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互聯網在各個行業中都得到了良好的應用,尤其是在企業工會方面,互聯網的應用促進了工會工作方法的創新。為此,本文對基于“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工會工作方法進行了探究,希望進一步創新企業工會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工會;影響;工作方法
引言:
隨著互聯網科技在企業中的廣泛應用,傳統的企業工會工作方法已經不再適應企業的發展,急需做出有效的轉變與創新,以此才能保持企業市場的競爭力,推動企業進步與發展。所以,企業工會工作要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充分認識到“互聯網+”給企業工會工作帶來的影響,合理利用互聯網創新企業工會工作方法,提高企業工會工作實效性。
一、企業工會工作職責
企業工會是一種由勞動者組織起來的特殊社會組織,主要的工作職責包括勞動者的經濟生活與社會生活等方面,在勞動者的勞動關系確定與變化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簡單的說,企業工會就是勞動者的代表,需要負責解決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出現的矛盾,是市場經濟中勞動關系的重要組成。
二、“互聯網+”給企業工會工作帶來的影響
(一)擴展工會信息傳播渠道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工會的工作方式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由于互聯網具有較高的開放性與共享性,使得企業工會工作的開展具有更高的靈活度,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的社會化程度[1]。另外,在企業工會工作中科學的利用互聯網可以幫助工會管理人員更快、更及時地獲取有效的工會信息,同時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工會信息發布與傳播,使得工會信息傳播渠道得以擴展,工會信息傳播過程變得更加順暢,有助于企業職工與企業領導互相了解,加強思想上的統一,進而保證企業工會工作順利進行。
(二)豐富工會工作方式
傳統的企業工會工作方式主要是企業廣播、企業大會和企業內部文件等,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工會精神的傳達與落實具有滯后性,并且無法在第一時間做到全面的覆蓋[2]。而“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工會工作方式得到了創新與豐富,工會工作人員可以利用網絡傳播工會精神,也可以開展網絡工會工作,工會工作方式變得更加豐富,獲得的工作效果也更好。另外,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工會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去完善工會體系建立,提高工會工作方式的靈活性,促進工會工作效果不斷提升。
(三)為工會民主參與奠定基礎
與傳統的工會工作模式不同的是,“互聯網+”背景下構建企業工會工作模式可以在網絡上與全體的企業職工進行在線交流,可以提高交流的時效性與廣泛性,以此幫助企業工會更好的了解每一個職工的思想動態與現實困難等,從而為企業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支持。而且基于“互聯網+”的企業工會工作模式打破了傳統的面對面參與限制,工會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網絡與企業職工進行視頻交流為工會民主參與奠定了良好基礎,民主參與途徑更加多樣化。
三、“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工會工作方法
(一)建立“互聯網+工會”新型工作模式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的經營模式與發展模式等都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因此企業工會工作方法也必須做出有效的改變,以此適應企業發展,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首先,企業工會要提高對“互聯網+”的認識與理解,要看到“互聯網+”時代給企業工會工作帶來的積極影響,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在工會工作中應用互聯網技術,為企業工會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保障,提高工會工作效率。其次,要靈活運用互聯網開展工會工作,與企業員工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實時宣傳工會精神、落實工會工作等。例如企業工會可以建立工會QQ群、微信群等,利用社交軟件及時了解企業職工的工作實際情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記錄他們的工作信息、生活信息等,為工會決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加快基于“互聯網+”的現代化工會平臺建設
企業工會工作方法的創新是保證企業經營發展以及生產順利進行的前提保障,需要與企業發展的實際與時代的發展趨勢相適應。因此,企業工會在開展具體的工作時,要充分發揮出“互聯網+”的作用,加快基于“互聯網+”的現代化工會平臺建設,對企業經營、企業職工以及市場等多方面的信息進行全面收集與整理,并根據信息的內容及時調整工會工作方法與工作重點。以國外施工隊伍的工會工作為例,由于施工地點在國外,工會工作的開展難度要遠遠高于國內,因此可以利用“互聯網+”開辟國外職工的學習陣地,建立微信課堂、流動講堂等,或者創辦企業內部的電子月刊,通過多元化的形式開展企業工會工作,對國外的施工隊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了解職工的工作壓力,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促進其適應國外的生活,提高工作效果。
(三)完善工會工作檢驗與評估機制
企業工會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企業職工的支持與幫助,因此企業工會在開展各項工作的同時,要積極聽取基層職工的意見與心聲,要以企業職工為工作核心,圍繞企業職工的現實問題開展工會工作,以此才能確保企業工會工作的有效性與科學性。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工會工作人員需要借助“互聯網+”完善工會工作檢驗與評估機制,創設工會工作意見專欄,接受全體企業職工的工作監督與指導建議等。企業工會工作人員要對工會平臺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定期評估,關注企業職工的參與度、互動情況以及瀏覽情況等,進而為企業工會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幫助。
四、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工會工作方法的創新要立足于企業經營發展實際,要從企業職工的角度入手,在工作的各個方面滲透互聯網技術,利用互聯網的開放性與共享性擴展工會信息獲取與傳播渠道,并在“互聯網+”
的支撐下建立完好的、新型的企業工會工作模式,建立現代化的工會平臺,進而為企業職工提供更加優質、全面以及便捷的服務,促進企業職工身心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何蘭紅.基于"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工會工作方法略談[J].青年與社會, 2019.
[2]王俊喆."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工會工作方法創新初探[J].現代國企研究, 2018, (012):182-182.
作者簡介:吳仕忠(1977.10-),男,漢,貴州鎮寧,大學本科,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