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麗軍
【關鍵詞】預見性告知護理;突發性耳聾伴耳鳴;焦慮狀態;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229-02
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目前該病的發生因素尚未明確,由于該病發生比較突然,因此會導致患者出現過度恐慌焦慮狀態,從而降低了患者的依從性,若護理不當,極易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所以,本文在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護理中應用了預見性告知護理干預,并分析對焦慮狀態的影響效果,見下文。
1.1一般資料
本文中48例研究對象為2017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將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觀察與對照兩組,每組患者各有24例,觀察組患者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齡(45.5±2.3)歲;對照組分為14例男、10例女,平均年齡(46.0±2.4)歲。兩組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行預見性告知護理,①首先成立該護理小組,對該組成員加強護理技能培訓,提升小組成員綜合護理能力;同時要詳細評估突發性耳聾伴耳鳴疾病的臨床特征及護理中常存在的護理危險因素,制定出針對性的護理方案。②加強健康教育:要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耐心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方法、合理用藥方法、作用機制、相關注意事項和積極配合護理治療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知,并給予患者更多的鼓勵和安慰,緩解患者過度焦慮恐慌情緒,從而提高患者依從性;③加強護理安全性:患者發病后會出現嚴重的耳鳴現象,因此會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所以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指導患者睡前多聽輕柔舒緩音樂,提高睡眠質量;并要做好合理飲食調控,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不良飲食加重臨床癥狀;并要耐心告知患者不良情緒會對疾病治療造成影響,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時指導患者進行耳穴按摩,在促進血液循環的同時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1]。
1.3觀察標準
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表評分對比兩組患者出院前后的依從性及生存質量,每項指標的總分值均為10分,得分越高表明各項指標越好;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運用漢密頓焦慮和抑郁量表進行對比評分,兩項指標分別有24項,總分值各為100分,焦慮抑郁情緒越重分數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SPSS20.0,計量資料描述用(-x±s)、t檢驗,當組間數據差異顯著時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
2.1組間護理效果對比情況
護理前兩組各項評分指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依從性及生存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較大(P<0.05),見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情況(n=24,-x±s)
2.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及抑郁狀態評分
護理前觀察與對照兩組患者各類評分指標對比差異較?。≒>0.05);在護理后兩組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程度得到顯著改善,兩組數據對比已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焦慮抑郁程度對比詳情(n=24,-x±s)
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是耳鼻喉科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該病多是突發情況導致的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發病后患者會出現惡心、耳鳴和眩暈等癥狀。由于該病發生突然,耳聾和嚴重的耳鳴癥狀會導致患者產生過度恐慌焦慮情緒,因此會增加臨床的護理治療難度,而在此期間若護理不當,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影響[2]。所以,要加強對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干預,提高臨床的護理監護力度,及時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對確?;颊咧委熜Ч葹橹匾?。所以,本文章中對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采取了預見性告知護理干預。該護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對護理服務行為進行優化詮釋, 加強醫護人員的護理行為優化管理, 使護理人員能夠以專業嫻熟的護理技能以及人性化的護理態度全面準確的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在護理過程中通過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導及護理安全性管理等多方面干預, 通過多角度管理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知,及時緩解患者焦慮狀態,增強患者的依從性和家屬的護理管理能力,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臨床護理治療, 從而確保患者的治療效果不受外在因素影響[3]。
由上述分析結果得知,預見性告知護理干預在及時改善患者焦慮狀態、增強患者的依從性及確保治療效果中起到了重要性作用。
參考文獻
劉艷,劉慧巧,陶靜.預見性告知護理對改善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焦慮狀態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3):150- 152.
李曉平.預見性告知護理對改善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的焦慮狀態效果觀察[J/CD].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9):15790.
邵滿芬,袁惠萍,鄒麗芳,等.心理干預對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3):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