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蘇州 215009)
對高職的學生來說,其生理機能正處于巔峰發展的黃金時期,隨著我國對護理專業學生和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如何有效的幫助護理專業學生加強體質,讓他們在繁忙的課業中保持良好的生理機能,是當前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但是基于學生個人身體運動能力的差異,在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當中會存在較多的困難和阻礙,需要我們采取科學的方式去逐一地解決。
通過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模式的實施,對護理專業學生的各項生理機能有著多種促進作用。具體影響有四個方面如(圖1)

圖1 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對護理專業學生生理機能的意義
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其主要的職業規劃和目標都應該是集中在醫學領域,從而對體育領域的關注和重視就相應減少。但是基于其工作內容特殊性,以及其對身體機能的消耗特征來說,就更是需要護理專業學生加強個人身體機能的水平。那么開展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教學首先就是能夠在一種針對性和對口性的前提下,向學生們宣傳一種更加正確和科學的體育思想觀念。只有思想觀念保持先進和端正,才能夠讓護理專業學生愿意主動的接受體育教學,并且養成自覺鍛煉和活動的好習慣,然后才能使學生自身的免疫力變得更加強大。
良好的運動習慣能夠讓人保持持續不間斷的運動和鍛煉,從而才能讓人不斷提升個體的免疫力與身體機能。這對于護理專業學生來說,身體素質不強這正是他們的欠缺之處。這主要是因為護理專業的學生,都普遍在經過高中的集體生活學習之后,大多數都嚴重缺乏參與體育鍛煉,從而導致生理機能減退,所以,由此可見護理專業的學生無論是身體的協調性還是平衡性都急需維護和提升。許多學生課余時間會喜歡打游戲、上網看小說等,并沒有建立起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而通過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可以為護理專業的學生量身打造適合他們參與體育運動計劃和項目,能讓學生產生認同感,漸漸提高體育鍛煉興趣和參與度。并且教師不積極要鼓勵學生,同時也要積極參與,因為這樣才能為學生樹立榜樣,在一種激勵機制和心理的作用下,學生逐漸培養起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
護理專業對學生的臨床要求比較高,學生在日后的就職工作方向也是以服務為主,尤其是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和重癥病患數量的增多,護理專業學生需要服務的對象以及工作強度都在顯著提升。為了保障學生在工作時能夠擁有良好的體力和承受力,就需要對其在校期間進行相關的體育技能培訓和生理機能的加強。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教學的開展,是根據學生的實習工作需求安排教學內容。所以一定會有比較多的體能訓練。有利的增強了學生心肺功能和代謝能力,直接提升了學生的免疫力,讓學生在日后面對一些重癥患者和易感染疾病人群時,盡可能的利用自身生理機能維持健康。此外,在進行急救時,更是需要護理專業的人才擁有靈活的思維和應變能力。在體育課程中開展相關訓練也為學生開拓眼界,發散思維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護理專業學生的生理機能是要覆蓋全身的,包括了內部器官的運作和承受能力以及外部肌肉的爆發和持久力。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教學內容上更加偏向于向護理專業的學生提供一種實用性的體育鍛煉方法。這些運動技巧,能夠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自身體力的承受極限,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遇到消耗性的搶救工作或者高強度的護理工作時,增強體能耐力,延長工作時間,讓學生充分發揮出其個人的作用與價值。
為了提高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實施的實用性,高職院校應采用多種方式去豐富實用性體育的內容。具體實施思考模式分為四個部分如(圖2)

圖2 護理專業開展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的實施思路
實用性職高體育與普通體育課程的區別在于,是專門為高職院校的學生所開設和準備的,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教學目標和重點上都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對于護理專業院校來說,在開展實用性高職體育教學工作時,不能以此為借口和理由從而放松教學的態度放寬教學的要求。反而應該站在提高學生的個人身體機能的目標上,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體育教學的內容與手段。不斷引進新的體育項目作為課程選擇方向,讓護理專業的學生能夠在緊張的學習之余擁有比較有效的放松和緩解渠道。并且對于體育教師來說,體育教學的手段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決定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所以教師也應該積極與時代接軌,應用多元化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身體機能。
護理專業學生無論是在學習階段還是在實習就職過程中,都要面臨著比較繁重的救治護理患者的任務,這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能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挑戰。所以才需要通過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來提升個人身體機能。所以對于護理專業院校來說,就要從學生的角度來開展適量和適度的實用性高職體育課程教育工作。首先應該充分了解學生日常學習的時間安排和心理承受能力。既不能讓體育教學工作僅僅停留在表面,又不能盲目增加教學時長和訓練強度。例如護理專業院校可以將體育教學時間安排在學生理論課程學習之間,避開學生實習和臨床的課程。這樣一來,讓學生在體力比較充足的時候參與體育鍛煉,能夠集中注意力,提升運動能力,增強體質。
護理專業院校一般都屬于高職院校,所以在學校教學工作的管理上難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之處。對于教學工作的監督和管理也存在缺陷。尤其是開展實用性高職體育教學工作時,更是容易因為錯誤的教學理念和想法而忽視其重要性,導致體育課上學生遲到早退,教師教學不積極不認真,整體的體育教學質量不高。所以為了更好的發揮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課程對護理專業學生個人體能的增強作用,學校應該加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關的體系與制度,嚴厲打擊教學不積極行為。體育教師也應該成立專門的教學小組,通過內部的教師培訓,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性和職業素養,在體育教學開展時,充分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訴求,有針對性有方向性的開展教學工作。護理專業學生主要需要提升的是耐力和反應力,教師就應該在這個方面加強教學管理,保證教學進度和規劃的落地與實施。
護理專業學生的體育教學考核工作應該與一般學生有所區別。因為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首先課余時間就并不是很充分,比較難以高頻性的線下開展體育運動活動,其次由于職業性和工作的需求,護理專業學生對于身體基本的生理機能和素質的要求比較高,反倒是對一些技巧性和花式性的體育項目技巧需求較低。所以從這些特殊的訴求出發,學校在利用和開展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教學工作時,就應該要打造和建立比較全面公平的考核標準。考核的偏重方向應該是集中在考察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和耐性上,所以考核標準一定要嚴格執行。但是根據不同護理方向的學生,也應該做到有所細化和分配,保障每位同學都能夠充分利用體育考核加強體育鍛煉,提升生理機能。
護理專業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實習工作中,經常要面臨比較復雜的工作任務,這對于身體來說是比較大的消耗,所以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生理機能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延長學習工作時間,提升個人生活的幸福感。但是受到教學環境、教學條件以及個人身體基本素質等因素的影響,生理機能的發育和建立并不容易。職業實用性高職體育教育教學的應用與提出,可以說這為護理專業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這也就要是由于其更加具備針對性和指向性,所以可以幫助護理專業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有條理和科學的安排相應的體育鍛煉活動。為了進一步保證實用性體育運動實施的效果與質量,高職院校應該全面了解學生訴求后,來開展多元化的職業性體育訓練模式,要不斷豐富職業性體育的內容,這樣才能為護理專業學生提前做好職業體能訓練,讓學生未來能以更健康的方式走向社會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