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安珠
【關鍵詞】西部地區;基層醫療;發展
【中圖分類號】R197.62【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298-01
近年來,西部地區基層醫療水平及基層醫療機構在醫療系統及廣大干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黨與政府在西部地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各種資源,也幫助西部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水平及基層醫療機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這僅僅是與之前的西部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水平及基層醫療機構相比,如果與其他地區的一作對比,還是能夠發現有很大的差距,發展上仍舊較為緩慢。
根據蛋殼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基層醫療調研數據顯示,西部地區基層醫療機構共有22.6萬家,其中村衛生室0.7萬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0.2萬家,鄉鎮衛生院1.6萬家,門診所(部)20.1萬家,總體上仍舊與其他地區有著一定的差距,這其中與我國經濟區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
1.1城鄉醫療機構資源分配問題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時代不斷地變遷,過去的老舊醫療設備已經無法滿足當下人民群眾的醫療保健需求,甚至是個別落后地區的醫療機構,還在使用著很多上個世紀的設備。這種醫療設備及醫療資源的落后,很大程度上讓西部地區的醫療水平受到了影響。除此之外,由于政府對于西部地區,尤其是西部基層地區的資源投入不足,進而導致了醫療設備的陳舊、看病就醫的效率低下,醫療費用高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西部地區醫療機構的發展,對中國醫療系統的整體水平造成了影響。
1.2西部地區基層醫護人員問題
由于西部基層地區條件較為艱苦,高素質高水平的醫護人員很多都不選擇前往西部地區工作發展,進而也導致了難以滿足當地醫療需求。加上西部地區經濟本就欠發達,這些高素質高水平的醫護人員,對待薪酬待遇的要求同時也較高,在其他費用日益高漲的現階段社會,很多醫療機構都無法負擔起高額的人員經費支出,不但其他地區優秀的醫護人員不來,很多西部地區的醫護人員因為環境及待遇,紛紛往其他地區走,讓西部地區的醫療衛生發展事業難上加難。
除此之外,現有的醫護工作人員也存在很多職業素質低下、操作水平不規范等問題,影響了西部地區醫療機構的發展。
2.1提高衛生改革力度,加快衛生改革進程。
對于衛生醫療的改革,還需要進一步地提高思想認識、解放傳統觀點,實事求是,從根本出發,大力深化改革,發展創新,用于實踐。同時,還需要根據現階段出臺的相關醫療政策,將經驗總結起來,把其中可以借鑒的內容、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現有的醫療措施及水平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完善,極力開拓出一條屬于西部地區的醫療衛生改革之路。
2.2增加醫療投入,促進醫療發展
衛生事業是我國一種社會主義公益性的福利事業。黨和國家政府,會以此作為人民幸福和健康的共同目標。因此,各國各地應該響應國家號召,發揮政府職能,提高衛生投入,大力發展醫療機構工作。對衛生的財政需求,積極響應,實行適當的政策傾斜,增加與之對應的衛生收入,提高衛生事業經費所占財政支出的比中,讓西部地區的衛生事業更好、更強,以適應當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為西部地區人民作出貢獻。
2.3建立更健全的補償機制,增加資金渠道
首先需要對財政部門的衛生經費進行積極的爭取,拓寬現有的衛生資源資金投入的渠道,其次是需要將個人、集體、社會的投入引入醫療機構當樁,對銀行貸款、個人單位集資、團體捐贈、外資引進等行為模式進行籌集,貫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將衛生事業的發展提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2.4強化政府的只能,建立開發領導層
吸引全社會對醫療事業發展的廣泛支持,使用輿論對社會宣傳衛生觀念,讓各級單位領導對衛生意識增強,幫助大家盡可能的對醫療衛生保健工作進行了解,明白醫療保健衛生工作是現代人生活及生存的基本需求,是對各族群眾不斷日益增長的文化、物質、生活需求的重要組成之一,提高醫療衛生單位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及形象,將衛生事業的發展納入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長遠目標當中。
2.5健全補償機制,遵守價值規律
對醫療收費標準進行有計劃的逐漸的調整,以達到衛生器材設備消耗、人員經費支出、管理費用等成本所確定的醫療及衛生的收費標準。將掛號、手術、檢查、住院等費用進行一個適當合理的調整,對醫護人員的待遇進行改善,將醫療服務更加合理化、規范化。
2.6使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強化醫療機構內部活力
對于醫療衛生機構來說,除了要做好傳統的本職工作,還需要盡可能地引入更多地新內容,幫助醫療機構創收維持運營。首先,醫療機構可以適當的拓寬相關服務領域,增設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服務項目,對醫療資源進行分組收費,譬如開設專科、專家、專病的門診,滿足不同層次的群體醫療保健的需求;其次還可以將更優質的服務體系引入醫療機構當中,如建立vip病房、vip診室、醫護人員上門服務、護理工作等優質服務項目,提高定位與水平,創造新的效益點。
2.7幫助開展衛生附屬產業,助力西部地區醫療發展
在西部地區目前的情況下,國家對西部地區的醫療投入及補償機制還有待加強的前提下,應該對相關醫護人員進行資源的再利用,積極鼓勵醫護人員創辦相關衛生附屬產業,強化醫療機構的自我發展能力,幫助改善西部地區醫護人員的福利待遇。
參考文獻
陳景春. 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及對策[J]. 中國衛生經濟, 1995(08):63-64.
王斌祥, 劉星. 西部農村醫療衛生的現狀及改革思路[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05, 21(6):358-360.
張麗芳, 肖月, 趙琨. 西部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初期面臨的問題和建議[J]. 中國藥房, 2011(20):1828-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