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茹
【摘 要】目的:分析在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運用應急管理模式的臨床效果與價值。方法:本研究分析對象為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間我院參與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救治患者60例。按照患者救治管理模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模式,另30例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管理工作技術上聯合實施應急管理,對比兩組管理工作質量與患者家屬滿意程度。結果:觀察組工作質量評分(96.33±1.13分>90.24±1.16)、家屬滿意度評分(98.74±0.16分>94.65±0.31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與常規管理模式相比,在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運用應急管理。可顯著提升管理工作質量與患者家屬對臨床工作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質量
突發性衛生公共事件如食物中毒、傳染疫情、大型車禍等,具有較強的突發性、危害性以及緊迫性,在處理這類事件時,通常要求醫院、相關衛生管理部門等能夠具備較強的應急管理能力,從而提升其實際救援能力與救援工作開展質量[1]。在下文中,筆者主要探析應急管理的在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具體應用措施與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分析對象為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間我院參與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救治患者60例。按照患者救治管理模式的不同,將上述60例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18例女性,12例男性;年齡在19~5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4.50±2.66歲;突發事件類型:15例食物中毒,8例大型車禍,5例流感病毒傳染,2例其他。觀察組中,17例女性,13例男性;年齡在17~5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19±2.05歲;突發事件類型:13例食物中毒,9例大型車禍,6例流感病毒傳染,2例其他。經統計可知P>0.05,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救治管理模式
對照組患者救治工作中均實施常規管理模式,另30例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管理工作技術上聯合實施應急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1)啟動醫院應急機制:應急管理機制主要包括應急準備、臨戰預備以及戰時應急三個環節。在參與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需要先對事件的發生地點、起因、傷患數量與疾病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于相關工作人員準備好充足的應急物資。準備完畢后則應當第一時間內趕往事件現場,參與救援工作的醫護人員需要全員進入臨戰預備狀態,并提前做好相應的工作安排與應急戰略部署,使其能夠在到達現場后積極主動地配合、協調相關工作。此外,在具體的傷患救治與事件處理時,則需要由專門的負責人實時匯報救援情況、工作開展實際以及預案執行內容等,以便于及時安排后續醫療力量、應急物資的補給。
(2)合理安排病區,加強感染控制:在患者到達醫院之前,院內醫療人員就應當根據患者的疾病情況與疾病類型提前安排好病區與病房,從而確保院內醫生救援工作的有序、順利開展。其次,做好院內消毒、隔離工作,通過對患者排泄物、嘔吐物、床上用品、生活用品的消毒處理以及重污染區、半污染區與清潔區等區域的隔離管理來降低患者發生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
(3)加強心理輔導:由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患者及其家屬來說都是重大的創傷,因此,醫護人員在積極落實應急管理措施的同時也應當關注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況,及時給予患者安慰與鼓勵,幫助其緩解壓抑、恐懼、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使其更加配合醫療人員的工作,從而提升應急管理的工作效率與質量。
1.3 觀察指標
分別采用我院自制的管理工作質量調查問卷與患者家屬滿意度評價表來調查不同管理模式下醫療人員工作質量情況及家屬對于醫療工作的滿意程度,設置工作質量調查問卷與患者家屬滿意度評價表評分均為100分,評分與工作質量、滿意程度之間成正比。
1.4 統計處理方法
運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工作質量評分、滿意度評分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表示,當P<0.05,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工作質量評分為96.33±1.13分,家屬滿意度評分為98.74±0.16分。對照組工作質量評分為90.24±1.16分,家屬滿意度評分為94.65±0.31分。觀察組工作質量評分、家屬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均<0.05。詳見表1。
3 結論
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中遭受傷害、侵害的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與護理,則會擴大病情的蔓延范圍,使死亡率與致殘率進一步升高。從另一角度上說,這類事件的發生對于醫療人員自身應急救援能力與職業道德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那么相關的醫院管理人員則應當善于運用應急管理模式,通過建立應急預案的方式積極落實應急準備、臨戰預備以及戰時應急不同階段中的工作與措施。同樣的,除了事件發生現場的應急救援管理之外,醫院內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充分的后續治療準備,合理安排病區,加強感染控制,為患者的疾病康復保駕護航[2]。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常規管理模式相比,在醫院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中運用應急管理,其管理工作質量以及家屬對于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都顯著提升,P均<0.05。由此可見,應急管理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可起到更高的臨床應用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王亞東.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關鍵要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0):173-174.
周彪.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保障實踐經驗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