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煙花爆竹生產行業事故不斷,威脅到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本文針對煙花爆竹生產過程當中出現事故的重點因素進行剖析,針對需要采取的控制對策,從安全監管層面需要對安全生產嚴格把控,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持續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加強雙重預防體系建設,重視煙花爆竹生產單位的安全文化構建等方面加以討論。
關鍵詞:煙花爆竹生產;三超一改;重大隱患;對策措施
一、造成煙花爆竹生產不斷發生事故的關鍵性因素
(一)“三超一改”造成事故不斷出現
“三超一改”是指超范圍、超人員、超藥量和擅自改變工房用途行為,是煙花爆竹企業生產過程中常見的嚴重違法違規行為,也是《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安監總管三〔2017〕121號)規定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三超一改”是煙花爆竹企業發生較大以上事故和一般事故升級擴大的主要原因。據統計,2012年4起較大以上煙花爆竹生產企業事故中,有3起均存在“三超一改”行為。“三超一改”行為,往往并非單獨存在,而是互為條件相生相伴,并在事故中發生連鎖反應,導致嚴重后果。《煙花爆竹作業安全技術規程》(GB11652-2012)第4章規定:“應在許可的專用場所內,按許可的產品類別、級別范圍進行安全生產和儲存。”“應按設計用途使用工(庫)房,并按規定設置安全標志或標識,不應擅自改變生產作業流程、工(庫)房用途和危險等級。”“應遵守本標準定員、定量和定機的規定,不應超定員、定機、定量生產和儲存。”
(二)違規操作造成事故發生
煙花爆竹生產危險性大,國家針對其生產過程、生產技術都有明確限制,出臺了《煙花爆竹工程設計安全規范》(GB50161-2009)、《煙花爆竹作業安全技術規程》(GB11652-2012)等一系列標準、規范。不過因為操作人員不按照規定操作,企業負責人未盡職履責造成事故不斷出現。
比如涉藥工序違規使用鐵制或塑料工具,儲存藥物不按照限高、限量的規定作業。鐵器在摩擦過程中容易產生火花引燃火藥造成事故產生,塑料工具容易積聚靜電造成火災爆炸事故。這些違規操作現象不斷地出現,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未及時排查這些事故隱患,造成事故頻發。不按照規定工作、不按照規定進行管理是致使煙花爆竹爆炸事件不斷出現的最主要的原因,必須加以關注。
二、煙花爆竹安全生產的可行性途徑
(一)嚴禁“三超一改”
通過廣泛調研發現,目前大部分煙花爆竹企業“三庫”(中轉庫、藥物總庫、成品庫)已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企業管理人員對“三庫”的實時監控。下一步可考慮實施網絡在線實時監控、超員超量自動報警上傳等技術措施,實現在線實時監控和執法,嚴防“三超一改”現象發生。
(二)加大監督管理力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需要構建起一支懂法規、懂標準的專業隊伍。安全監管關鍵在于基層基礎監管力量的建設。尤其要重視對縣、鄉級安全監管專業人員的配備,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制,督促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要引導企業負責人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帶頭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做到安全責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訓、應急救援“五到位”,要求企業生產人員依照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進行管理和操作。
(三)持續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煙花爆竹生產企業要按照《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33000-2016)、《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安監總廳管三〔2017〕101號)的要求自主建設,從目標職責、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訓、現場管理、安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應急管理、理和持續改進等八個方面,建立與企業日常安全管理相適應、以安全生產標準化為重點的企業自主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實現現場管理、操作行為、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規范化,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四)注重煙花爆竹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企業安全文化構建取決于企業職工對安全的認知程度,需要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生產不僅僅依靠規章制度,更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將安全管理放在首位,重視企業安全文化構建,將重點放在提升生產人員安全文化素養方面。堅持安全發展理念,積極倡導“以人為本、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安全文化建設。
三、結語
煙花爆竹生產過程危險性高,生產單位要重視安全生產,這將關系到員工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也關系到煙花爆竹行業的未來。因此,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對安全技術規章制度嚴格執行,避免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保障煙花爆竹產品品質,持續推動行業安全發展。
參考文獻:
[1]曹麗霞.煙花爆竹生產安全事故原因及防控對策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05):138-141.
作者簡介:
李華(1983.12—),男,漢族,四川南充人,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安全原理、安全評價、火災爆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