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權
露天開采會破壞礦山地質環境,礦產資源開采作業不規范會造成礦山地質災害發生?;谶@種情況,本文從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出發,對常見的礦山地質災害類型和相關的災害防治及地質環境保護策略展開分析,期待能為業內人士提供有用的參考信息。
我國礦產資源豐富,礦山企業在開采礦產資源過程中對表土層剝離不規范,廢棄土、礦渣堆放隨意,使得礦山的地質環境嚴重破壞,尤其是諸如滑坡、泥石流、邊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對礦山地質環境造成的影響更為突出,這對礦產開采工作造成了極大的阻礙。礦山地質環境遭到破壞,可能導致地表水、地下水受到污染,礦山地質災害也會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诖?,加強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以及針對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工作是當前我國礦產資源開發企業急需部署的戰略任務。
礦產資源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來源,加強針對礦產資源的研究和利用是我國實現經濟騰飛的重要戰略。礦山露天開采造成地表毀壞和地質環境的破壞。若在開采過程中不規范,礦產資源的開發就有可能導致各類地質災害的發生,這給礦區作業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由于礦產資源的大力開發,地質環境遭到破壞,就更有可能導致地下水遭到嚴重的污染。近些年來,隨著采礦力度的不斷加強,地質災害時有發生,這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只有加強對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和加大對地質環境的保護,才能有效減少經濟損失和保證人們的安全。
地質環境保護原則為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科學規劃、合理利用、損害擔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質環境主管部門依據上一級人民政府作出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劃,再結合本行政區域內獲得的礦山地質環境調查結果,編制當地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劃,然后再將編制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劃方案上報至本級人民政府,獲得批準后就可以將其依照操作步驟而有序實施。
邊坡崩塌是最為常見的礦山地質災害類型,其也被人們稱為礦山塌方,它主要發生在高陡邊坡上,因為受到重力的影響,斜坡上的巖石或者泥土就會順著山體滑落,進而造成滾石下跌的現象發生,而且這種滑落方式是脫離母體而進行的,滾石跌落到山腳下,就會造成滾石堆積的情況發生,基于滾石堆積的規模大小,可以將邊坡崩塌礦山地質災害分成四種類型,即小型、中型、大型、巨型邊坡崩塌,其對礦山地質環境造成的破壞程度依次升高。造成礦山發生崩塌的因素主要有地震因素、江河的沖刷、平時的降雨等,當然人類過度的開采作業造成礦山地質疏松情況,也會促使礦山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急劇升高。
礦山地質災害發生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山體滑坡,這種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機制主要是山體受到自然力的影響,比如山體上的巖土體因為受到地下水的影響而順著某一軟弱山體表面而向下滑動。除此之外,礦山上的巖土體還會因為受到地震波影響而順勢往下滑動,滑動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分散下滑,另一種是整體下滑。根據山體滑坡的危害程度和其規模大小可以將其分成巨型滑坡、大型滑坡、中型滑坡以及小型滑坡,這四種山體滑坡對礦山地質環境造成的危害程度依次遞減,其中巨型山體滑坡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最大,而小型山體滑坡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最小。
泥石流也是常見的礦山地質災害表現形式,其主要的產生機理是暴雨導致礦山上的松散堆積體發生崩塌或滑坡,洪水伴隨其中的石塊和泥土向下流動而形成泥石流,根據規模大小可以將泥石流分成小型、中型、大型、巨型四種類型,其對礦山地質環境造成的危害程度依次上升。由于泥石流發生時形勢兇猛,其造成的危害程度也較大,所以針對泥石流的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定要細致安排,促使相關工作的實際開展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成效。

礦山地質災害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由礦產資源開采不規范造成的,因此,要想促使發生礦山地質災害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礦產資源開發企業就必須對礦產的開采予以充分的重視,即要對礦產資源的開采計劃實現明確的制定,以此來保證礦產開發進程不會對地質造成明顯的影響。除此之外,礦產開發企業更應當基于礦山的實際情況,然后細致分析當地的地質條件,對地質勘察工作進行詳細的安排與執行。礦產開采項目管理人員要對礦山地質災害的預防工作加以充分的重視,需在礦產資源開采前組織地質研究領域專家到擬設礦區考察,計算礦山邊坡的參數,基于得出的結果和其它地質勘察數據而對科學的礦產資源開采計劃實現明確的編制,并在實際的礦產開采過程當中嚴格按照這個開采計劃來執行礦產開采項目。
實現礦山地質環境的有效保護,更應當對礦山地質環境實現必要的恢復工作,以此來促使地質環境得到明顯的改善。當前我國政府部門和礦產資源開采企業已經對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工作加以一定的重視,但是由于多種執行當中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而使得各種改革措施在執行的過程當中遭受重重的阻礙,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遲遲不能取得明顯的成效。不僅如此,一些礦產開采企業在開發礦產資源的過程當中將各種礦渣亂堆放甚至堆放到山沖峽谷地帶,容易導致泥石流,一旦發生這類地質災害,不僅會對礦產的開采現場造成嚴重的破壞,威脅礦區生產人員,還會對下游的河流造成堵塞,形成堰塞湖?;诖诵┣闆r,礦產開采企業應當對完善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機制實現明確的編制,促使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當中面臨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避免和解決。具體來講,可以選擇一個專業的管理和實施編制機構來完成礦山地質環境的評估工作,然后工程管理人員基于檢測和評估的結果而對科學合理的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與保護方案實現明確的制定,盡最大可能降低礦山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
要想實現礦山地質災害的有效防治,就必須做好相關層面的監管工作,促使地質災害能夠得到的及時的發現與處理。具體在對該項發展策略進行實施時,可以先對湖南省全省范圍內丘陵、山地區域內中小學校等人口聚集區地面變形、地面塌陷等情況展開細致調查工作,并對公路、鐵路、重要景區等重點區域展開專項地質災害調查,及時發現這些區域內地質災害的實際情況,將其詳細記錄在工作筆記本中,備以后使用。除此之外,更應當對主要城鎮、主要安全隱患點進行地質災害的詳查工作,促使這些區域內的安全隱患能夠得到及時的發現與排除,具體對其執行時,可以以縣城為基本單元,然后再對地質災害變更調查制度和隱患核銷制度實現明確的編制,保證相關層面的地質災害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另外,還應當對地質災害“三查”(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制度進行充分的落實與完善,將礦山地質災害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
總之,礦產資源在實際的開采過程當中會因為諸如開采過量或者開采方式不當而導致地質災害的發生,更會對周邊地質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從更嚴重的角度來講還會對途徑災害發生地域的行人造成安全威脅。因此,礦產開采企業必須采取必要的改進措施來實現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和礦山地質環境的大力保護,促使后期的礦產開采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從而實現自身企業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