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賓 周靜 袁秋平
摘要:鄉土樹種在園林綠化中表現為適應當地環境、展現地方自然風貌和文化內涵、后期養護管理簡單、造林及養護成本低等優勢,據此,提出重視鄉土樹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重視鄉土樹種的確認、加強鄉土樹種的科學研究、提高園林綠化從業者的水平等在園林綠化中提高鄉土樹種利用的策略。
關鍵詞:園林綠化;鄉土樹種;開發利用
Abstract:The local tree species in landscape greening show the advantages of adapting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showing the local natural styl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simpl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in the later stage, and low cost of afforestation and maintenance.Therefore,it is proposed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native tree species in landscaping,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firmation of native tree species,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native tree species,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landscaping practitioners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native tree species in greening.
Key words:Landscaping;Native tree specie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園林綠化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植樹造林、營建園林景觀又是園林綠化建設的主要工作,樹種選擇是植樹造林、營建園林景觀的第一步和重要一環,決定著園林綠化的效果和生態等效益的發揮程度。目前鄉土樹種的優勢逐漸被忽略,追洋求異的現象比比皆是,鑒于此本文分析了鄉土樹種的優勢,提出了園林綠化工作中提高鄉土樹種利用的策略,為森林和綠地建設中的樹種選擇提供依據。
1 鄉土樹種優勢
1.1 適應當地環境
鄉土樹種是在當地自然環境條件下,經過多年的優勝劣汰,大自然長期選擇的結果,對當地的病蟲害和災害性氣候等惡劣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抵御能力[1]。相比較之下,外來樹種對環境的適應性存在不確定性,初期就表現為不適應的要及時淘汰;即使在移植的初期生長表現較好,也仍然需要較長時間進行選擇以及馴化,后期表現為不適應的也要淘汰,表現好的才可能和當地的生態系統相適應,并最終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2001年北京市大興區采育鎮在政府南北路等7條道路兩側栽植了青桐(Firmiana simplex(L.)W.F.Wight)6 000株,當年成活率95%,最初幾年長勢良好,樹冠豐滿枝繁葉茂,到2009年胸徑已達20cm,保存率90%以上。2009年遇冬季低溫天氣(-15℃),低溫持續時間較長,造成2010年春季青桐大量死亡,當年統計保存率不足7%。隨后7條道路全部更換樹種再次綠化,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防護效益和景觀效果受到嚴重影響。這充分說明非鄉土樹種適應當地環境的能力具備不確定性。
1.2 展現地方自然風貌和文化內涵
時代進步經濟發展,城鎮化城市化無法褪去鄉村的影響,而鄉村風貌和文化內涵的體現很大程度是當地的鄉土樹種。老家院里一株粗大的槐樹春季搖曳的槐花,進村道上的一排毛白楊留下的一路綠茵,村邊的一片梨園桃園棗園春季花朵綻放、夏秋果實累累,都展現了地方自然風貌,給當地人留下滿滿的親切感和濃濃的鄉愁。鄉土樹種構成的是當地景觀的骨架和基底,北京高大的毛白楊、長壽的國槐和側柏隨處可見、根深葉茂。
1.3 后期養護管理簡單
鄉土樹種長期處于當地的良好或惡劣環境,已經適應了這種環境和環境中的周圍生物。如北京地區的楊、柳、榆、槐、椿等鄉土樹種,春季就近起苗栽植,成活率高,樹木成活養護一年以后,除拆遷騰退地和通體沙等特殊困難立地條件,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養護措施就能正常生長。因此非綠地的鄉土樹種,養護一般做好病蟲害防治、秋冬季節除草以防森林火災就基本滿足管護要求。而外來樹種在正常情況下一般需要加強澆水、特殊外來樹種如美國紅楓(Acer rubrum L.)栽植后有的需要輸入營養液、栽植初期年份夏季需遮蔭、使用抗蒸騰、冬季需樹干防寒措施等,養護工作要求高成本高,成活和保存率還不一定滿足造林要求。
1.4 造林及養護成本低
鄉土樹種由于是本地常見樹種,一般本地苗圃有各種規格的苗木,因此相較于外來樹種,一是苗木價格較低;二是由于是本地苗圃苗木運輸距離短、非常綠土球小規格苗木可以裸根運輸,運輸成本低;三是本地苗木適應性好,栽植成活率高,需要補植的苗木少,節省了補植費用;四是由于鄉土樹種后期養護管理簡單,養護費用低。綜合以上四點,鄉土樹種造林養護的成本低于外來樹種。
2 園林綠化中提高鄉土樹種利用的策略
鄉土樹種具有上述優勢,但因為是本地樹種,常見多見,經濟條件不允許時樹種選擇和配置不盡完美,造成現在的造林造景設計及造林時樹種選擇求新求異,對鄉土樹種應用存在重視程度不足等問題,據此提出如下提高鄉土樹種應用的策略。
2.1 提高對鄉土樹種應用的重視程度
