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書娟 劉慧

【摘 要】 目的:探討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對于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5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為子宮內膜息肉組,2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為子宮內膜癌組,均進行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本研究中的2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以及50例子宮內膜息肉采取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并且經過后期的病理檢查證實診斷準確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總計有16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總計有47例。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準確率為80.00%(16/20),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準確率為94.00%(47/50)。子宮內膜息肉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TAP)、阻力指數(RI)和搏動指數(PI)均明顯高于子宮內膜癌組的患者(P<0.05)。結論: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
【關鍵詞】診斷效果;子宮內膜息肉;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子宮內膜息肉是造成患者陰道出血、經量改變或者月經延長的一個比較常見的原因,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生是因為子宮內膜的纖維間質以及腺體出現局限的增生隆起而導致的一種瘤樣病變,尤其以35~50歲的患者最為多見。子宮內膜息肉的形成與機體過高的雌激素刺激有一定的關系[1]。近些年來,隨著技術以及設備的迅速更新和進步,超聲檢查的方法迅速發展,被大量應用于人體各個的器官檢查中,其中,經陰道超聲檢查可以獲得更高的檢查效果以及分辨率的子宮圖像。本研究主要探討了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對于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效果,研究的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50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為子宮內膜息肉組,2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為子宮內膜癌組。子宮內膜息肉組50例,年齡26~59歲,平均(39.14±5.27)歲;產次1~4次,平均(1.49±0.27)次;體質量42~68kg,平均(57.14±13.66)kg。子宮內膜癌組20例,年齡26~59歲,平均(39.25±5.44)歲;產次1~4次,平均(1.46±0.29)次;體質量42~68kg,平均(57.29±14.25)kg。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采用GE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子宮內膜息肉組和子宮內膜癌組的患者進行檢查,探頭的頻率是5~9MHz。檢查前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其超聲檢查的注意事項,檢查中,保持膀胱截石的體位,采取無菌避孕套套在探頭的頂端位置,囑咐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和子宮內膜癌患者保持放松的狀態,再慢慢地把探頭放進患者的陰道內部,從橫斷面、斜斷面和縱斷面開展掃差,重點關注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和子宮內膜癌患者子宮的形態、大小、血流信號以及內膜區域回聲等,明確患者附件區域的具體影像學資料特點,重點觀察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和子宮內膜癌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TAP)、阻力指數(RI)和搏動指數(PI)。
1.3 觀察指標
記錄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診斷子宮內膜癌以及子宮內膜息肉的準確率;比較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和子宮內膜癌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TAP)、阻力指數(RI)和搏動指數(PI)。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彩超診斷子宮內膜癌和子宮內膜息肉的準確率
本研究中的20例子宮內膜癌患者以及50例子宮內膜息肉采取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并且經過后期的病理檢查證實診斷準確子宮內膜癌患者總計有16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總計有47例,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準確率為80.00%(16/20),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準確率為94.00%(47/50)。
2.2 子宮內膜息肉組和子宮內膜癌組的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數和搏動指數比較
子宮內膜息肉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TAP)、阻力指數(RI)和搏動指數(PI)均明顯高于子宮內膜癌組的患者(P<0.05)。見表1。
3 討論
子宮內膜病變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比較常見的病變,包括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和黏膜下肌瘤等,其準確的和早期的診斷對于后期的預后以及治療比較重要[2]。多項的臨床研究認為,子宮內膜癌以及子宮內膜息肉僅僅依靠觀察臨床癥狀不能做出明確的區分,必須結合影像學的檢查結果[3]。經腹超聲檢查期間,其探頭的頻率比較低,子宮以及探頭之間的距離比較遠,而且患者的肥胖程度、子宮位置以及膀胱充盈度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檢查的效果,造成實際的診斷出現漏診和誤診情況。經陰道則可以直接接觸到患者的病灶區域,使其對子宮內膜病變的診斷提高,患者不需要憋尿,能明顯節省準備的時間,解決部分子宮內膜病變患者無法憋尿的情況[4]。經陰道超聲學檢查能最大程度地預防腹部脂肪以及腸道氣體等造成的干擾,清晰顯示各個盆腔臟器的信號特點和形態結構,在檢查子宮的觀察中,可以清晰顯示子宮內膜的結構,還可以準確的測量其具體的厚度,準確的定位和定量子宮內膜病變[5]。本研究結果發現,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準確率為80.00%(16/20),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準確率為94.00%(47/50),表明經陰道超聲檢查方法對于子宮內膜癌以及子宮內膜息肉都有比較高的診斷準確率。子宮內膜息肉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TAP)、阻力指數(RI)和搏動指數(PI)均明顯高于子宮內膜癌組的患者(P<0.05),表明子宮內膜癌以及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數和搏動指數等超聲檢查特征具有明顯的差異,有助于準確的鑒別。
綜上所述,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可以較好地鑒別診斷子宮內膜癌以及子宮內膜息肉。
參考文獻
[1] 林順和,謝熙,劉超斌,等.宮、腹腔鏡聯合手術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子宮內膜息肉不孕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華生殖與避孕雜志,2018,38(07):542-547.
[2] 郭靜,王勁紅,楊丹,等.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和口服避孕藥預防子宮內膜息肉術后復發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2016,11(06):882-886.
[3] 張穎,陳梅,郭銀樹,等.絕經后婦女子宮內膜息肉樣癌及其癌前病變的臨床特點及宮腔鏡診斷價值[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6,51(05):366-370.
[4] 張文燕,施曉波.經陰道超聲診斷不孕癥常見宮腔病變的分析—300例與宮腔鏡檢查結果的比較[J].生殖與避孕,2015,35(02):137-140.
[5] 黃冬香,郗靜怡,閆靜,等.經腹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子宮瘢痕妊娠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刊,2019,46(08):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