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紅
[提 要]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綠色金融領域,可以有效打破信息壁壘,有助于精準識別綠色企業(項目);可以對綠色資金進行全周期的階段追溯與審計,有助于提升綠色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可以簡化交易流程,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益。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區塊鏈技術應用處于起步階段,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應用面臨著傳統理念束縛、技術水平不高、技術研發和應用人才緊缺、法律法規不完善等挑戰,需要從革新理念、加強技術研發、大力培養技術研發和應用人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推動區塊鏈技術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推進綠色金融快速健康發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關鍵詞]區塊鏈;綠色金融;應用;對策與建議
近年來,我國綠色金融發展成效顯著,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板塊的市場規模均位居全球前列,但在其發展進程中仍存在信息壁壘嚴重、交易成本高、協同效率低、綠色項目監管難度大等突出難題。在此背景下,新興的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綠色金融領域,為破解我國綠色金融發展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指出:“要抓住區塊鏈技術融合、功能拓展、產業細分的契機,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1]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位高遠、定位精準,為利用好區塊鏈技術指明了方向。綠色金融領域應抓住區塊鏈技術優勢,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應用,破解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的難題,促進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這對于改善我國生態環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綠色金融領域的優勢作用
區塊鏈技術是建立在對等的網絡基礎上,利用共識機制與加密技術建立起來的分布式賬本,具有去中心化、去中介化、不可篡改、可追溯性、高透明度、強安全性等特點。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綠色金融領域,能夠有效地解決當前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綠色金融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功能,可以有效打破信息壁壘,有助于精準識別綠色企業(項目)
當前,由于金融機構、政府相關部門以及企業等綠色金融主體之間存在著嚴重信息壁壘,導致金融機構難以獲取企業(項目)真實信息,進而難以精準識別出“真綠”“假綠”“偽綠”等企業(項目),容易造成綠色資金錯配,影響綠色發展進程。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功能能有效打破信息壁壘,實現信息數據互通共享,助力金融機構較為精準地識別出綠色企業(項目)。
具體來講:首先,在綠色金融的參與主體之間建立一個點對點的去中心化的區塊聯盟鏈的分布式數據系統,將所有企業的特點、資金需求、環境違法違規情況、綠色信用記錄、綠色信息披露情況等相關信息錄入到系統確認交易,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其次,政府相關部門、金融機構等把《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綠色企業認定評價方法》《綠色項目認定評價方法》及發放綠色資金數額、相關要求等相關綠色金融方面的信息數據也錄入系統確認交易,然后借助大數據對系統中企業的需求、特性等與綠色企業(項目)、綠色資金申請的條件等進行分析,精準識別出系統中綠色企業(項目),確保綠色資金用到綠色企業(項目)這個“刀刃”上,促進綠色經濟的發展。
(二)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特征,可以對綠色資金進行全周期的階段追溯與審計,有助于提升綠色資金使用透明度
綠色資金是指用于支撐綠色城市建設、綠色產業開發、綠色研究成果轉換等綠色經濟發展項目的專項資金。綠色資金是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2],應加強對綠色資金監督管理,確保綠色資金用于綠色企業(項目),否則將會影響綠色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前一些綠色企業(項目)從金融機構籌集到綠色資金后,綠色資金的使用權就牢牢地被企業掌控,金融機構、政府相關部門等監管部門則難以再對放貸出的綠色資金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容易滋生出綠色資金被截留、擠占或挪著他用等問題出現,不利于綠色金融發展。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可以對綠色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全周期的階段追溯與審計,提高綠色資金使用透明度。
具體來講:首先,構建一個綠色金融資金管理的區塊聯盟鏈平臺,政府相關部門、金融機構、第三方環境認證機構等都可以作為區塊聯盟鏈平臺的節點加入進來,并且把綠色項目的審查、貸款的發放及貸款的應用、企業的綠色資金流向、企業經營狀況、企業信息披露以及綠色項目利益相關者的反饋等信息經區塊鏈數據系統確認交易后放在區塊聯盟鏈平臺以示公開,再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對每個蓋有時間戳的綠色資金使用情況的區塊實行實時跟蹤,一旦發現綠色資金違規使用,立馬響應預警。通過這個綠色金融資金管理的區塊聯盟鏈平臺,相關監管部門能更好地對綠色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有效監管,確保綠色資金用于綠色項目。
