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艷



【摘 要】 目的: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于腎性高血壓患者機體腎動脈狹窄的臨床診斷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的90例腎性高血壓腎動脈狹窄患者為觀察組,90例健康者為對照組,都進行彩超檢查。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腎臟長度、腎臟寬度和腎臟厚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的腎臟葉間動脈RI以及腎臟葉間動脈PSV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腎臟葉間動脈AT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腎動脈內徑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腎動脈PSV、腎動脈峰值流速以及RAR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于腎性高血壓患者機體腎動脈狹窄有較好的診斷效果。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超聲;腎動脈狹窄;腎性高血壓;臨床診斷效果
腎動脈狹窄是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的一個常見發病原因,但是因為腎動脈狹窄沒有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易誤診和漏診,若可以早期診斷及進行治療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出現嚴重的后果[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方法篩查腎動脈狹窄,具有快捷、無創、廉價、特異性強和敏感性高的優勢。本研究分析了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于腎性高血壓患者機體腎動脈狹窄的臨床診斷效果,研究的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的90例腎性高血壓腎動脈狹窄患者為觀察組,90例健康者為對照組。觀察組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齡24~65歲,平均(45.27±19.38)歲;體質量47~85kg,平均(65.34±11.38)kg。對照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齡24~65歲,平均(45.29±20.14)歲;體質量47~85kg,平均(65.29±11.44)kg。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所有的患者都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前1d晚上10點后禁食,而且在檢查的當天需要先排便,然后再檢查。采取HP-2410、GE400CL以及PhilipsHD11-Xe彩色多普勒顯像儀,探頭的頻率是3.5~10.0MHz,取樣容積的直徑是3mm,由同一個醫師進行操作,進行側腰部冠狀切和腹正中橫切的常規掃查切面,注意認真掃查患者右前腹肋緣下或者肋間部位,在患者深吸氣末進行屏氣,利用患者的肝膽囊當做透聲窗,以顯示患者的右腎動脈,針對比較肥胖的患者,注意需要在左腋前線肋緣下或者肋間進行探頭加壓掃查,利用患者的左腎當做透聲窗,以顯示患者的左腎動脈,血流方向與診斷面聲速之間的夾角小于40°,然后進一步在彩色血流的引導下,對患者腎外段以及腎動脈的多個部位獲得多普勒頻譜,在上述的切面獲取最佳的多普勒頻譜上,檢測腎動脈峰值流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腎臟長度、腎臟寬度和腎臟厚度。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腎動脈PSV、腎動脈峰值流速、腎動脈內徑、RAR。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腎臟葉間動脈RI、腎臟葉間動脈AT、腎臟葉間動脈PSV。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的檢驗分別采用t檢驗與卡方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腎臟長度、腎臟寬度和腎臟厚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腎臟長度、腎臟寬度和腎臟厚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腎臟葉間動脈RI、腎臟葉間動脈AT、腎臟葉間動脈PSV比較
兩組的腎臟葉間動脈RI以及腎臟葉間動脈PSV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腎臟葉間動脈AT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腎動脈PSV、腎動脈峰值流速、腎動脈內徑、RAR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腎動脈內徑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腎動脈PSV、腎動脈峰值流速以及RAR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具有病情發展快速以及治療難度高等特點,往往會引起難治繼發性高血壓的發生,早期的檢測可以幫助臨床醫師準確的診斷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患者的病情[2]。血管造影在腎動脈狹窄的診斷中能比較準確的、直觀的以及清晰的顯示患者的腎動脈,特別是Ⅲ級以下的腎動脈的小分支,但是血管造影檢查的價格較高,且是有創檢查,造影劑如碘佛醇注射液、碘普羅胺注射液、碘帕醇注射液等,有可能使部分的患者出現造影劑腎損害,使其應用受到了限制[3]。在臨床診斷腎動脈狹窄的所有檢查方法中,彩色多普勒超聲方法不僅具有價格低廉、無創、檢查方便、沒有造影劑腎毒性損害以及沒有輻射等多種優點,而且可以實時的反映血流動力學的狀況,被認為是腎動脈狹窄患者的首選篩查工具[4-5]。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腎臟長度、腎臟寬度和腎臟厚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腎動脈狹窄患者的腎臟大小與健康者明顯不同。觀察組患者的腎臟葉間動脈AT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腎動脈內徑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腎動脈PSV、腎動脈峰值流速以及RAR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通過彩超檢查腎臟葉間動脈參數能更好的診斷腎動脈狹窄。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于腎性高血壓患者機體腎動脈狹窄有較好的診斷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軍昌,董焱鑫,曾銳,等.后腹腔鏡下取腎結合自體腎移植治療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一例報告[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6,37(03):230-231.
[2] 趙旭,李波,趙繼先.動脈粥樣硬化性腎動脈狹窄伴高血壓腎動脈支架植入一例[J].海南醫學,2016,27(16):2734-2735.
[3] 葉強,楊學志,葉祖森,等.腦梗死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性腎動脈狹窄與腦供血動脈狹窄的關系[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6,39(03):254-257.
[4] 任俊紅,馬娜,王思宇,等.超聲造影和數字剪影血管造影對腎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比較[J].中華醫學雜志,2019,99(03):209-211.
[5] 竇香芝.探究彩超在動脈粥樣硬化性腎動脈狹窄與冠心病的作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1(0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