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通過對is個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現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發現目前我國版畫類微信公眾號存在開通時問較晚、運營主體單一、負責人重視程度不夠、傳播效果不盡理想、忽略了與受眾的交流互動等問題。綜上提出了優化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發展策略:積極轉變觀念,加強公眾號的認證;組建專業運營團隊,提高公眾號的整體運營能力;注重菜單欄目的優化設置,突出推送內容的原創性和專業性;重視與受眾的交流互動,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大化等。
關鍵詞:版畫;微信公眾號;運營現狀;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8.6;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Q020)14-0279-03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通過登入手機微信在添加朋友界面通過輸入“版畫與趁行公眾號的查找,搜索結果發現了一些相關的版畫類微信公眾號,最后從中選取了15個具有代表性的版畫類微信公眾號。這個15個版畫類微信公眾號分別是:“川美版畫系”、“中國版畫藝委會”、“獨山版畫藝術”、“國際版畫藏書票收藏館”、“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郭雙版畫”、廣東版畫”、“未來版畫”、“包頭版畫”、“王馬版畫”、“版畫平臺”、“觀瀾版畫”、“湖美版畫系”、“今日版畫”、“亦雅版畫”。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主要通過Internet網絡資源、中國知網、萬方、維普查閱一些涉及版畫如何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來進行傳播以及微信和微信公眾平臺運營相關的文獻和資料。以期進一步了解微信公眾平臺在版畫信息的傳播方面的情況,同時掌握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現狀。
2.數理統計法
對本研究中所獲得的不同類型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情況,主要有開設時間、運營主體、推送內容、推送消息、閱讀量等方面的信息和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通過圖表的形式呈現。
3.內容分析法
通過對本研究中15個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現狀進行統計分析,并對獲取的數據進行有針對性地分析,以期進一步發現其當前的傳播狀況。
4.對比分析法
對本研究中不同類型版畫類微信公眾號分別進行有針對性的對比研究,主要從開設時間、運營主體、推送內容、活躍程度等方面,從而得出相關結論,以期促進版畫類微信公眾號日后更好的運營發展。
二、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現狀
(一)開通時間
微信公眾號的開通時間一般都以微信平臺所公布的時間為準,但是個別則需要通過查看其歷史最早推送的消息才能查詢到,如“國際版畫藏書票收藏館”、中國版畫藝委會”、“郭雙版畫”、“未來版畫”、川美版畫系”、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等。本文中的15版畫類微信公眾號開通時間最早的是“川美版畫系”,于2013年12月4日;其次是“中國版畫藝委會”,于2013年12月25日,再次就是“獨山版畫藝術”,于2014年1月2日(見表1)。
調查發現以上三個微信公眾號在重視程度上運營主體比較重視,其次早期就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專業運營團隊,有的則依靠專業團隊的力量來負責運營,如“中國版畫藝委會”則依靠深圳市版畫藝匯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來進行運營。另外有10個公眾號都是晚于2014年以后才開通的,占總數的比例高達66.67%,其中于2017年開通的也有3個,占總數的比例為20%。
總體上看,大部分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開通時間較晚。微信公眾號開通時間的早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負責人和領導以及員工的重視程度和工作積極性①。
(二)運營主體
通過表I得知,本研究中的版畫類微信公眾號在賬號類型的劃分上都屬于訂閱號。主要歸因于訂閱號在每天推送消息數量上具有服務號無法比擬的優勢,比較適合微信公眾號早期的宣傳和推廣。而在適用主體上個人和組織比較偏愛選擇訂閱號,而服務號則主要應用于公司或單位內部。而上述微信公眾號中只有“中國版畫藝委會”、“國際版畫藏書票收藏館”、“觀瀾版畫”、“今日版畫,供4個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主體歸屬于企業或單位,而大多數多微信公眾號則歸屬于個人。
