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書甜
摘 要: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認真探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啟示,將為黨和人民在未來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提供無限可能。
關鍵詞: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實啟示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方向。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總結貫穿其中的經驗教訓,對于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堅定前進方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馬克思主義是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凝聚著“整個人類精神的精華”[1],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指導思想。
首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從產生、發展到成熟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其第一階段是社會主義社會)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具有必然性和客觀性。馬克思主義指出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為人類構建了自由與解放的光明前景。
其次,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借鑒蘇聯歷史教訓的客觀選擇。蘇聯模式在中國“水土不服”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加之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給世界社會主義國家敲響警鐘,促使中國共產黨徹底從“以蘇為師”轉向“以蘇為鑒”,進行改革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如若迷失方向必將瀕臨亡黨亡國的危險處境。
最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聆聽新中國成立以來豐富經驗的切實訴求。從建國初期外受打壓內遭沖擊的困境中走來,黨領導人民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手持馬克思主義的“真經”打敗各路妖魔鬼怪,在重大歷史關頭作出正確決斷,才迎來了現今歲月靜好、國泰民安的良好局面。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才能為黨和人民團結一致、堅定前進方向不動搖提供思想保證。
二、把握本質特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2]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首先,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鄭重選擇。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秉承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自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應用到實踐,帶領人民從封建落后走向獨立自主、從一貧如洗走向全面小康,并逐步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其次,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堅持“兩個先鋒隊”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始終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善于集中力量辦大事,如著眼科技創新領域、建設重大民生工程、有效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等。
最后,黨的領導也是由我國憲法明文規定的。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黨在國家政權結構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地位,確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能夠真實、有效、廣泛地代表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把握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純潔性建設,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才能引領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復興號”巨輪行穩致遠。
三、守護人民立場:堅持群眾史觀
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歷程,實現了中國跨度;神舟、天宮、悟空、墨子等重大科技成果的相繼問世,成就了人們千百年來的飛天夢,體現了中國高度;從積貧積弱中走來,走向“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3]的民生愿景,記錄著中國溫度。
首先,守護人民立場有利于繼承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主體力量,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揮人民的首創精神,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的各項權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其次,守護人民立場有利于化解人民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轉變,守護人民立場要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以往的物質需要進行比較,側重于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要,包括由此衍生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最后,守護人民立場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展開。認識論認為,實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最基本的活動,是認識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只有牢牢守護人民立場,才能充分發揮人的主觀作用,通過實踐認識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把人們所思、所盼、所慮的事情解決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四、彰顯時代特色: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時俱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并沒有定于一尊、一成不變的套路,只有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把藍圖變為美好現實。”[4]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時俱進,順應了時代主題。由于世界各種矛盾發展變化和抑制戰爭的力量不斷增長等條件交互交織,當前世界形勢出現相對和平穩定的發展趨勢,并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營造了穩定的外部環境。
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時俱進符合社會主義500年的發展趨勢。社會主義經歷了由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由一國實驗到多國實踐的發展階段,各社會主義國家既包含符合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共性,也彰顯生產力發展狀況和社會發展階段的差異造成的個性。
最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時俱進繼承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血脈。中國共產黨人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新情況提出了新觀點,開創了新境界。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第二代中國共產黨人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世界社會主義低潮期,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續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只有與時俱進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才能使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更大的生機與活力。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共產黨人,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使廣大勞動人民從剝削和貧苦中獲得獨立與自由,證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從鄧小平同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共產黨人,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告別貧困邁向富裕,引領中國逐步走向世界舞臺中央,對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對外創建了中國的大國形象,證明了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人們囿于特定歷史條件發展階段的客觀實踐獲得的具體的、歷史的認識,將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演進而無限發展,因此,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做長期的工作。社會主義在中國幾十年的發展是特色鮮明、富有成就的,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力棒要交接到子孫后代手中,毋庸置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守人民立場,持之以恒地、與時俱進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項偉大事業必將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4]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習近平.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2020-09-15)[2020-04-14].http://www.81.cn/jmywyl/2019-09/15/content_9621187.htm.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