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興紅
【關鍵詞】兒科;優質護理;質量改進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232-02
護理質量是護理工作的基礎和核心,是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技術水平、工作態度和護理效果的綜合體現。因此,不斷提高護理質量一直是國內外護理管理者必須面對的問題。近年來,我國護理質量的不斷提高取得了顯著成效。本院于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對我院收治的160例兒科患者采取了不同的護理模式,探討在兒科護理管理過程中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模式的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根據隨機原則將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本院兒科治療的160例小兒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0例。對照組中,男性42名,女性38名,年齡7個月-9歲,平均年齡為(5.5±1.2)歲。觀察組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齡6個月-8歲,平均年齡(5.8±1.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理特征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模式。
1.2.2 觀察組則采取優質護理模式,具體措施為:(1)提高護理的依從性和效率。針對這個實際問題,護理人員制定護理計劃,包括入學教育手冊,詳細介紹了住院兒童及其家庭在第一次和確保孩子的家庭可以合理安排時間休息,確保嚴格的治療和護理。(2)營造舒適的醫院環境,通過建立家庭式的病房服務模式,改善兒童的治療和生活環境,通過陪伴兒童的家人,減少兒童的陌生感和恐懼感。(3)護理人員應主動提供護理服務,提高兒童家庭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由于兒科病房患者數量多,轉化率快,新住院兒童容易出現床位多的情況。護理人員應及時為等待的兒童及其家屬提供幫助,減少他們的緊張和焦慮,防止各種糾紛的發生。在病房里幫助孩子的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4)培養優秀、專業、熟練的護理團隊。護理人員應分層次使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級護理人員的作用。新入職的護理人員應注重臨床基礎技能的學習,做好幼兒的基本護理措施,由合格的老護理教師進行授課和指導,并對新入職的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和考核。負責護士應及時協調醫生、護士和患者之間的溝通,確保病房各項工作有序進行。(5)醫院加強了安全措施,護士只需檢查臨床用藥情況,減少護士的繁瑣工作,確保護士能夠返回病房。
1.3 效果評估方法
1.3.1 護理質量評價標準? 參照國家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最新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為標準,包括基礎護理合格率、護理質量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等方面,滿分為100分。
1.3.2? 滿意度評估方法? 采用醫院護理部制定的護理滿意度問卷,患兒家屬對患兒出院后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分為滿意度、基本滿意度和不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P<0.05 表示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質量評價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護理質量比較分析表明,觀察組基礎護理合格率、護理質量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分別為96.00% 、97.00%和98.00%,高于對照組的70.00%、65.00%和63.00%,兩組護理質量評價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滿意度調查結果? 觀察組患兒家長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的例數分別為40 例、39 例和1 例,綜合護理滿意度為98.00%,對照組患兒家長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的例數分別為17 例、48 例和15例,綜合滿意度為70.00%,兩組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自兒科實施持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以來,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逐漸改變,兒童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提高,護患關系明顯增加,進一步實現了護士的專業價值[1]。兒科患者對醫療資源和護理工作的要求較高,在兒科服務中應用優質護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優質的護理服務必須長期堅持。只有不斷努力和創新,才能進一步拓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2]。近年來,隨著進一步促進優質護理服務和擴張業務的兒科護理、兒科護理人員在面對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通過持續質量改進措施護理過程中,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和討論,實施早期干預和指導,提高兒童家庭對護理服務和護理質量的滿意度[3]。及時的護理溝通在兒童護理過程中非常重要,大量的臨床護理工作具有不間斷連續性的特點,因此護理人員與兒童及其家屬應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加強團結協作。在溝通過程中,護士要注意禮貌用語,學會控制個人情緒,加強與孩子及其家人的溝通,充分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以孩子及其家人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4]。同時,護士還需要通過自己的身體姿勢和步伐以及適當的觸摸來緩解孩子的恐懼。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家屬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說明持續質量改進模型在兒科質量服務管理中具有應用價值。綜上所述,在兒科優質護理服務管理中實施持續質量護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臨床服務質量,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王春霞. 持續質量改進模式在兒科優質護理服務管理中的實踐效果分析[J]. 2016, 13(15):139-141.
馬曉珍. 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兒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5(20):61-62.
張曉奕. 優質護理服務在兒科臨床工作中的應用[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18):242-243.
邵丹云. 精細化管理在創建兒科優質護理示范病房中的應用[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5(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