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洲源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09-0273-01
受短暫的疫情影響,全國人民萬眾一心,迅速控制住了疫情,使得華夏大地扭轉了乾坤,重回一派祥和安寧。
春天如期而至,到處充滿著勃勃生機、風和日麗、山花爛漫、百鳥爭鳴。處處洋溢著春耕生產忙碌的景象,各地工廠復工也依然有序地進行著。
少年的天空,本該如早晨的天空,色彩斑斕、絢麗奪目;少年的天空,本該尤如春天的天空,陽光明媚、碧空如洗。多少年來,我們成批成批的少年,成了奶奶、姥姥手心捧著的珍珠,成了家長溫室里孕育的秧苗,生怕一點點外面的風吹雨打淋濕了兒女的衣裳,生怕讓兒女受些微小的挫折和少許的汗珠流淌。
對青少年的成長,雖不能一味的放縱,讓其豪放不羈、解衣磅礴,不受約束、為所欲為。需正確的引導,也需適當的放開,讓其盡可能到外面看看斑瀾的天空,盡可能有機會親近大自然,接受陽光照射和沐浴雨露,使青少年保持歡蹦亂跳、健康活潑的天性,激發青少年天真爛漫、朝氣蓬勃的精神。然而,學生們基本兩點一線,剛出校園課堂、就被家長接回到家中書房。雖有假期,同學們則繼續上各補習班為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青少年們都成了學習和做作業的機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唯課本至上,唯分數至上。
小學時期,雖就近入學,我是獨自步行上學中寥寥無幾的一個,每到放學,校園門口總是堵得水泄不通,使咱正常放學之人非得從車縫、人縫中穿梭。回到家,大多數同學都要熬到深夜,周末兩天更是足不出戶,周而復始,心身疲憊。據不少同學說,反正完成了作業家長也不讓外出,就只好打著做作業的幌子,偷偷的玩游戲、看電視。其實作業有時也并非超量,只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周六便可輕松完成,周日完全可以盡情地到戶外放飛心靈,我就基本如此,家里平時不給零花錢,全靠周日外出領取“下鄉補貼”。
很早之前,為了安全,學校常規每年組織一次的學生春游也取消了。本該健康活潑、生龍活虎的少年們,活生生地被各自家長調教得不知春夏秋冬,更不知萬物生長。初中,有時爸媽加班真忙走不開,建議邀同學去戶外郊游,下鄉補貼照發。磨破嘴皮子,有次總算邀了四個,周日小廣場集合時,其中三人在周六早早完成了作業,家長依然不允,只一人同去西郊森林公園,因未把握好時間,下山誤了公交車、天黑兩個小時后才到家,次日傳遍學校,大家談虎色變,從此,就再也邀不到外出的同學了。
遠離大自然,習慣也成自然。慢慢地,不僅城里同學不喜愛城外的廣闊天地,郊外山區的同學也很怕回到自己的家中。高中時,不少山區的同學時常數周過月不回家。有一回,校北20多公里丘陵地帶一位同學,家鄉產業化栽種百合花,主動邀了他多次,周末隨去他家看看,適當參加勞動,先講妥,后來該同學左客觀右原因,終未去成;另一同學家在校東40公里的山區,并說他村山溝有不少散落的天然水晶石,講好某周末同去,我備好干糧,下鄉補貼也領了,該同學反悔說不回家了。而我不得不硬著頭皮,騎著山地自行車獨行,一路打探并到達那個同學家所在的山村。找遍溝谷,莫說水晶石,連馬牙石的蹤影都沒見著,僅拍幾張山林、小溪照片。天黑前回到家,父親見我誤入泥潭,褲腳沾滿泥巴,一只登山鞋結滿帶泥冰渣,甚是狼狽,還連夸:不錯、好樣的!并立即追加了五十元的獎勵。
社會是個大課堂,學生時代參加社會實踐很有必要,高中暑期,同學大都補習為主,而我則還做過短期餐飲服務、商品銷售和外景攝影師。付出汗水,自然也有回報,這樣,更使我不僅讀萬卷書、同時行萬里路增添必要的條件,特別是紅色革命勝地,不斷地留下我的身影。從學校課堂到大自然、以及社會大課堂,更容易將書本里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內在動力,經過不斷的積累,更能鞭策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當我獨自一人去到中越邊境的“老山戰役”舊址參觀時,雖然己恢復郁郁蔥蔥的植被,仿佛依然能嗅到當年硝煙的氣息、隆隆的炮聲也依然在耳畔回蕩。“老山戰役”是1984年4月28日在云南省麻栗坡縣老山沿線27個山頭上展開的,拾階而上,頓感心潮涌動,就像平靜如鏡的水面泛起漣漪,半響,登上海撥1420多米巍峨聳立的主峰,心情觸動得彷佛熱血沸騰,正是當初我們的人民子弟兵,為了捍衛國家的榮譽,為了祖國邊境的安寧、繁榮與穩定,我們多少年輕的戰士,生命永遠定格在與我們今天所有高中生一樣的青春年華時代。作為中華兒女,在青春年少時盡可能創造條件,能親臨當年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方,應該以先烈們的精神為驅導,珍惜當下,才能更好地奮發圖強,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近期,國務院明令,各大中小學生必須增加適當的勞動課,這樣才便于青少年德、智、體得到全面發展。參加勞動,不僅能知生活的甘甜苦辣,也可使青少年將來能夠成為工作和生活上的強者,同時也能應“少年強則國強”的古訓。
正是爸媽有與眾不同的教育方式,自小帶我上山下鄉、跋山涉水、淌河過江,不僅拓寬了視野,也練就了強健體魄,才有我如今在帕米爾高原為國守衛疆土,不懼風沙嚴寒、豪情滿懷、堅強如鋼的意志。
而我的大部分同學們,不管是城區的,還是山區的,大都進寫字樓,總之,天天依然在室內,周末回家補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