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翔 趙爭 趙沖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高校教育體制的日漸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日漸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呈現多層次化,作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線管理者,輔導員有責任努力探索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本文通過介紹大學生心理問題狀況、存在原因,進而提出解決途徑與策略。
【關鍵詞】輔導員? 心理健康? 教育? 大學生
大學階段是學生結束了高考,進入相對輕松、自由的一個環境的時期,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逐漸成熟定型的關鍵階段。進入大學后,學生由之前有人管,只朝著一個目標前進的緊張狀態一下子進入更多需要自覺、自律、自我約束的大學生活,不免會產生迷茫、憂慮、浮躁等情緒,心理問題不斷涌現,這時候就需要及時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保證學生的學習生活正常進行。
1、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現狀及原因
1.1新環境導致的迷茫焦慮
進入大學之前,很多學生都未離開過家,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都欠缺很多,背井離鄉來到大學之后,班內同學也都來自五湖四海,性格特點、愛好等都存在諸多不同,很多學生在陌生的環境下會產生諸多情緒,有些是因為思念家鄉和父母,有些是因為不適應新環境,總之在剛入學時部分同學會出現一定的心理問題,以輕度焦慮和迷茫為主。
1.2人際交往產生的心理問題
當代大學生逐漸以“00后”為主,新一代學生更注重自我感受,注重個性展示和私人空間,大學生活也是一個小社會,集體生活中,很多同學會因為本身性格或個性特點不愿意與其他同學交往相處,封閉自我,從而產生焦慮甚至是抑郁等心理問題。
1.3學習方式不同造成的心理問題
進入大學后,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很大的轉變,由老師引領式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律意識和主動學習的態度,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后會出現不知所措、迷茫的情緒心理,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將被動轉化為被動,很多學生更是因為缺乏自律意識沉迷游戲,久而久之產生厭學等心理問題。
1.4就業壓力造成的心理問題
臨近畢業,大部分學生都會因為擇業、就業的壓力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隨著高校不斷擴招,更多企業對應聘員工的學歷和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學生可能會面臨“畢業即失業”的情況,心理壓力和失望情緒日漸彌漫,甚至會出現抑郁以及逃避現實等心理問題。
2、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徑
2.1提高輔導員自身心理輔導能力
隨著輔導員隊伍越來越年輕化,輔導員在與學生接觸時更有優勢,更容易走進學生內部。但由于輔導員畢業于不同專業,部分老師缺乏心理學相關知識,也未考取心理咨詢師證書,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時會出現缺乏技巧、過于直白、無從下手等問題。因此在高校教育過程中,每位輔導員都應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咨詢能力,在日常工作的同時,應多閱讀心理學相關的書籍文獻,學校也應定期為輔導員教師組織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使輔導員教師能夠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詢技巧和策略,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心理問題,走出困境。
2.2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在學生大一入學時,輔導員應積極配合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并積極反饋測試結果,對結果中出現心理異常的同學,應盡快制定訪談方案,根據異常程度安排一對一心理咨詢和輔導,了解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并結合心理咨詢技巧和溝通經驗為學生排憂解惑,盡快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問題困境。同時,輔導員應根據測試結果為每位大一新生建立心理檔案,并形成動態跟蹤記錄表,實時記錄學生心理動態,定期總結反思,提高咨詢技巧,并將案例整合匯總,積極與其他學院輔導員進行探討和交流,針對同類心理問題作出更好的解決和溝通對策。
2.3建立五級心理教育工作體系
高校應積極探索建立“學校心理咨詢中心—輔導員—心理委員—宿舍心理信息員—學生本人”五級心理教育工作體系,心理健康教育僅憑輔導員一己之力,是很難完全實現并充分準備的,目前的高校輔導員一人至少帶200到300個左右的學生,而學生的心理問題多種多樣。這時候,高校可探索五級心理教育工作模式。
按照國家對高校學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要求,每個高校都基本配備心理咨詢室,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咨詢室應積極匯總整合心理溝通案例,并定期協助學校組織心理講座,以及建立咨詢室與輔導員之間的高度聯系,實現資源共享互助;輔導員應積極將獲得的心理知識與技巧共享給班級的心理委員,并培養骨干,幫助輔導員共同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心理委員及骨干應及時溝通每個宿舍的心理信息員,動態記錄學生情況;宿舍信息員應積極配合輔導員及心理委員、骨干做好宿舍成員心理溝通和觀察工作,對出現心理問題的同學及時溝通和匯報。
當前國家對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重視,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一線人員,應更加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把該項工作落在實處,積極推進。努力積極探索創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策略,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一男.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探究[J].前沿,2013(10).
[2]李洪福,馬艷紅.淺析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好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教師,2014(01):246+248.
[3]鄭華萍,姜麗萍,孫媛媛,郭鵬.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理論導刊,2008(04).
作者簡介:汲翔(1995-),女,山東濟南人,碩士研究生,三級心理咨詢師,主要從事學生管理工作。趙爭(1989-),男,山東濟南人,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主要從事學生管理工作。趙沖(1992-)男,黑龍江省虎林市,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主要從事學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