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立麗
據《2020年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 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9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3%。我國網民數量位居全球第一,己經迅速的發展成為網絡大國。
網絡空間紛繁復雜,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信息泄露、網絡監聽、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等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穩定與民眾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建設“網絡強國”。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實證調研,對目前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從機制、教育內容和高校、社會家庭等層面提出了提高的路徑,以期對實踐有所裨益。
一、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中存在的問題
(1)保密意識不強
大學生保密意識不強,不僅表現在硬件設施的使用,還表現在網絡軟件及個人信息安全上。
關于硬件設施的使用上。隨著網絡的應有和普及,電腦、手機、平板等成為大學生生活的必備品。電腦、手機、平板等硬件設備成為重要的信息載體和重要的支付手段。在硬件設施的使用和保護上應該更為嚴格和私人化。但是調查數據并不很樂觀。例如,關于“密碼采用數字、子母、符號等復雜組合的情況”調查數據顯示,僅有占27.43%屬于完全符合,仍有近3成的同學選擇了完全不符合 。同時,在關于“臨時離開時,鎖定或關閉私人電腦等電子設備 ”的調查數據顯示,完全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的比例占到了近三成。
個人信息安全意識薄弱。本次調研數據顯示,可以完全做到不隨意發布個人相片及個人真實資料的不到五成,有近三成的同學存在隨意發布個相片及個人真實資料的情況。同時,關于“隨意開啟定位系統”的調查數據中有完全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的比例占到25%以上。
(2)網絡信息甄別能力有待加強
網絡信息海量化的時代,大學生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對于大學生自身的成長成才極為重要。但是通過本次調研,發現重慶大學生網絡信息甄別能力仍待進一步加強。例如:當問到“面對網絡失實言論和敏感話題的做法”時,選擇不相信、不傳播的不到五成,仍有1.32%和0.82選擇了寧可信其有和馬上轉載。比例雖小,但是對網絡失實言論和敏感話題的這種盲目的做法,有可能引發網絡輿情,不容小看。同時,面對熱點網絡事件當事人進行“人肉搜索”問題,仍有近兩成的同學存在同程度的參與。
(3)網絡安全教育意識有待加強
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與個人、家庭、高校、社會的重視程度有重要關系。本次調研數據顯示,在網絡安全教育方面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例如:問到“網絡安全開展的必要性”時,有近7%的同學認為“不太必要”或者“沒有必要”。在“你所在學校開展網絡安全教育情況”的調查數據中,僅有33.46%的同學選擇了“ 經常開展”,“較少開展”“極少開展”和“從未開展”之和達到近3成,比例已經相當高。關于“你覺得社會對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怎么樣” 的調研數據顯示,認為“非常重視”的占23.67%,持“一般”態度的占比最大,即34.46%,而認為“很少重視”和“不重視”的近一成,。
二、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存在問題的原因
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方面存在問題不是單一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個人、家庭、學校的原因,也有深層次的社會原因。
3.1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是一個人意識、思想和行為形成的內在動因和關鍵因素。大學生作為一個思想、意識和行為正處于形成階段的群體,其思想和行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這也決定了處于這個時期的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甚至行為具有不確定性,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重慶高校的大學生面對這些大學生的特征,同樣也不例外。相反,重慶作為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長江經濟帶上重要的樞紐城市和“一帶一路”經濟帶的中要城市和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城市,經濟發展迅速,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重慶作為一個紅色資源豐富的城市,文化氣息濃厚。在這樣一個時代感和歷史感較強的城市的大學生,對于網絡安全理應更具敏感性。
3.2家庭
家庭教育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深遠,但是在中國的家庭教育更多的目的在于考學,在于“分數”的教育和投入,而在安全意識教育上的投入嚴重不足,其中網絡安全教育的缺失更為嚴重。在訪談的調研中,問到“你的父母或者監護人對你進行過網絡安全方面方教育嗎”,70%以上的人回答“沒有”,20%以上的人回答“有時會提醒,不要相信涉及錢財的信息和電話”,僅有不到5%的人回答“有時會說到,病毒、網貸等”。“你的父母或者監護人對你使用網絡或者使用手機、電腦有沒有提出過要求呢”,有近9成的人回答,“家長會提醒保管好手機或者電腦,但對于網絡從沒有涉及過”
3.3學校
學校是教育的主體。如果說中學注重應試教育,那么大學更應該是大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殿堂。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地方,安全教育必不可少,網絡安全教育更應納入其中。通過調研發現,重慶高校關于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也存在問題。
在調查數據中,關于“你所在學校開展網絡安全教育情況?? ”經常開展的占比僅為33.46%,并且集中在大一階段。同時,訪談調研的數據與此不謀而合,當問到“為什么大一更為重視?”,教師認為“大一學生初入大學校門,要抓紀律,強調安全。大二大三階段,學生基本上都懂,關于安全的基本上都具有重復性,學生不愿聽,老師也不會過多強調了。大四學生要找工作,會再強調一下”。學校安全教育不同階段有側重點無可厚非,但是對于重要的問題應該保持一定的頻率的出現或者不斷強化,否則就會給教育留漏洞。
三、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的有效路徑
任何系統都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有機的整體,而不是各個部分簡單的機械相加。系統的良好運行和實效性的實現就需要高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高效協同合作,而不是割裂、排斥,也不是代替,任何一方面的偏頗和欠缺,都會影響教育效果。因此,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作為一項復雜的、龐大的系統性工程,要聯合高校、家庭、社會的力量,多管齊下,以提高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提高大學生對網絡安全的認知度、提高判斷力和鑒別能力。
(一)建立和完善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體制機制
(1)注重統一領導
教育作為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領頭羊”來進行統籌。對于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而言,不是高校或者教育部門的單獨責任,而是涉及地方政府、地方網絡安檢部門、信息網絡管理中心等。為了進一步加強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全面地提升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重慶高校要聯合政府、網絡安檢部門、網絡信息管理中心等要在各司其職的基礎上,共同協作,加強聯動,擰成一股力,形成統一的領導。
(2)加強網絡安全認知教育
