診或護理中無法準確描述自己的感受、想法,導致就出現不配合、哭鬧等情況,明顯增加臨床診治或護理難度。常規護理無針對性隨著當前醫學體系的持續發展,小兒護理工作也得到不斷改善,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在常規護理中引用肢體語言溝通可提高患者對醫務人員醫療行為認可度,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溫冉冉[1]研究表明肢體語言溝通可提高家屬滿意度、患者治療依從性,故本次選擇80例2018.02-2019.06接收小兒患者研究評價肢體語言溝通價值,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擇2018.02-2019.06接受80例小兒患者研究。試驗組25例男、15例女,年齡0.56-5.21歲,均值(2.54±0.59)歲。對照組26例男、14例女,年齡0.72-5.98歲,均值(3.11±1.02)歲,對比P>0.05。
排納標準:心腦血管疾病者;家屬配合能力較差者;惡性腫瘤者;肝腎功能不全者;血液疾病者;代謝性疾病者;精神障礙者;智力不全者
納入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者;年齡<7歲者。
1.2方法
常規護理:為患者提供安靜、整潔病室環境,每日定時對病室通風、消毒,結合患者病情為其講解系統性治療方法、預防方法、注意事項,并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在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哭鬧、溝通不配合等情況,及時與家屬溝通在其配合在完成護理及治療工作。
肢體語言溝通:①注意儀表: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保證自己穿著合理、儀表端莊,在與患者溝通中盡可能保持一致的高度,使眼睛與患者直視,對表現良好者通過鼓掌、豎大拇指、語言夸獎等方式贊揚,對配合程度較差者通過按摩、撫摸緩解其恐懼情緒[2]。②分年齡激勵:根據患者年齡段開展語言、玩具等激勵,增加醫患親密度[3]。③肢體接觸:護理中注意操作規范、嫻熟,加強對患者肢體情況、面部表情的觀察,若出現皺眉、抵觸治療等情況,可使用雙手撫摸患者頭發、用手握住患者雙手、輕拍背部等方式緩解其抵觸情況,減少護理中不配合情況發生率。④傾聽:護理人員在肢體接觸前提下,鼓勵患者描述自身不適情況,通過點頭、搖頭等動作表示贊同或反對,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信任程度,而后由護理人員總結其出現不適原因,并利用通俗、簡單語言鼓勵其積極面對治療。
1.3觀察指標
①護理中常見哭鬧拒絕治療、強制護理或治療操作、照顧不周、護患糾紛等不良事件。②參考醫院自制滿意度評價患者家屬滿意度,分值:0-100分,得分高低與滿意度呈正比。
1.4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檢驗值用t、平方差表示,計數資料檢驗值以%、卡方表示,統計數據借助SPSS22.0分析,檢驗結果以P值表示。
2.1不良事件發生率
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10.00%與對照組30.00%比差異顯著(P<0.05)。

表1?不良事件發生率(%)
2.2家屬滿意度
試驗組:40例肢體語言溝通護理后滿意度92.36±2.54分;對照組:40例常規護理后滿意度86.51±3.15分,兩組對比差異顯著,t=9.1434,P=0.0000。
兒科接收患者年齡小、身心尚未得到完全發育,加之其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故護理難度較大,若未選擇有效方法進行護理會增加臨床護患糾紛發生率,肢體語言溝通為言語工具,護理人員通過簡單的肢體語言可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提高其臨床配合程度。
結果:試驗組40例經肢體語言溝通后不良事件發生率10.00%與對照組比差異顯著,該結果與姚榮娜[4]8.00%不良事件發生率接近,故肢體語言溝通價值被證實,分析:肢體語言溝通是護理人員面部表情、眼神、肢體接觸等方法引導患者放下對醫務人員戒備心理,感受到來自醫務人員的關心、鼓勵,提高其焦慮、抵觸情緒,根據患者年齡選擇不同物品、方法進行激勵,既可提高患者對醫務人員接受程度,還可提高家屬滿意度,本次研究體語言溝通后滿意度92.36±2.54分高于常規護理,證實家屬對肢體語言溝通認可度更高。此外為提高整體護理質量建議醫院定期對兒科護理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掌握肢體語言溝通技巧,在工作中保持足夠的耐心,在尊重患者同時,使其感受到醫務人員和藹、耐心工作態度,還可在科室內部設立獎勵機制,提高護理人員責任心,進而提高其護理工作質量[5]。
綜上,將肢體語言溝通應用在小兒護理中可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溫冉冉.肢體語言溝通對小兒護理的應用價值探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22):126.
蘇暢.探討肢體語言溝通在小兒肺炎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9,36(05):614-615.
馬博.肢體語言溝通在小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22):129-131.
姚榮娜,張昕婷,高晶晶.肢體語言溝通在神經內科患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01):98-100.
徐海燕.肢體語言溝通在小兒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