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振剛(右一)與項目管理團隊召開現場分析會。
王振剛說話干脆利落,語氣堅定,給人一種精明強干的印象。他是勝利油建副總工程師、第四項目管理部、青寧項目部經理,2017~2019年連續三次被評為石油工程建設公司勞模、金牌項目經理。完成產值超10億元,且個個項目都盈利——聯想到這些亮眼的成績,人們不免對眼前這個中等身材、瘦削莖干的中年人生出一種崇敬之情。
上世紀90年代起,勝利油建公司就在闖市場的路上不斷地嘗試,在經歷了幾次三番市場的摸爬滾打后,王振剛決定采用“以守為攻”的市場開發策略,守好陣地,再向周邊輻射,步步為營的開發市場?!皬某杀竞统晒C率上來講,我認為闖市場不如守市場。”他說。
自擔任項目經理以來,王振剛完成的項目產值已超10億元。從最早2011年的山東天然氣管網日照聯絡線,到2015年的天津液化天然氣(LNG)項目輸氣干線工程(六標段),再到2018年的鄂安滄輸氣管道一期工程(一標段),乃至正在建設中的青寧輸氣管道一標段A區段,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穩扎穩打贏得的市場。
王振剛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把每一個工程都當作一件作品來完成。電焊高級技師出身的他,對工程質量的要求近乎苛刻。每一道焊口的焊接工藝、技術參數、焊接道數都必須嚴格執行工藝文件,關鍵焊口他還會親自查看探傷報告。到目前為止,他所帶過的工程,焊接一次合格率都維持在98%以上,在業內堪稱是一流水準。
除了工程質量上的精益求精,他在工程的運行管理上也相當出色。
在2018年施工的鄂安滄輸氣管道工程中,僅用215天就建設完成了112公里管線,達到運行條件。那是一場極其艱苦的鏖戰,王振剛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足5個小時,本來就瘦,一個項目下來,竟又瘦了5公斤,雙頰都已微微凹陷下去。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高質量高標準完成任務,令所有人由衷地欽佩,業主對他的標段最放心,說他是“不用揚鞭自奮蹄”,經此一役,也讓他在業界樹立了赫赫威名。
近幾年,第四項目管理部憑借天津LNG、鄂安滄輸氣管道的口碑,又承攬了日京線、孤羅東-孤永東等系統內工程,同時也在日照叫響了“勝利油建”的品牌,以日照市為中心,逐步向周邊輻射,打開了系統外的地方市場。
這就是他所說的“守市場”,憑借他的執著和堅持“守”住了市場,而新的市場也就隨之而來了。幾乎每年都有兩三億元的項目中標,常常是這個項目還沒干完,下個項目就已經接上了。這是靠他和他的團隊辛勤付出和良好的工程質量換來的。
效,重在一個“挖”字。王振剛的項目個個盈利,不是靠守,而是采取主動進攻的形勢,深入挖潛得來的。
當前,工程施工成本越來越透明,利潤也越來越薄,要保證項目利潤就要靠“挖潛”。詳細周密的前期策劃是他們項目部盈利的“秘訣”。
從接到項目信息開始,到工程開工前的這段時間,他和團隊成員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研究標書上,全線踏勘不下五六遍,中標后還要再反復踏勘,直到把整個標書、設計圖紙全部爛熟于胸。哪里易于施工,就向哪里要效益;施工難度大的地方,就向施工方案要效益。他說“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本書就是標書。他們的施工組織設計詳細到每一臺挖機、每一個彎頭,施工中,嚴格按前期策劃來組織,科學組織,精細施工,才保證每個項目均能盈利。
王振剛有一本賬,密密麻麻的寫滿了數字。團隊成員包括班組長都要記賬,每一筆錢都要花得明明白白。每個月的經濟活動分析會上,對賬對機組長來說是最煎熬的環節,如果有一筆款項記得不清楚,或是和王振剛的賬對不上,不用說話,王振剛一個犀利的眼神都能讓人急出一身汗來。正因為這樣,才練就了第四項目管理部人人會算賬、人人算細賬的本領。
在今年的青寧項目上,電焊工考試需要支架,供應部門提出采購計劃,12號槽鋼、角鋼等材料,被王振剛打了回來。于是,供應和后勤保障部一起找來舊鋼管、舊鋼板,制作了支架,節省1200余元。錢雖然不多,卻把“過緊日子”的思想根植在每一個職工心里。王振剛說:“我們的項目之所以個個盈利,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摳出來的?!?/p>
“項目部是落實各項政策的基層單位,項目經理的職責就是抓落實?!蓖跽駝偸冀K在一個“實”字上下功夫,真抓實干,出實招,見實效,他帶出的隊伍也跟他一樣,執行力強,精干高效。
工程施工中杜絕“以包代管”,要如何杜絕?在長期的施工管理中,王振剛構建了一套項目管理體系,從項目開工準備階段到項目完工全過程,將分包納入體系統一管理,定期進行督導檢查。每月對分包商進行月度考核,組織主要管理人員考核打分,對考核不合格的分包商進行約談,連續兩個月考核不合格的堅決予以清退。
5月1日起,《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施行。項目施工的農民工管理是一大難題。勝利油建公司早在2019年底就對落實農民工實名制工作做出了部署,王振剛也早早地著手對農民工進行認真梳理。從勞務公司入手,查勞務分包合同,查勞務合同,查租賃合同,查雇傭合同……所有相關聯的業務徹底排查清理。
今年春節期間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前期實名制工作的一次推進和預演。管理部上下全部行動起來,挨個分包商排查、核對信息、統計上報,不管人在哪里,600多名農民工全部統計在冊,每天上報行蹤、測量體溫,提前做好居家隔離,學習防疫知識。這一場疫情成為提前檢驗農民工實名制落實情況的一次大考,在這次大考中,青寧項目部拿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2月20日,他們在全線五家施工單位中第一個實現復工。
“加大‘兩金’清理力度、加強資金管控、向分包要效益”這一系列措施在王振剛的項目上項項擲地有聲,一整套組合拳打出去,招招都能見到實效,才讓這塊沉甸甸的金牌散發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