“無知者無畏”。加強大學生對網絡安全的認知是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的基礎和前提。目前很多大學生對網絡安全的認知處于碎片化、零散化狀態,對網絡安全的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很低。對網絡安全的認知對行為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導向性。因此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首先要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對網絡信息安全的認知程度,提高認知水平。
首先,設立獨立的網絡安全教育課程。據了解,重慶還沒有單獨開設此類課程的高校,更多的是將網絡安全教育納入到安全教育中,并且所占比例也很少,內容不夠全面和深入。因此,需要從課程設置的角度出發,并注重對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在網絡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
其次,加大網絡安全教育宣傳。高校在充分利用開學第一課、班會、團日活動、畢業最后一刻等線下形式的同時,應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的便利和大學生作為網絡使用者的特點,積極開展線上網絡安全教育。例如:定時向大學生推送微消息、更新官微內容,定期舉行關于網路安全知識的主題活動等,擴大學生參與面,強化學生對于網絡安全的認知。
可見,重慶高校在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認知方面可作為的空間仍然很大,途徑仍然可以進一步探索和拓展。
(3)建設專業性宣傳教育隊伍
首先,形成專業的宣傳教育隊伍的領導體制。專業人員組成的領導體制才知道問題的重要性,才可以在明確責任的同時,促進措施的落實。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從地方到高校,各個層級應該有相應的負責領導。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也應該建立類似的體制,政府牽頭,明確涉及部門的職責和負責人。只有科學完備的領導體制,才能確保工作逐一布置,層層落實。
其次,加強輔導員、班主任等學工人員的培訓。專業的網絡安全工作人員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講,人員比例嚴重不足。因此,在高校日常教育和管理仍然主要依靠輔導員、班主任的情況下,只有加強這一部分人員的專業性培訓,不斷強化和更新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的知識體系,其才能從更專業的角度傳達給學生。
(4)制定和完善網絡安全教育考核制度
為確保網絡安全教育落到實處,確保各個環節不懈怠,就必然需要一個考核機制。考核機制的設置的前題是整個地區、部門、高校關于網絡安全教育實施方案或者機制的確立,并將其納入年終考核范圍。目前,基于轄區派出所聯系高校的模式,值得肯定,但是對其考核過程應將服務部門納入其中。同時,政府作為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的統籌部門,高校作為具體教育實施機構,更應建立科學的、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并且政府、高校在考核制度制定和實施上更具有可行性和實際意義。
為了確保網絡安全教育考核評價發揮作用,需要教育考核納入到各區、各部門、各高校現有的考核評價制定中。完善的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考核評價需要制定明確化的指標體系,只有符合了指標體系的才能稱得上考核通過。如對于高校的考評機制可以從開展專項教育、人員培訓的頻率、例次會議參會情況、舉措落實情況、發案率等納入其中。同樣,高校對院系的考核在市教委的統籌下,考核目標可以更加細化,例如:輔導員、班主任召開主題班會的頻率、覆蓋率等,同時還可以進行學生年度安全知識考核,參與率和達標率均可以納入其中,并且易于實現量化。重慶科技學院關于新生入學前的《安全教育考試》、入學后的《學生手冊》考試,保衛部門、學生工作部要求全覆蓋,通過率要達到100%,就是類似的一種操作,效果十分明顯。
(二)建構科學完備的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的內容體系
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重在教育,其中關鍵一環就是內容體制,完備、科學的內容體系,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外化和自律的養成。現階段,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更多的集中于如何進行具體“防御”階段,所以效果參差不齊。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教育過程中沒有完備的知識體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從根本上建立起系統性的認知體系,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認知和行為。
完備科學的教育內容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引領
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落實的重要陣地之一,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需要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同時也為網絡安全教育提供了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作為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本目的就在于幫助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網絡信息安全教育引領,將“四個自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使大學生達到面對網絡誘惑不動搖、面對眼花繚亂的信息擁有“火眼金睛”,而不沉迷于網絡,更不會失足于網絡,達到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標準和目標。 因此,高校要進一步政治理論課教育,同時注重課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教育的實效。
(2)以網絡安全教育為核心
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意識教育和安全行為教育。意識是行為是先導,歸根到底是安全意識的教育。縱觀大學生網絡安全事件,大學生無疑都是在意識上做出了錯誤的判斷造成的。重慶大學生也比例外。因此,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應該是以強化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為目的的安全教育。
(3)建立和完善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的聯動系統
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離不開社會、高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也需要社會、高校和家庭的良性高效的溝通、協作,在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的基礎上,暢通家校合作渠道,構建信息化管理體系,用聯動的力量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為確保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實效性,要通過講座或參觀等方式,讓大學生了解網絡信息安全管理中涉及到的體系,通過實踐方法讓學生了解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網絡信息安全監察的具體工作,提高大學生對自己在網絡上的話語、言行等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以減少大學生在網絡上違法行為的發生,同時還減少了受侵害的可能性,發揮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實效。
基金項目:
本文系重慶市創新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度智庫課題《重慶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現狀及路徑研究》(課題編號為CX2019ZKY013)、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時代西方社會思潮在我國的傳播及治理研究》(課題編號為20SKGH228)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