實踐得知,一般一個比較好的微信公眾號往往需要一個3人左右的團隊來負責運營,因為微信公眾號在開通后期的策劃、運營推廣等方面需要花費較多精力和時間,而本研究中的微信公眾號大多數運營主體都為個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當前版畫類微信公眾號在專業團隊建設上存在明顯不足,另外,在真實、權威、安全層面上一般以個人方式注冊的微信公眾號還是值得大家商榷。
(三)推送內容
通過對上述微信公眾號進行一一甄別發現,當前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內容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首次問候語都只是停留在簡單問候層面,缺乏個性化的數字導航、搜索指導的組合設置。如上述微信公眾號添加成功后,都是自動回復以“您好?”為主題的問候語。
2.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受眾主要是民間版畫愛好者或在校從事版畫創作的學生和老師,但上述微信公眾號大部分都是個人申請,日常運營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缺乏專業運營團隊的加入,所推送消息的原創數量較少,轉載數量過大。
3.菜單欄目設置過于簡單,大多數微信公眾號都只設置了一級欄目,沒有充分發揮子欄目豐富信息體量的功能,易出現受眾查找需求信息費時較長的困境。如騰訊NBA微信公眾號不僅在一級目錄的導讀詞設置上精確,而且還在此基礎上還設置了二級子欄目,同時還可以外鏈騰訊網以及APP中NBA板塊中的新聞中去,既可以彌補推送消息數量的短板,又可以依靠準確的分類將相關信息(資訊、比賽視頻)進行有效整合,使用戶可以在短時間迅速查找到自己所需求的資訊和資源,迎合使用者碎片化的閱讀方式③。
4.版畫類微信公眾號所推送消息的形式大多數僅僅采用圖片+文字的模式,無法給讀者提供直觀化的閱讀體驗,不利于平臺形成立體化的網絡表達方式。如“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當佳送消息幾乎全是采用文字+圖片的組合形式。
(四)活躍程度
根據本研究的需要,本文以年推送消息數量、推送頻次、原創數量、西瓜指數作為作為版畫類微信公眾號信息傳播的主要參考指標,其中統計時間為 2019年01月01日-2019年12月31日。
通過表2得知,在年推送消息數量上除了“今日版畫”、“未來版畫”、觀瀾版畫”、獨山版畫藝術”四個微信公眾號超過一百條以上,剩余全部位于一百條以下,其中“廣東版畫”才有1條;在推送頻次上最短的周期為1-2天,剩余大部分為無規律;在原創條數上除了“今日版畫”、“觀瀾版畫”、“未來版畫”三個微信公眾號超過一百條以上,剩余全部都不足一百條;在西瓜指數得分超過430以上的共有3個,占總數的比例僅為20%,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獨山版畫藝術”、“王馬版畫”。另外通過對以上微信公眾號的調查發現,大部分不太重視與使用者進行互動,不利于公眾號的推廣和發展。
三、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運營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以上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現狀分析,目前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發展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有10個公眾號都是晚于2014年以后才陸續開通且只有“觀瀾版畫,,和“今日版畫"2個公眾號通過了騰訊及第三方審核機構進行了官方認證,運營主體以個人為主;菜單欄目設置過于簡單,推送消息的頻次、時間、形式、質量有待加強;未能與受眾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動,不太重視公眾號平臺的宣傳推廣。
四、版畫類微信公眾號優化策略分析
(一)加強公眾號的認證管理,積極轉變觀念
一般來說,通過認證的微信公眾號除了可以擁有自己專屬的標示以外,另外其在受眾心目中的認可度還是比非認證類微信公眾號要高,更容易得到用戶的信賴③。為了加強規范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賬號認證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騰訊官方可以定期對違規號或僵尸號進行有針對性的清理;
其次,加強對同一地區同一類型版畫類微信公眾號數量的管控和注冊賬號的管理;同時,積極引導沒有申請認證的版畫類微信公眾號向認證進行轉化,在業內樹立權威品牌;
再次,騰訊官方在審核新申請注冊的賬號時,應該嚴格檢查賬號主體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尤其主體歸屬于企業、協會、單位的版畫類微信公眾號;最后,相關研究已表明,利用微信平臺輔助教師進行美術教育教學工作具有可行性和優越性④,因此業內人士需加深認識微信公眾號在版畫教學和創作中的重要性并付出行動。
(二)組建專業運營團隊,提高公眾號的整體運營能力
