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蓮

【摘 要】 目的:探討治療高血壓中應用小劑量氨氯地平聯合替米沙坦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對象是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治療的68例高血壓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給予患者小劑量氨氯地平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替米沙坦治療,將兩組血壓變化和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舒張壓分別為(86.8±9.1)mmHg、(104.6±10.6)mmHg;收縮壓分別為(123.5±10.7)mmHg、(148.7±15.2)mmHg,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小劑量氨氯地平聯合替米沙坦治療高血壓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小劑量;氨氯地平;替米沙坦;高血壓
我國高血壓的發病率非常高,并需要終身治療,隨著人口老齡化、飲食結構改變,該病發病率仍有升高趨勢,是導致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嚴重威脅高血壓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為提高治療效果,目前多主張聯合用藥[1]。本研究對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采取小劑量氨氯地平聯合替米沙坦治療,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的對象是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來本院就診的68例高血壓患者,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連續3d對患者測量3次血壓,取平均值,患者舒張壓在90mmHg或以上,收縮壓在140mmHg或以上為高血壓;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將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合并其他器質性疾病患者及藥物過敏患者排除。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患者中男15例,女19例;平均年齡(61.8±2.8)歲;平均病程(3.9±1.9)年;其中高血壓Ⅰ級患者有14例,Ⅱ級患者有20例。對照組男14例,女20例;平均年齡(61.6±2.5)歲;平均病程(3.9±1.1)年;其中高血壓Ⅰ級患者有16例,Ⅱ級患者有1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小劑量氨氯地平治療(生產廠家:大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24)。口服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觀察組給予患者小劑量氨氯地平聯合替米沙坦治療,氨氯地平的使用劑量和對照組相同;同時再給予患者替米沙坦口服(生產廠家:宜昌長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805),劑量為每次40mg,每日2次。兩組1個療程均為1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情況,同時比較兩組療效。2)療效判定標準:根據患者癥狀、血壓改善情況將療效分為3個等級,即顯著有效、一般有效及無效。顯著有效:1個療程后,患者的高血壓癥狀完全消失或顯著減輕,血壓達到正常范圍,或舒張壓降低超過20mmHg,但未達到正常范圍;一般有效:1個療程后,患者的高血壓癥狀相比治療前有所減輕,血壓有所降低,舒張壓降低在10mmHg以上,或收縮壓降低超過30mmHg,未達到正常范圍;無效:患者高血壓各癥狀無改善,未達到以上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顯效25例,有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12%;對照組患者顯著15例,有效12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9.41%;兩組患者存在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舒張壓分別為(113.5±12.5)mmHg、(112.8±12.1)mmHg;收縮壓分別為(163.7±15.2)mmHg、(165.2±14.8)mmHg,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舒張壓分別為(86.8±9.1)mmHg、(104.6±10.6)mmHg;收縮壓分別為(123.5±10.7)mmHg、(148.7±15.2)mmHg,存在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我國高血壓患者日益增多,調查顯示,我國高血壓人數已經超過3億,并有年輕化趨勢,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2-3]。該病發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該病和遺傳、環境、飲食、肥胖等因素有關,早期癥狀較為隱匿,逐漸發展出現頭暈、失眠、心悸等癥狀,如不能及時控制血壓,可導致多器官受損,同時該病是導致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之一,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治療高血壓多主張聯合用藥,以減少不良反應,達到更好的效果。氨氯地平為一種鈣離子拮抗劑,該藥物可對鈣離子通道進行阻滯,有效減少血管壁細胞的鈣離子,從而松弛血管,來達到降壓效果[4]。同時氨氯地平對血管有高選擇性,可達到保護心腦血管的效果,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另外,氨氯地平的半衰期較長,用藥較為方便,有助于提高治療依從性[5]。替米沙坦為一種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該藥物可對血管緊張素Ⅱ進行阻斷,來達到擴張血管和降壓的效果。該藥物的藥效時間較長,可有效保持患者血壓,使其維持在穩定狀態,為臨床常見的降壓藥物。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后,替米沙坦的利用率高,快速達到降壓效果,并可減少心臟回血量,來發揮協同效果。本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94.12%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9.41%,兩組患者的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舒張壓、收縮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了小劑量氨氯地平聯合替米沙坦治療高血壓療效確切,可促進血壓恢復到平穩狀態,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柳潔,張湘民,肖潭,等.OSAHS患者自然睡眠期呼吸模式對上氣道流場的影響[J].醫用生物力學,2016,31(06):540-547.
[2] 莫曉云,劉建紅,謝宇萍,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高血壓的特點及危險因素[J].中華醫學雜志,2016,96(08):605-609.
[3] 蔣倩倩,珠勒皮亞·司馬義,陳玉嵐,等.高血壓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腎功能影響因素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45(03):261-267.
[4] 陳成,王先梅,楊麗霞,等.血清salusins水平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高血壓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循環雜志,2016,31(12):1179-1183.
[5] 杜麗娜,任蓉,譚璐,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日間嗜睡與高血壓的關系[J].中華醫學雜志,2016,96(42):3370-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