(三)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功能,可以簡化交易流程,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益
綠色金融活動涉及主體繁多,包括政府相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信用評級機構、第三方環境認證機構等。主體越多,則與綠色金融活動相關的信息交流及清算等環節就越復雜越繁瑣。如綠色資金交易活動,企業首先要提出綠色資金的申請,然后上交審核。審核通過后才能支付,支付后相關部門還要對綠色資金進行監管、評定、余額對賬等等[3]。在這整個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有信息交流,涉及主體都要認真、仔細對待,不能出紕漏,否則交易可能失敗。所以在整個綠色資金交易活動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時力、物力和財力,致使監管和交易成本大幅提高,效率明顯下降。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功能,可以簡化交易流程,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益。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是一種用計算機語言取代法律語言來記錄條款的合約。簡單地說,智能合約就是一段部署在區塊鏈上可自動執行的計算機程序,當約定的條件滿足合約中的條款時,便會自動執行[4]。具體來講就是:在綠色金融活動涉及的多個主體之間應建立一個共享區塊聯盟鏈,并將參與方協商好的合約以計算機語言編成可執行程序,事先輸入到區塊聯盟鏈系統中,一旦參與方之間的交易信息滿足事先協商好的合約時,自動完成交易。整個過程沒有人為干預,自動執行,流程非常簡單,極大地節約人力、時力、物力和財力,并有效地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帶來的風險,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區塊鏈技術在綠色金融領域應用面臨的挑戰
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綠色金融領域雖能有效化解我國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突出問題,但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
(一)傳統理念束縛,對區塊鏈技術接受和認可度不高
區塊鏈是近些年興起的一項新技術,將其廣泛應用于綠色金融領域需要政府、金融機構、綠色企業等多個綠色金融相關主體的通力合作,認可區塊鏈技術優勢作用。然而,當前由于各主體受傳統理念束縛,對區塊鏈技術認可和接受程度并不高。從政府層面來講,區塊鏈的點對點技術構建的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將會淡化政府的權威,因為區塊鏈條節點上的各個參與主體在法律意義上是平等的,并不存在絕對的權威中心,這可能讓政府的相關部門難以接受;從金融機構層面來講,區塊鏈的分布式共享賬本功能將使得金融機構喪失在信息不對稱時代中的絕對優勢,減少了他們的利潤謀取手段,所以主觀上也不認可區塊鏈技術;從企業層面來講,區塊鏈應用于綠色金融領域是一個全新的銀企合作模式,業務系統正處在剛起步階段,而且參與進去還需要增加成本,效果還不知如何,所以部分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顧慮。
(二)技術水平不高,應用推廣受限
起源于歐美國家的區塊鏈技術,由于其在金融領域的一些成功運用,正被全球高度關注。許多國家紛紛加大了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我國也不例外。我國對區塊鏈技術運用于綠色金融領域也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但無論是整體水平還是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應用,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有著較大差異[5]。相對于瑞士、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來講,我國在區塊鏈技術運用于綠色金融方面仍存在著較多問題:一是區塊鏈技術本身存在吞吐量低、延時性高、技術標準不統一等技術不成熟問題;二是區塊鏈技術運用綠色金融方面的相關項目開發經驗較缺乏。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將直接影響區塊鏈技術在我國綠色金融領域廣泛應用。
(三)技術研發和應用的人才緊缺,智力支撐不夠
區塊鏈技術要廣泛運用于綠色金融領域,急需大批既懂區塊鏈技術又懂綠色金融專業知識的技術研發和應用人才,然而,當前這類人才非常緊缺。一是由于區塊鏈技術發展時間并不長,學通學精區塊鏈技術的人并不多。據Gartner在2019年的統計,未來5年全球區塊鏈人才缺口估計會達到500萬人以上,而中國的區塊鏈人才缺口高達75萬人以上。面對巨大的人才缺口,我國當前只有中央財經大學、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大學等少數部分大學以及培訓機構開設了區塊鏈技術相關課程,但這些大學并沒有制定針對區塊鏈、綠色金融兩個領域的跨界人才培養的計劃,難以滿足當前對這方面跨界人才的巨大需求;二是要發揮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綠色金融的優勢作用,需要綠色金融相關從業者在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綠色金融應用場景的系統或平臺上能熟練操作和應用,這對相關從業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當前很多金融機構、企業等應用主體的從業人員很多都未必掌握必備的區塊鏈相關的應用基礎知識,這必將會影響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運用。
(四)法律法規不完善,監管難
