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幼兒園 馬秀珍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促使幼兒園教育的指導綱要方針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各地幼兒園在開展各類生成課程的探索實踐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關注每一個幼兒的個體發展,促使他們富有個性地發展。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基于本地區及本園實際,積極探索促進幼兒健康全面成長的有效教學途徑與方法,為幼兒創設適于其發展的空間與平臺,在有效地支持與引導中激發孩子對主題探究互動的生成興趣,實現探究活動有效性和幼兒能力的全面提升。
主題課程的開發設計離不開一線教師的資料搜集與調研,在幼兒園主題活動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幼兒教師要能夠改變過去抱著既定園本或依據小學教學內容傳授幼兒知識的固有觀念,創新思想意識重視本土資源文化與園本課程開發的融合,結合本班幼兒的既有認知水平搜集幼兒感興趣的教育信息,在課余時間不斷充實自我,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要能夠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效的本土資源信息進行整合。
首先,教師要能夠積極參加幼兒園或上級領導部門組織的各項培訓,通過理論學習、網絡學習與外出學習,在培訓中與專家和優秀教師交流探討,結合理論與實踐共同商定有效的課程資源開發計劃。其次,在實踐主題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幼兒園要能選出有經驗的優秀老師帶領其他教師共同開展實踐探究,通過與幼兒家長、社會團體等的訪談搜集與本園、本班幼兒教育相契合的教育資源,教師要能夠將資源進行有效的梳理分析和篩選,保留有效的教育資源信息。最后,教師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認真觀察幼兒行為,根據兒童興趣篩選確定具體主題方向,在挖掘主題教育價值的過程中為后續活動開展奠定基礎。
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有效推進實施,兒童在主題活動中的地位日益受到教師重視。教師在確定探究內容,設計主題活動目標時要能夠基于兒童本位思想,在既有資源的整合篩選中確定重點,科學制定主題活動目標。
針對主題活動目標的設計,教師可以從幼兒主體地位著眼,憑借自身多年的教育經驗對篩選出的主題做進一步的價值判斷:哪些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意義?這些主題活動的開展是否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通過開展這次探究活動幼兒的能力能從哪些方面獲得發展?并針對幼兒認知技能、活動開展的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等方面設計詳盡的細化的目標,以《我掉牙了》這一科學探究活動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了解牙齒的外形特征,提升幼兒觀察和分類概括能力;通過科學探究實驗的方法挖掘蛀牙形成的原因,形成科學的學習態度;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在學習活動中學習牙齒相關經驗;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態度認識換牙,在主題活動中掌握保護牙齒的正確方法,提高幼兒保護牙齒的意識。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心理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將主題分解為不同領域的具體教學內容,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構建模塊化網絡,在文化整合過程中完成體系構建,實現教育資源的平衡合理化。
比如:在引導中班學生進行自然探究主題活動“銀杏”時,教師可以先在課前查閱資料了解有關銀杏樹的歷史、生長周期及其四季變化、生活中銀杏樹的功用效能等,并且利用課余時間實際觀察銀杏樹,感受雌雄銀杏樹的不同。并將觀察到的信息以關鍵詞的形式記錄在思維導圖中,以有效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在頭腦中形成關于銀杏的知識網絡,同時在主題探究時,幼兒也會從天氣的變化中發現銀杏的生長變化關系,在思維導圖的豐富中預設主題內容。
針對在思維導圖設計中細化出來的不同模塊子主題,教師能夠在不同領域主題教育活動實施中找到與幼兒既有認知相契合活動,在主題活動內容的設計實施中豐富和優化教學過程,細化主題活動方案,以探究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有效策略。
隨著主題活動的深入推進實施,一些主題活動可能會受到季節性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實施過程受到阻礙,遇到瓶頸。教師可以針對具體活動內容做出具體優化調整。比如:針對中秋節“做月餅”這一活動,由于幼兒已經具備了一定經驗,也調動了其參與積極性,在后續活動中,教師可以從不同領域引導幼兒參與活動,如在繪畫或手工課活動中引導孩子們探索創造月餅的各種形狀;其次,基于數學活動發展幼兒買賣交往的游戲經驗,并在此過程中發展孩子們的協作交往能力。這個過程中的數學活動設計靈感正是來自幼兒制作月餅活動,當孩子們用橡皮泥和黏土制作出月餅后,其中一個孩子問:“老師,我做的這個青餅娃娃可以到游戲區去賣嗎?”基于這一提議,我們立刻組織了“月餅鋪子”活動,根據幼兒制作的月餅質量,在買賣區設計了不同價位表,一位幼兒充當老板,其他幼兒作為客戶來買,在角色游戲實施中不僅激發了幼兒的參與興趣,也有效充實了主題活動內容。
主題課程的確定和設計實施完成后并非就“萬事大吉”了,教師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要能夠通過完善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體系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主題活動中,當主題活動實施結束后教師要能夠回顧與反思整個主題活動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反復整改和研磨過程中進一步完善主題活動。
比如: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從幼兒的親身體驗入手,引導幼兒自主參與到主題活動評價中,將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拿出來分享,教會幼兒正確面對,并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同時教師自身要能夠從不同的方面對主題活動進行深入的反思,比如幼兒是否在主題活動實施過程中更加愿意參與了,在活動過程中是否其自主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更加愿意與人交流分享發現了?教師自身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有沒有需要改進提升的地方?還可以在哪些方面優化活動設計以保證活動有序進行?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資料的儲存方式是怎樣的,有沒有將主題實施過程涉及的書面性資料保存完整以為后續活動提供借鑒等。在多方面的思考反思中完善主題活動,以尋求改進之策。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在開展設計主題課程活動時,要能夠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從多個方面著手切入,精心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五大領域活動,通過多方調查探究收集有效信息;篩選探究重點確立主題活動目標;利用思維導圖拓展確定主題框架;根據幼兒特點設計多種主題活動;重視整體主題活動的總結與反思,在研磨改進中完善主題,在優化主題設計過程的同時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