在園林綠化工程項目中,在規劃設計階段就應該以適地適樹和鄉土樹種的應用為基本原則,而這個原則的確定離不開當地園林、林業主管部門的重視和關注。如北京市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建設技術導則的設計原則中明確提出了:以鄉土樹種為主,構建“復層、異齡、混交、多功能”的近自然地帶性植物群落,形成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充分考慮生物多樣性恢復,為鳥類等野生動物提供食源和棲息場所;充分考慮城市森林功能的發揮,為市民休閑游憩、健身療養、體驗教育等創造條件。北京的百萬畝造林提出以鄉土樹種為主的原則,充分顯示了北京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對鄉土樹種的重視,也為北京市森林資源的骨架和基底訂了調。
2.2 加強鄉土樹種的識別和確認
鄉土樹種含義明確,《中國林業詞典》[2]定義:本地原有天然分布的樹種。鄉土樹種長期處于自然,經長期自然和人工選擇,對本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最適應,抗逆性最強,用來造林,最易成功。識別鄉土樹種的主要目的,一是用鄉土樹種造林容易成功,二是恢復當地潛在植被[3]。但是在領導決策和設計人員設計時,到底哪些樹種和植物是鄉土樹種,就需要識別和確認,當地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應該將識別和確認結果形成鄉土樹種名錄,以提供科學的依據。
2.3 加強鄉土樹種的科學研究
生態文明建設和首都環境建設的需要是全面加強各種鄉土樹種研究的要求,研究包括調查各種鄉土樹種的生長表現包括高生長、胸徑生長、材積生長等,病蟲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樹種的各種利用價值及開發,生物多樣性保護,造林中各樹種的配置等等,形成系統科學具有指導作用的樹種研究結論,指導本地區園林綠化工作的科學開展。一直以來,科研人員對鄉土樹種的研究不全面,重視程度不一,北京及周邊地區對楊樹的研究相對全面而深入,而其他鄉土樹種尤其是經濟利用價值有限的樹種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欠缺。隨著時代進步,新的問題出現,新的課題也應該加強研究,如楊柳飛絮困擾著春季北方城市城鎮的市民,如何有效控制鄉土樹種楊柳樹飛絮是一個新的課題。北京榆樹、桑樹等鄉土樹種的應用研究應該加強。病蟲害防治中目前農藥防治還是簡單易行但是污染環境,強化生物防治就是應該攻堅的課題;蛀干害蟲的危害還沒有簡單方便地控制措施;棗瘋病、泡桐叢枝病等的治療控制方法和措施也不能做到藥到病除。因此鄉土樹種的科學研究還是大有可為,也應該大力加強的。
2.4 提高園林綠化從業者的水平
一是了解樹木的生物習性,在設計中合理配置樹種,突出鄉土樹種的應用。根據綠化地區的立地條件選擇合適的樹種,如沙土、黏性土壤上栽植的樹木就應該不完全相同。根據風俗習慣配置樹種,如北京地區,庭院不栽植常綠樹種,“桑皂杜梨槐,不進陰陽宅”等說法,在園林綠化設計中就要關注,雖然是鄉土樹種,但種植時也要考慮風俗習慣。根據周邊環境選擇合適的樹種,樹種選擇和配置要考慮周邊的環境,如北京市大興區梨樹分布廣泛,在周邊造林設計中不能設計檜柏,避免銹病的轉主寄生。二是提高施工技術水平,確保成活率。即使鄉土樹種也不是栽上就成活的,樹木種植講究環環相扣,苗木來源、質量、起苗、運輸、栽植、澆水之間的協調和緊湊至關重要,園林綠化從業者要提高自身技術水平,掌握技術要點,才能確保成活和景觀效果。三是提高養護水平,鄉土樹種養護相對簡單,但是必要的澆水和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必不可少,掌握病蟲害發生規律適時防治、適時澆水除草防火等,才能保障樹木正常生長,發揮應有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
2.5 促進鄉土樹種產業發展
鄉土樹種具有的分布廣、常見、繁殖容易等特點,讓一些群眾甚至領導對其產生了審美疲勞,盯著樹種缺點不放,如有的群眾不喜歡在村邊等四旁用地栽植國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原因是討厭春尺蠖俗稱吊死鬼的蟲子。其實作為北京市的市樹,國槐枝葉茂密,綠蔭如蓋,適作庭蔭樹和行道樹。配植于公園、建筑四周、街坊住宅區及草坪上,也極相宜。夏秋可觀花,并為優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藥,種子可作飼料等。國槐又是防風固沙,用材及經濟林兼用的樹種,是城鄉良好的遮蔭樹和行道樹種,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鄉土樹種因為上述及多種原因,目前存在苗圃栽植數量少,市場價格過低,不能滿足造林需要的情況。因此各級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應關注鄉土樹種的產業發展,根據園林綠化工程項目情況制定苗木發展規劃,苗圃改變求新求異的現狀,讓鄉土樹種成為苗圃的主角,成為園林綠化植物的主角。
3 結束語
現在人們對于環境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的過程中,園林綠化工作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工作效果,進而保持生態平衡,并確保園林綠化事業以低成本的條件發揮更好的經濟效益,改善居民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仇方赫.論鄉土樹種的優勢[J].北京農業,2012(12):180.
[2]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業詞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70.
[3]王俊杰,孟少童,張繼強.鄉土樹種概念及其簡易判定[J].甘肅林業科技,2014,39(3):79-81.
收稿日期:2020-04-11
作者簡介:劉賓(1972-),男,漢族,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營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