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開發作為當今移動終端技術應用于版畫推廣和教學的一種主要平臺;也是當前版畫教學、藝術創作以及版畫傳承與保護等領域適應現在社會與技術飛速發展的一種積極轉變;而組建專業化的運營團隊是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為了滿足受眾需求的一種必然選擇⑤。
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運營需要集“版畫創作+網絡策劃+圖文編輯,%專業知識為一體的復合型人才,只有這種復合型人才才能有效地推動微信公眾號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發展,最終實現運營能力的全面提升‘。運營主體為企業、單位或行業協會的公眾號運營機構可以根據內部員工的學歷和專業實際,針對性地安排專職或兼職人員來專門負責微信公眾號的運營,并努力做到定期推送與行業相關的熱門資訊和活動。運營主體為個人或不擅長公眾號運營的單位則可以委托第三方網絡傳媒公司,以此來實現資源和運營質量的兼顧,促進雙方共贏。
(三)注重菜單欄目設置,完善推送內容的原創性和專業性
為了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子欄目具有豐富信息體量的功能,為了迎合當今用戶碎片化閱讀的習慣,同時也為了盡可能地提高公眾號的傳播效果,因此,在對話框欄目設置和推送內容方面必須“深耕細作”。
首先,可以在每個一級菜單欄目下增加二級甚至三級子欄目,以期充分發揮子欄目可以豐富信息體量的功能;
其次,充分發揮推送消息標題“畫龍點睛”的作用,盡量多使用疑問句和設問句等問題型標題,勾起使用者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
再次,欄目設置需具有靈活性,根據業內熱門專題或畫展對現有欄目進行修改或替換;
最后;在推送內容上除了采用“圖片+文字+視頻+語音+鏈接”的混合推送方式外,另外在原創性和專業性上個人運營主體還應邀請專業人士進行質量把關,團隊運營主體則應重視人才儲備和提升學習。
(四)重視與受眾的交流互動,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能否長期地與廣大受眾形成融洽的交流和溝通關系,是一個微信公眾號運營成功與否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受眾主要以民間版畫愛好者或在校從事版畫創作的學生和老師為主,因此在確定服務用戶時可以結合以上人群的特點做到有的放矢,定期推送上述受眾喜愛的信息資源。
同時,為了避免“只能看不能互動”的傳統推送形式,版畫類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主體應加大與受眾的交流互動,可以設置在線互動、問題留言等欄目;另外,為了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大化,負責人可以聯合版畫界內大咖開發一套教學課程或定期推出部分專家的創作觀點,以期全面提升專家、編者和讀者的良性互動。
另外,為了更好地宣傳和推廣,可以設置用戶閱讀評價、轉發朋友圈、在看等功能,甚至可以實施打賞和抽獎等激勵性措施,以期激勵使用者參與微信公眾號的宣傳和傳播中來,為日后更好地提高微信公眾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打下基礎。
★基金項目:2019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桂西北少數民族風情版畫創作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3619 M 575;2010年度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院級重點課題《桂西北少數民族風情在紙版畫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GIMMOIS。
注釋:
①李愛玲.我國體育院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服務現狀及對策[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 2017(06):88 91.
②田翔.騰訊朋戶微信公眾號現狀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7.
③魏珊珊.網球類微信公眾號傳播特性及發展策略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7.
④李舫,韓安榮.基于微信平臺的高校美術教育生態環境建構[J].繼續教育研究,2017(08):91-93.
⑤張文君.基于移動終端的虛擬版畫工作室的研究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9(06):245-246.
作者簡介:彭帥(1989-),女,河南安陽人,藝術碩士,講師,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系教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