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下高校圖書館是高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載體,是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為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是高校圖書館自創立以來的核心功能。高校圖書館作為服務育人的重要基地,必須引進新的服務理念,它的發展離不開新時代新技術及專業培訓的支持。本文簡要分析了服務育人的具體條件,對其進行理念特征梳理,進而分析研究了個人素養、技術建設、社團活動在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校? 圖書館? 服務育人
一、提升個人素養,如何建設具有奉獻精神的館員隊伍
1.加強源頭選人,建設專業化服務團隊
把關好招募館員環節,實行館員人才儲備計劃,提升高校圖書館館員服務育人的專業化水平。專業對口,傾向于圖書館管理類專業背景的館員,他們對服務管理理解得更加到位。另外,應該增加在職館員深造學習的機會,幫助在職館員進修,為其搭建工作交流的平臺。
2.加強培訓教育,實現與時俱進
開展相關的館員培訓,加強對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館員團隊的建設。在新時代背景下下,專業館員是引領館員認識并了解圖書館豐富資源的引路人,高素質的專業館員是高校需要的,高校應對這些館員進行專業培訓,不定期更新培訓內容,組成培訓內容學習團隊,相互促進學習能力的提升和發展。高校也應提供給館員出國深造和進企業親身實踐的機會,這樣一來符合社會發展的圖書館管理知識才可以被館員學習到進而將先進的理念和知識傳達給館員,為館員更好的服務發展助力。專業館員要終身學習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水平,積極考取圖書館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專業館員也要積極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積累實際工作經驗。專業館員要不斷學習,移動終端等載體是很好的學習平臺,依托線上和線下云學習平臺,在專業課程學習中進行全方位混合式個性化學習,針對館員不同能力和個性差異,創造個性化培養方案,進行分層培養,對癥下藥,做適合的培訓內容,盡力挖掘館員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激發每一位館員學習的潛能。
3.科學評估,建設高效的人才替換機制
對館員的職業水平應進行定期評估,對于符合要求的館員進行獎勵,不符合的進行處罰和替換。高校內部專業館員的水平得以提升的同時,應創建一支兼職館員隊伍,積極引進校外高水平人才,一方面,引進學術界內知名教授,另一方面,引進業內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通過內外并舉的方式綜合提升高校圖書館專業館員團隊服務育人的水平。
二、加強技術建設,如何提供具備智能化服務的閱覽場所。
1.個性化感知,挖掘讀者閱讀需求。
個性化感知系統是新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應用的方式之一,也是其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拉近師生讀者,圖書館和書籍之間距離的根本所在。實際應用中,新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共同推進了個性化感知系統的建立和發展,它需要遙感技術,識別技術,定位技術,大數據等技術的支持才能跟蹤和更準確找到書的位置,從而了解圖書館藏書籍的出借和歸還狀態。深度挖掘師生讀者閱讀喜好,將其與圖書信息共享聯系,成為個性化感知的第一步信息,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建立更精確的信息。
2.加強技術服務,拓展資源建設。
高校圖書館較顯著的功能是連接性。物聯網技術的進步與應用方便了圖書館感知系統,使用物聯網等技術,可以實現資源定位和搜索等服務,大數據時代連接性這一特性迎來新的問題,表現在為了滿足更傾向于知識個性化和數據的深層次組織的讀者需求,綜合分析得出,應提升和多樣化高校圖書館的綜合服務形態及服務性能。比如說,組建高校圖書館服務終端,包括網絡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手機圖書館,24小時自助圖書館等,這是由大量終端設備形成的。社會生活和其他活動的非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將成為資源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終端將在高校圖書館服務的構建中為其提供數據信息。
3.智能化建設,豐富資源存儲量。
互聯網時代,電子資源的引進是大勢所趨,利用新技術,豐富高校智能館藏資源。文檔資源信息智能化分析中使用電子資源使得開發高校圖書館學術資源智能搜索系統成為可能。電子資源性能的提高將推動信息智能化系統,提高搜索引擎的搜索效率和準確率,從而為圖書館提供更加人性化,個性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服務,為智慧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此看來,電子資源的使用無疑會推動高校圖書館更加智能化,每個節點都趨向于智能化是資源網絡平臺的特點之一,為成千上萬的讀者建立了便捷互通智能服務方式,以往的獨立各自成局已成為歷史,圖書館服務信息、高校信息智能化應體現服務智能化,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做好圖書館智能化建設。它為讀者創造了輕松而個性化的閱讀環境。在智能信息圖書館服務過程中,讀者可以以智能服務狀態進入圖書館,這也減少了檢索書籍的時間。當然,高校圖書館服務的智能化也培養了讀者自主查詢的主動性,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降低了學校的管理成本。
三、開展社團活動,如何組建掌握專業能力的館員隊伍。
1.社團與圖書館服務對接,加強引導
高校社團是大學生追求共同興趣、愛好而形成的自發性組織,具有引導、凝聚、交流等教育功能。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的承載和傳遞中心,應將圖書館自身融入學生喜愛的社團活動中,為了讓學生了解圖書館,充分地利用圖書館,使圖書館在社團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圖書館應該做好兩件事:第一,圖書館館員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了解社團信息,掌握社團資源,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并指導社團活動,也就是說圖書館館員要走出去。第二,建立圖書館服務社團,比如讀者管理委員會、讀者協會,并定期開展活動,讓學生了解圖書館,喜歡到圖書館來,即將學生引進來。通過走出、引進的方式,使圖書館與學生社團的聯系更加緊密,既有助于圖書館資源的利用,又有助于學生服務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社團活動的開展。
2.及時雙向反饋處理,提升服務水平
學生及時反饋對圖書資源的需求,館員對于學生的需求進行及時反饋,缺少的圖書資源進行補充,盡最大可能地滿足學生對于圖書館的需求。
圖書館服務隨著社會環境不斷變化,變化主要發生在服務轉型上,學生期待圖書館扮演“社會服務紐帶”角色。學生和圖書館的關系不再是不聞不問互不相干的,圖書館應更加關注學生在使用圖書館各類資源后學習和收獲到了什么。
結語: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的建設需要師生和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服務育人建設的重要性,在圖書館的智能管理中建立具有前瞻性、提供智能服務的愿景。同時督促館員與時俱進提升個人素養和專業水平,主動布局謀劃,改善服務,更新氣象,為中國高校圖書館發展制造不竭動力。
參考文獻:
[1]胡小惠.論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流通工作與服務育人[J].中國科技信息,2006(01):67-67.
[2]鄧彥.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服務育人的理性思考[J].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工作,2007,27(06):59-60.
[3]鄒薇,趙學勤.淺議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的服務育人工作[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02):78-80.
作者簡介:張藝(1993-),女,漢族,山東青島人,碩士,圖書館工具書庫,專技十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