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



最無華——借自然之物,相互成就
武漢市曇華林,有一家鋪滿上千件造物工具與別致木器的木藝工坊,記錄著自然之物與傳統工藝的紋理與生命,它的名字自帶幾分特別——術木工坊。工坊創始人“果殼”早在大學期間就在心中埋下了一顆打造木藝工作室的夢想之種。
“四季的更替與年歲的推移,都被完整地記錄于樹木的年輪紋理之中,樹木的橫切面,就是自然之物的生長印記。樹木作為有機材料,在制作及轉化的過程中,更能讓人沉浸在鋸木的沙沙聲中。從木藝作品的圖稿設計,到材料打磨,到最終成型,是關于木的‘再生長。”湖北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出身的他,畢業后前往上海工作,工作之余的唯一愛好是參加當地的民間木藝俱樂部。多種多樣的木藝沙龍讓他備感興奮,與興趣相仿的人士共話木藝也頗為有趣。
2014年,果殼回到家鄉武漢,與校友和老師們共同創辦了“曇華林木友會”,也就是術木工坊的前身。
創辦之初,木友會是一個行業內的設計師與木藝愛好者們交流學習的平臺。之后他和團隊輾轉日本與中國臺灣,考察兒童木工教育的發展情況。經過2年時間,團隊研發出一整套符合4歲至12歲兒童的創意木工課程體系,并開始承接木藝產品設計與木藝培訓服務。術木工坊運勢而生。
漸漸地,無論是愛好木作的大朋友,還是對木頭充滿好奇的“小木友”們,都能夠在這里找到自己的樂趣。聚在一起體驗手作技藝之趣,展示手作器物之美。當然,術木工坊不止于玩樂。
最創意——既無界,又直抵人心
術木提出了“兒童創意木工”的理念。
盡管如今“創意”二字被時常掛在人們嘴邊,但術木理解的創意,是一種思維的方式與無形的能力。就好比當代設計師們的創造力是從作品出發,進而反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兒童教育階段,“創意”就是各種元素間的新聯系,是看待問題的新的思考方向,更是打破固有枷鎖,提出新的解決方法。
對材料的多元探索,是創意的核心之一。木藝作品除了運用天然木材外,棉花、拉菲草、麻繩、鋸末等50多種綜合材料也被孩子們靈活地運用起來。同樣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們在作品功能及外形上創新。
比如如何制作一個更炫酷的車廂,如何運用綜合材料玩出新花樣,如何表達創作之物等。在創意實踐中,逐步培養期一套獨屬孩子們的創意思維。
以心觀木,以木分享,讓這個自然空間里的所有人重新認識到原始拙樸的木之智慧。而術木也一直在思考人與木之間更深層次的關系,比如如何更好地用自然之物構筑生活,如何從人、木、趣三方面關照孩子們的需求,如何在自然、多元、共享的體驗空間里讓孩子們找到精神的歸屬。
誠然,這里既是一間木藝工坊,又是一間趣味課堂。孩子們享受著這里的木藝課程,制作實用的勺子、奇妙的玩具、變身的機器人、精致的八音盒……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被傾注于一件件小木材中。外界拋來了訂單,但被果殼一一推掉,因為木術“不售成品,只擅教學”。
最多元——肆意創造,解鎖多面美好
專注教學與研發課程,是術木工坊持續成長的生命力。和一般木工體驗機構不同的是,他們把自己定位為一家教育研究機構,專注于兒童創意木工課程體系的研究與應用,專注于木工培訓服務體系的打造。
木趣啟蒙、工藝初探、工程結構、夢想造物4個階段的自主課程,是術木這些年探索的成果。這些課程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材料、使用工具、結構搭建與自主創作,“所想即所作”。從2017年至今,全國有60多家親子機構采用了他們的課程。
從體驗工坊,到教學研發機構,再至課程輸出機構,術木的課程服務趨于標準化與規范化,這無疑是質的轉變。轉變的核心,是市場的有效反饋。除了自主課程,術木開啟了對外合作課程,與10余所小學開展校園社團課程合作。與自主課程相比,合作課程往往會面臨合作方更“苛刻”的訴求。比如機器人課程希望木藝課兼容編程課,完成“基礎搭建”目標;美術課程對木藝作品的色彩與空間構建有更明確的要求。內研與外聯,是兩根支撐術木工坊發展的“頂梁柱”。
在果殼和團隊看來,教學工坊只能服務一隅,而教學研發機構,是影響多方的。這也是把中國家庭所缺乏的“車庫文化”,但他們通過不斷摸索用兒童木工實踐課的方式做了彌補,讓孩子真正體味“DIM”(Do It by Myself,我自己做)的樂趣。
兒童創意木工課程體系
·三大構成
常識:木工課安全常規教育;木材的屬性和應用;制作基本程序
技術:基本工具和工藝的學習;掌握創意表達的基本方法
創意:以木質材料為主,綜合多種材料和工藝的創意玩法
·學習階段與課程比例
·教學目標
木趣啟蒙 木趣啟蒙注重培養孩子們對材料的認知與探索。木工課程的材料不局限于木頭,更有多達50余種綜合材料(如棉花、拉菲草、麻繩等材料),從材料質地、色彩等方面引導孩子熟悉與運用材料。
工藝初探 工藝初探主要引導孩子們對制作工具的學習與掌握,根據作品造型的需要,選擇相應的工具。例如切割曲線造型選用拉花鋸,修整圓角選用銼刀,切割直線材料選用多功能角度鋸等。
工程結構 工程結構側重培養孩子們對材料進行解構分析與組合搭建的能力,如橋梁結構、房屋結構、彈射結構等。引導孩子們用各種規格和形狀的木材進行主題搭建,完成作品的同時也加深他們對常見物體的結構認知。
夢想造物 夢想造物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當孩子們對材料、工具、結構有一定認知后,就需要自主完成主題場景的搭建。這對孩子們的洞察能力、空間想象、色彩搭配等方面的能力有著不小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