區塊鏈技術是把雙刃劍,在促進綠色金融發展的同時,也給綠色金融領域帶來了法律監管方面的障礙與風險。一是區塊鏈應用于綠色金融領域,其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等特性能確保綠色金融交易過程中數據的真實可靠,但在交易過程中交易數據是在全網廣播和全程可查的,這會導致數據信息和隱私泄露;二是在區塊鏈綠色金融系統中,每個節點都擁有相同的交易數據的賬本,這個賬本的數據權歸誰?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就是資產、就是金錢,數據歸屬權不確定將會帶來產權糾紛;三是在區塊鏈綠色金融系統進行交易時,不需要第三方中介機構,雖降低了交易成本,但也少了風險責任擔保的角色,一旦交易出現糾紛,怎么來協調和追究責任?針對以上問題,當前我國在綠色金融領域有關于這方面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并不完善,嚴重阻礙了區塊鏈技術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推廣使用,亟需完善相關監管的法律法規。
三、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在綠色金融領域應用的對策與建議
(一)革新理念,形成價值引領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綠色金融領域需要在理念層面進行“破”與“立”[6]。因此,政府、金融機構、綠色企業要革新理念,主動求變,與時俱進。政府層面:一是要從過去絕對權威的主導者轉變成現在主動提供服務的引領者,自覺學習研究區塊鏈技術,把握其發展趨勢,從理念上認可其優勢作用,嘗試運用區塊鏈技術于綠色金融領域,推進綠色金融發展;二是要加強宣傳教育,廣泛宣傳區塊鏈技術運用于綠色金融的優勢及對金融機構、企業將帶來的好處,消除金融機構、企業的顧慮和擔心,提升金融機構、企業對區塊鏈技術的認可度。金融機構及相關企業要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培育接軌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理念;要從長遠發展角度謀劃自身未來的發展,不能因小利放棄對新技術的運用;要敢于技術創新、積極運用區塊鏈技術于綠色金融領域,形成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于綠色金融領域的良好氛圍,推進綠色金融的快速發展。
(二)加大技術研發,提供技術支持
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不斷創新發展,是推動區塊鏈技術廣泛應用于綠色金融領域的關鍵之舉。一要加大區塊鏈技術及應用方面的研發投入,在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組建專業研發團隊,對當前技術和應用層面的難點、痛點進行攻關,推動技術革新,使區塊鏈技術在綠色金融領域應用快速落地;二要引導一批有實力的區塊鏈技術企業進入綠色金融領域,助力技術研發創新。因為有實力的大型區塊鏈企業在商用領域積累了大量技術和項目研發經驗,可以復制、推廣到綠色金融應用領域[6];三要通過減免稅收、貼息等激勵性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該領域技術創新,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三)大力培養技術研發和應用人才,提供智力支撐
技術研發和應用人才是運用區塊鏈技術在綠色金融領域發揮其獨特作用、促進綠色金融發展的的根本所在。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可以說,誰能夠大量占有和培養出一批既懂區塊鏈技術又懂綠色金融專業知識的技術研發和應用人才,誰就能搶占發展先機,就能站在應用的制高點上。因此,急需培養和造就大批既懂區塊鏈又懂綠色金融的技術研發和應用人才。一是大力培養技術研發人才。不僅要鼓勵有能力的高校、科研機構等制定區塊鏈、綠色金融兩個領域之間的跨界技術人才培養計劃,開設區塊鏈技術與綠色金融等相關課程,培養出一批技術研發人員,而且還要對一些的已掌握一定計算機網絡編程知識的人進行短期的技術培訓,使其速成為既懂區塊鏈技術又懂綠色金融專業知識的技術研發人員,壯大技術研發人才隊伍;二是大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由政府或央行等牽頭聯合各部門,以專題講座、技能培訓、知識競賽或借助學習強國APP里的微課程等多種形式開展有關區塊鏈技術、綠色金融等相關知識的普及及教育,提升從業者的相關素養。同時,還可派相關從業人員到對口的先進金融機構、企業等去參觀、交流、學習,提升從業者的實戰水平。
(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供安全保障
要加快區塊鏈技術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應用推廣,需要有科學合理規范并具有前瞻性的法律法規做保障后盾。因此,需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理順新問題與舊法律、新法律與舊法律間的沖突矛盾關系[5]。一是對區塊鏈技術不完善的基本法律法規進行針對性的修改和完善,把區塊鏈技術納入我國法律法規體系中去,為監督管理區塊鏈技術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如加快制定和完善數據保密方面的法律法規,確保交易數據安全;加快制定和完善數據資產確權方面的法律法規,明晰交易數據的權屬等;二是對綠色金融領域不完善的基本法律法規進行針對性的修改和完善,如在沒有第三方中介機構責任擔保的情況下,出現糾紛如何科學合理地去協調和追責等;三是要出臺針對區塊鏈技術在綠色金融領域運用方面的專門立法。由于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綠色金融領域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還沒有針對性法律法規,鑒于此,建議探索制定專門的《區塊鏈綠色金融管理辦法》等專項法規,使其能夠有效地對區塊鏈綠色金融發展的新技術、新應用起到支持、規范和保護作用[4]。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 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EB/OL].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1025/c1024-31421401.html.
[2]蔣樂平.區塊鏈思維下地方政府綠色資金監管機制優化探討[J].財會學習,2018,(10).
[3]楊億慧.區塊鏈技術在我國綠色金融體系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9,(14).
[4]劉倩.區塊鏈為金融創新提供新思路[N].中國城鄉金融報,2019-11-29.
[5]汪宗俊,李東全.區塊鏈技術對金融業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9,(36).
[6]戚學祥.精準扶貧+區塊鏈:應用優勢與潛在挑戰[J].理論與改革,2019,(5).
[責任編輯:上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