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序茅
在動物王國中,雖然占主流的婚配方式是“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制,但仍然存在 “一妻多夫”制。鳥類世界中約有0.4%的種類為 “一妻多夫”制,知名的有黃腳三趾鶉、紅頸瓣蹼鷸和彩鷸。
這些鳥類的共同特征是,鳥卵經常因為捕食或氣候反常遭受很大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雌鳥轉而尋找其他雄性迅速生下下一批鳥卵,有利于提高繁殖成功率。如果雌性離開后,雄性也選擇離棄,其繁殖成功率就會降低,所以雄性只好留下來哺育幼鳥,由此形成了雄性負責哺育的“一雌多雄”制度。
黃腳三趾鶉是鶴的“遠房姊妹”,它其貌不揚,拳頭大小,腳為黃色,僅有三個前腳趾。其形態和習性都較為奇特,雌鳥體形大于雄鳥,顏色也較雄鳥俏麗幾分。
在繁殖期,黃腳三趾鶉的求偶行為也由雌性發起。為爭奪雄性,雌性們失去了往日的和氣,經常斗得“天昏地暗”,直到一方服輸為止。獲勝的雌鳥帶領搶來的一群“丈夫”來到自己早已占領的地盤。雌鳥產完卵后,由“丈夫”們負責孵卵及撫育幼鳥。
雌性紅頸瓣蹼鷸的身軀要比雄性高大、強壯得多,羽毛的顏色也更加美麗、多彩。到了繁殖季節,雌鳥更是主動出擊,盛妝打扮,以使雄鳥動心。當有別的雌鳥與其爭風吃醋時,它還會大打出手,進行一場激烈的“搶新郎”斗爭。
最后,獲勝的雌鳥便以勝利者的姿態率領搶到手的“丈夫”們凱旋,在其地盤內安營扎寨、歡度蜜月。
和前兩位一樣,彩鷸夫婦也是“女貌男才”。雖然是“一妻多夫”制,但為了保證雄鳥有動力孵化自己的后代,雌性彩鷸并非同時擁有多個“丈夫”,而是在某一段時間內與一只雄鳥保持“一夫一妻”的關系,當它產下鳥卵后,就會把鳥卵留給“丈夫”照看,自己則棄家出走, 另結新歡。(節選自《動物知道人性的答案》)